常蘭枝
摘 要:教師應該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有效地進行閱讀理解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結合
作為英語教師,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讀透文章,精心備課
針對中學英語閱讀材料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的特點,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英語閱讀材料的興趣,做好閱讀前的心理準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古典音樂、現代流行音樂,使學生產生英語閱讀的欲望和興趣。興趣是閱讀的原動力,學生對所閱讀的材料感興趣,閱讀效果才會更佳。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對本課的教學內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上好閱讀課的基礎。
二、精讀和泛讀要緊密結合
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上一個臺階,最終達到質的飛躍。所以單靠課本提供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要給學生的閱讀任務做定時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三篇文章為底線。要求學生定時定量閱讀的同時,還要注意閱讀的質量。教師每周可挑選出3篇較好的文章,對文章的句子結構、用詞、習語、詞語搭配等進行簡單的講解,以達到擴充學生語言知識的目的。對于特別精彩的文章,要求學生背誦。
三、分層教學,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教師應采取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分層教學①、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每個年級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如七年級的重點應放在激發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上,選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為主,同時,還要逐漸培養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八年級的重點則是培養學生具備基礎的閱讀思維能力,如對文章細節的理解能力、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及計算能力等,閱讀范圍可側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時,教師還應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在繼續培養學生猜詞能力的基礎上調整學生面對生詞的心態。九年級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如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等。在注意廣泛選材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解題方法的訓練,繼續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和備考的良好的心理素質。
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教師應該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有效地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郭慧.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詞匯處理[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10).
作者簡介:常蘭芝,女,1973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河南省新鄭市孟莊鎮初級中學,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