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關鍵詞:小學;美術;興趣培養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制作的本領,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已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么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后的反思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小學的美術教育是幼兒園美術啟蒙之繼續,但進入小學階段后,美術有明確的教育目標要求,因此,小學的美術教育旨在把小學生引入教材所開設的藝術樂園中,傳授藝術表現的初步技能,啟迪學生的美術情感,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心情愉悅地接受美德熏陶。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美術興趣,談談本人的一點看法和體會:
一、把枯燥的學習內容變的有趣是培養興趣的前提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F代化教育對美術教學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需要、動機、目標、態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進了原來美術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美術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了美術教材模式、學生學習方式和課程評價方式的變革,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增強了美術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二、把枯燥的應付作業變成一種創作的樂趣是鞏固興趣的關鍵
作為教師常常感到,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有一個長久而系統的計劃,認真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習慣和個性心理,采用能使學生快樂,符合學生認知習慣,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形式、內容、方法,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誘導,才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并能長久保持下去。在教學中,作為美術教師既要有儀表端莊大方的美、姿態手勢協調的美,又要有富有美術幽默情趣和詩情畫意般的語言美。既要創設和造就課堂中的線條、色彩、燈光協調的和諧美,又要有安詳、靜謐或輕松抒情的音樂美,使學生能夠深切感受美的境界對人類是如此重要,同時也讓學生感到美術課既是學習技能進行創作的燦爛基地,又是進行審美活動和享受美的藝術樂園。
三、美術課程更加開放自由是培養興趣的重點
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采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于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與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四、改變評價取向、態度,多表揚、鼓勵
學生作業時,我都會認真巡視指導,并很重視對學生作業的評價。評價時,我們可以聽取他們對作品的想法和附加的注釋的內容,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正確評價學生作品。對于小學生應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評價是積極的。通過合理評價證明,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興趣。
五、適時舉辦形式多樣的繪畫活動
舉辦各種各樣的繪畫活動,讓大家都來參加,營造群體藝術氛圍,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在這樣藝術氛圍中學習成長,耳濡目染,學習美術的興趣必然與日俱增。
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只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激發和誘導,學生就一定能夠在美術作品中展現出他們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充滿天真與想象的色彩和線條。
作者簡介:陳穎,女,1987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內蒙古扎蘭屯市繁榮小學,職稱: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