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衛東 姜麗潤
摘 要:創建藝體特色教育,彰顯特色,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成功之路,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科研課題。“普通高中擁有不平凡的學生,普通高中實施成功教育,創建‘合格+特色”的教育模式,在學校特色教育教學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關鍵詞:高中;特色教育;合格+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在教育思想、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校設施等方面均有區別于一般普通高中的獨特個性。
一、“特色”的理論依據
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教育方針“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因材施教”,從本校實際情況出發,把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教育理論和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形成適合本校特色教育模式,并用來指導本校的教改實踐,創造出自己的辦學特色。
二、“特色”發揮指導
1.發展方向
立足本校,深入發掘學校的物質資源、人文資源,用特色教育理論指導實踐探索,從教師、學生、學校三方面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特色教育要使學生身心健康,發揮潛能,志向高遠,教育教學實踐應讓所有學生都成為“合格+特長”的高中生。
2.實踐措施
多年來,我們用“特色理論”指導辦學實踐,具體措施為:改革招生,科學選才;調整心態,同步發展;利用時間,整合課程。加之學校具有一支年富力強、刻苦勤奮、學有專長、教學經驗豐富的藝體教師隊伍,鼓勵廣大教師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積極投身課程改革,創造出富有個性的藝體教育特色。
首先是保證“合格”,即每個藝體畢業生要達到普通高中合格畢業生應具備的文化知識的要求,也就是要保證文化課的主體地位。其次,提高藝體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教師待遇。在學校日常工作考核、文化成績的評價考核上,都適當予以獎勵和加分。再次,適當突出“藝體”個性。
三、“特色”成效及思考
我校構建藝體特色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理論聯系實際,從學校現狀出發,從學生發展需要出發,學校的辦學策略、教學模式在理論和實踐上產生的巨大的意義和顯著效果有口皆碑,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藝體專業。新興的健美操專業在國家、省、市比賽中成績斐然,已經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已成為我校校本開發課程、大連市首批“健美教育特色項目”學校。
實踐證明,我們所進行的“合格+特色”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為我校特色化辦學積累了成功經驗,全體教師正以不懈的拼搏精神和突出的成績踐行德藝雙馨的理念。我們堅信特色教育,這一片沃土上,必將綻放出絢麗的藝術之花。
作者簡介:紀衛東,男,1968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遼寧省大連市第二十五中學,研究方向:新課程改革下的藝體教學、特色發展。姜麗潤,女,1970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遼寧省大連市第七十七中學。研究方向:新課程改革下的藝體教學、特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