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盈

“生在云陽縣,長在長江邊,要想水土好,植樹要趕早。”
2014年9月25日下午,云陽縣青龍街道亮水平社區(qū)二期安置房2棟5號102室內,56歲的王國云哼起自己編的“順口溜”。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30多年來他累計種樹3萬多棵,讓一個個荒坡披上了綠裝,云陽人稱他為 “樹癡”。
2013年,王國云榮獲第六屆“母親河”獎,2014年8月他又名列“最美巴渝·感動重慶月度人物”。
與常人不同的是,他的一雙小腳呈180度彎曲,腳心朝上、腳背朝下,常年裹在腳上的是一雙棕色的草鞋。
這樣的腳其實每走上一步,都會伴隨疼痛。
“30多年來,你是怎么堅持種樹的?”有人忍不住問。
“我有自己的秘密。”王國云嘴角一翹,微微一笑。
“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
故事還得從這雙腳說起。
1958年11月,當王國云呱呱墜地時,命運對他是這樣的不公:兄弟姊妹7人,只有自己是先天性腳部殘疾。
長到十幾歲,王國云的腳一直維持在15厘米左右,每次走路,抬腳、調整、盡量放平、再放下,全身重量下壓,都是一次劇烈的疼痛。
“從小到大,別人一步走完的路,我要分好幾步走。”王國云回憶說,“但我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
很快,機會來了。
云陽地處三峽庫區(qū)的核心地帶,長期以來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12年,全縣水土流失面積高達2681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面積的73.5%,每年沖進水庫的泥沙達397萬噸。
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號召: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植樹確實能保持水土,這是個好辦法。”王國云迅速加入植樹大軍中。
“國云,你身體不是很方便,再說這種事情又沒有什么好處,這么勤快干啥?”村民劉代榮不解。
“第一,國家支持,給提供樹苗;第二,樹長大了,我能多收些干柴,燒火做飯都可以用呀。”王國云一邊笑著,一邊給人輕松“解釋”。
只是連他自己也沒想到,這一種就是30多年。
“不知不覺地,30多年就這樣過來了。”王國云說。
“我想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王大哥,又要去種樹呀。”這是王國云常常聽到的問候。
“是呀,咱是莊稼人,閑不住。”他總是笑著說。
30多年來,他一個人在石云村默默地綠化著每一座山、每一條路。
而每一棵樹的種植難度,只有他的膝蓋最清楚!
剛開始時,倔強的王國云并不服輸——他要站立著種樹。
一棵、兩棵……不一會兒,他汗流浹背,而且兩腿酸疼,雙腳麻木……
“其實以他的身軀,站立干活最多維持半個多小時。”云陽縣人民醫(yī)院醫(yī)生郭頌說。
“但我不能因此就落后于別人,我希望別人認可我、承認我。”王國云說。
后來他干脆直接跪在地上種樹,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全身重量下壓帶來的巨大疼痛。
挖土、立苗、填土、澆水,每用一次力,他的膝蓋都要嵌入泥土幾厘米。
長此以往,王國云從膝蓋骨到腳骨都是平的,是大地磨平了他的小腿正面。
“膝蓋和小腿都磨平了,就不疼了,這就是我的秘密。”王國云說。
楊槐樹、李子樹、柿子樹、黃桷樹……幾十年下來,王國云認識了很多“朋友”。
“大哥,種了這么多樹,現在也沒給咱掙多少錢,你圖啥呢?”遠在廣州打工的妹妹王國瓊回到家,忍不住“抱怨”。
“只要大家認可我,更多的人尊重我,我就感到高興。”王國云說。
“有這些樹,我不孤獨”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可。
“是不是想出名啊?”
“白費力氣。”
“現在誰還這么傻呀,做這些事情。”
種樹的前幾個年頭,王國云經常聽到這種議論。
但議論不要緊,“開始的時候,最難受的是孤獨。”王國云說。
“當時大家確實都不理解,他為什么這么拼命地種樹。”石云村村主任曠甫春說。
多少次,王國云都是一個人默默地從村辦公室領回樹苗,然后默默地去栽種。
“一般春秋季節(jié)最忙,忙的時候我會帶上幾個饅頭、一壺水,一天干上十幾個小時。”王國云說。
2010年,重慶拉開了“綠化長江 重慶行動”保護母親河植樹造林的序幕,雙江街道組織了500余人參加。
作為“跪著”種樹的“異人”,王國云引起了大家的強烈關注,多家媒體爭相來報道。
王國云一下成了十里八鄉(xiāng)的名人。
“那段時間,熱鬧慘了,來找我的人很多。”王國云說。
但熱潮很快過去,關注的人少了,王國云感受了另一種孤獨。
“后來,我還是繼續(xù)上山種我的樹。這些漫山遍野的樹是我真正的朋友。”王國云說。
這是一種習慣,這是一種信念,一種堅守的力量。
“現在,我無比地佩服他,也只有他耐得住時間,忍受得了寂寞。”村民楊應說。
從不解到如今的爭相贊嘆,與楊應一樣,很多人的看法在逐漸變化。
“每一棵樹都有靈性”
變化的還不止這些。
2011年,農歷正月初一這天,大雪下個不停,王國云收到一個特殊的信封。
打開一看,里面是一筆錢,數額雖然不大,但贈款人的姓名卻令王國云心里一驚:李洪義——時任云陽縣委書記。
“這是我沒有想到的。”王國云心里泛起一股暖流。
2013年12月14日,團縣委副書記黃昱達急匆匆來到王國云的住處。
“老王,趕緊收拾東西,去北京。”黃昱達催促到。
“北京?去北京干什么呦?”王國云一臉狐疑。
“莫問這么多,到了就知道了。”
2013年12月16日,全國第六屆“母親河獎”表彰會在北京共青團中央機關隆重舉行,共表彰了10名先進個人,其中王國云是重慶唯一的個人代表。
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親手將獎狀遞到王國云手上。“希望云陽縣發(fā)揮好王國云這一先進典型的帶頭作用,保護母親河。”秦宜智對黃昱達殷切交代。
作為獎勵,王國云還得到了2萬元獎金。
“這錢,我準備先還給這些年默默幫助過我的人。”王國云說。
2014年8月,由于其感人事跡,王國云名列“最美巴渝·感動重慶月度人物”。
“癡心不改,一心奉獻,他現在是我們云陽人的精神榜樣!”云陽縣雙江街道工作人員曾燕說。
“老王,你和你的樹又要出名了呦。”有人打趣說。
“我應該感謝這些樹,在我心里,這些樹每一棵都有靈性。”王國云笑了起來,“這些樹偶爾也會說話,只有我能聽得懂。這個也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