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舞臺,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語文課堂更是如此,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追求課堂教學的藝術方法,以感染和熏陶學生為切入點,講究語言,注重動作,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開闊學生的視野,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盡量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學;興趣;因素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币虼耍斀處煱鸭庸ず玫膬热萁探o教育對象時,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讓愛和熱忱推動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
一、情感因素是激發興趣的抓手
語文教學有自己的特殊性,這就為我們能夠調動學生的情感而具備最大的可能性。學生情感的調動,將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保證。
1.導語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彼灾挥芯脑O計的開場白才能真正讓學生迅速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
2.教師激發興趣
教師要想在講解文章時充滿感情,首先得自己進入角色,自己先要被文章所感動,然后讓自己感染學生,否則,學生會毫無感覺。
3.誦讀激發興趣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課文,能讓書面語言的信息在學生的大腦中留下系統的印象,這樣不僅有利于獲得語感,還有利于通過反復誦讀由“感”而“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二、人文因素激發興趣
1.還課堂以靈性
如果學習使學生僅限于教科書這個載體和教師的講解來進行的話,學生學習起來就被動枯燥,又哪來興趣可言?解決這個枯燥問題,就得讓人物動起來,無疑每一篇課文都會充滿靈性。
2.還課堂以人為本
課文中語言的情和義是不可分割的,學生不解語義也就不解語情,因此,教師除了指導學生反復誦讀,還要通過充滿激情的講解分析,用自身被課文激起的情緒感染學生,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深層的情思、情懷,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3.找出差異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要因材施教,讓學生各自找到屬于自己的階梯。對不同的學生提不同的要求,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對他們的要求也不同,各取收獲,這是讓學生對學習語文有興趣的一個關鍵。
三、感性因素激發興趣
多媒體已成為現代教學的一條有效途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單純教學不能比擬的效果。
1.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趣
課堂導入中我們借助多媒體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將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從網絡中找到與之相符的圖片、聲音等來塑造與內容相適應的場景,變成聲情并茂的導入。
2.用多媒體簡化課堂激趣
多媒體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直觀、形象,能縮短時間、縮小場景等,用這些特征將許多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直觀的畫面。以其手法的多樣化,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理解,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從而簡化了傳統教學。
3.用多媒體調動感官
多媒體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事物,不受時間、地點、區域的局限,很到位地展現我們要研究的對象,能豐富學生的感知,使學生能隨文入境,視聽并舉,全身心投入,各種感覺器官一起起作用,更能訓練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的智力,增強教學內容的形象性和動態感,從而更容易激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我們只有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把課外與課內有機結合,有意識地把課內的每一篇課文當作一個例子和媒介,由它去引導出課外那浩渺無邊的文學海洋,讓學生通過主觀的努力去感受文學之美,去盡情地遨游,學生就可以汲取無窮的營養,來滿足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渴求和欲望,從而讓學生不再把語文列為最不感興趣的科目。
參考文獻:
王金枝.淺談農村小學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實施途徑.安徽農業學報,2008(14).
作者簡介:李曉霞,女,1980年10月出生,畢業于榆中縣師范學校,之后在陜西師范大學網絡學院進修漢語言文學專業?,F就職于甘肅省榆中縣高崖小學,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