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峰
摘 要:近年來,高考學生的心理動向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很多學生產生不積極的思想。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使學生在面對高考時往往顯出恐懼心理,這種恐懼心理影響著他們的發展。作為班主任,讓學生走出這種困境是工作的重點,并且學會認真總結工作重點。通過分析高考學生心理現狀,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考學生;心理疏導;班主任;問題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高三學生的心理狀況也是學校、教師、家長一直關心的問題。面對來自學校、教師、家長的壓力,很多高三學生就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問題,或者情緒低落的狀況。同時,正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又有些叛逆,這就使他們的心理問題更為復雜。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僅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同時也要關心他們的心理狀況,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對于高三學生的積極引導能夠讓他們對學習、對生活產生巨大的熱情。因此,本篇文章探討班主任如何疏導高三學生心理的方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本篇文章先探討了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問題,通過現象看本質,了解學生產生該種心理狀況的原因,最后提出解決方法。
一、高三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的高三學生在學生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學生的心理變化,使他們對高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影響高考成績。
1.缺乏自信心,情緒低落
據調查,我們可以發現,高三學生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缺乏自信心,面對即將來臨的高考,不能用平常心面對。由于缺乏自信,就使他們的情緒不穩定,與同學之間為了小事產生矛盾,與家長之間因為學習問題產生分歧,與教師之間因為成績產生偏見。這些現象都是學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面對繁重的學業,不能運用自如,使他們逐漸情緒低落。
2.早戀現象的影響
早戀現象一直是高中生的問題之一。一般情況下,高三學生在面對來自學業的巨大壓力下,應該將所有的心思放在學習上而不是早戀。但是我們卻發現了相反的現象,上課傳紙條、下課聊天、課后成雙成對的現象屢屢發生。多數學生受到繁重學業的影響產生空虛,為了找尋精神寄托而早戀。早戀雖然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但同時也能使學生荒廢學業。因此,這種現象的避免是一種保守的做法。
3.成績不穩定,導致自暴自棄
高考的人數一直呈現只增不減的趨勢,這就使高考試卷的難度也只增不減。很多學生由于基礎知識不扎實,導致成績忽高忽低,成績不理想時就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這類學生往往忽略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在自暴自棄的過程中往往就將自己荒廢了。
二、高三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探究
高三學生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的現象是探究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以下三方面是高三學生為什么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
1.面對高考,學生自己給自己過多的壓力
高三學生已經處于一個能夠辨別是非的年齡階段,他們知道孰輕孰重。他們也知道高考是他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此,在面對高考時往往自己就會給自己巨大的壓力。
2.社會各界的壓力
每年關注高考的不僅僅是那些孩子即將高考的家長,社會各界的人士都會關注一年一度的高考。家長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也往往是句句不離高考。原本一些學生對高考并沒有產生過多的思考,他們依然按部就班地學習,但在社會各界的過分關注下,也讓他們產生了緊張的情緒,逐漸使原本穩定的成績變得忽高忽低。同時還有家長之間的互相攀比,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孩子的成績也會影響他們的面子,這樣使孩子的壓力再一次增大。
3.青春叛逆期的影響
高三階段正是學生青春叛逆期的階段之一。很多學生在面對巨大壓力的同時產生逆反心理,對老師、家長產生敵意。這又是影響高三學生學習狀況的一大隱患。很多學生往往將自己的心靈封閉,自己的思考也容易走向死胡同。
三、班主任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
班主任是學生心靈的引導者,積極的引導將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以下三種方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1.班會課的有效引導
班會課的團體輔導一直是我們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人認為這種方法不能夠治本,并且也會讓學生產生排斥心理。這種想法也確實正確,但學生在聽取班主任開導的同時,心理的排斥其實已經說明學生在思考,沒有思考何來的排斥。我們以班主任團體輔導課中關于夢想的話題為例。班主任可以先了解高三的學生都有哪些夢想,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他們互相也會產生影響。之后班主任可以積極地鼓勵學生,讓學生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前行。
2.鮮活人物事例的積極開導
近年來,多媒體教學一直被運用在各種學科中。其實我們的班會課也是可以有效運用的。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人物的勵志視頻,來影響學生。比如,近年來被社會關注的“小雞腿”尼克·胡哲,“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雙手和雙腳,該怎樣繼續生活?對很多人來說,答案或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我將如何吃飯、穿衣?如何自由地行走、奔跑?”這段話并沒有多么的勵志,但卻足以讓學生產生思考。高考僅僅是一個坎,這個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困難。
3.對特殊個體的特別引導
我們可以發現,各個學生的問題是不一樣的,班主任在觀察學生的情況時,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特別的引導,這樣才能不放過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的不良思想在萌芽狀態下就被掐滅。比如,有些學生產生不想高考的想法,這種思想畢竟是個別學生的,因此,班主任就應該對這種學生進行特別的引導,積極地與其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
總之,高考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班主任的積極引導有時候也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很多學生在面對高考時產生了各種不良的情緒,這些情緒影響著他們的行為。我們說高三一年的時間,學習時間很充分,但學生往往將這些時間浪費在思考人生上。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的不積極思想來自各方的壓力,同時還受到青春期的影響,面對這些問題,他們的思想逐漸走向死胡同,本文提出的三種方法將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改變種種消極思想。
參考文獻:
[1]侯子海.行為訓練和團體輔導對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干預研究[J].校園心理,2009(02).
[2]張田.高三學生考試焦慮的團體輔導干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09).
作者簡介:李顯鋒,男,1968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遼寧省東港市第二中學,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