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
摘 要:社區網絡課程就是針對社區居民開發的、能被居民接受并能在網絡中推廣的課程。該文首先對社區網絡課程學習者的特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又對社區網絡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最后提出社區網絡課程建設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社區教育 網絡課程建設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115-01
網絡課程就是通過網絡表現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是信息時代條件下課程新的表現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其中網絡教學支撐環境特指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網絡課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社區網絡課程就是針對社區居民開發的、能被居民接受并能在網絡中推廣的課程,它是終身教育思想、社區教育目標和現代教學理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1 社區網絡課程學習者特征分析
因為網絡課程的學習形式、內容多樣性,所以不僅要關注個體學習者的特征,還要分析學習群體的特征。社區網絡課程建設針對的學習群體是社區居民,學習群體的廣泛性和分散性使得課程建設更具難度,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別的群體對學習需求不同。
1.1 社區網絡學習者的年齡特征
在城區有效問卷調查中顯示,社區網絡學習者的年齡段主要集中在45~65歲之間,占58.2%,這與國外學者研究結論“遠程學習者一般介于20~40歲之間”有所差異。遠程教育學習者主體是國家開放大學、奧鵬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的學生組成,這些學習者更關注的是對學歷、事業有幫助的課程體系,學習平臺的搭建者是學校或教育機構,因此學習者年齡相對年輕。而社區網絡學習平臺的搭建者是社區或社區服務機構,社區的服務對象雖然是全體居民,但由于人的社會屬性,決定各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奮斗目標,真正能有時間接受社區公益性服務的居民主要是退休年齡前后的人群,這個年齡段的居民事業穩定、孩子大多自立,能有相當充裕的時間根據愛好選擇性的學習,社區網絡學習平臺的公益性給這些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而且這部分人群接受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的興趣較大,對于65歲以上的居民不管是在興趣上還是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都較差。
1.2 社區網絡學習者的性別特征
調查問卷中顯示,有61.6%的問卷調查表來自女性,其中92%的女性表示對網絡學習感興趣或是已經接觸過網絡課程,而這一比例在男性問卷調查中僅占48%。因性別差異,男性女性對學習方式、學習途徑、學習需求都有所不同。女性側重于生活技能的學習,如對面點、烘焙、茶藝、休閑健身等知識感興趣;男性則注重經濟、競技類的知識,而且更愿意實踐而非隔靴搔癢的課程傳授。
2 社區網絡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05年前后,各地開始運用網絡平臺,利用多媒體教學形式,將社區教育所設置的課程網絡化、情景化、通俗化、趣味化。幾年來,社區網絡學習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但究其廣度、深度而言還遠遠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關鍵在于社區網絡課程建設存在很多的不足。
2.1 社區網絡課程注重內容呈現,而忽略教學設計
網絡教學具有遠程教育的師生時空分離的特征。各地在搭建網絡學習平臺時,單一的將優質課、精品課教材搬到網絡上,殊不知,沒有教師的言傳身教,這些優質課、精品課在學習者眼中將變得索然無味,無法激發學習者的興趣,更談不上持續學習,這樣就會大大降低網絡課程的有效使用。
2.2 社區網絡課程的使用對象定位模糊
目前網絡課程的開發者大多數都是對完成教材內容做教學設計,而沒有對使用者人群清晰定位,一門成熟的網絡課程,在定位使用對象不同時,教學環節和教學功能各異,同一門課程針對不同對象進行教學設計將能更有利的為學習者服務。
2.3 社區網絡課程缺乏創新
網絡教學是構建在新技術基礎之上的,網絡課程應該及時吸收最先進的技術成果,及時的將成果、技術通過網絡平臺共享、傳播,遺憾的是,在現有的社區網絡平臺中,網絡課程體系更新緩慢甚至沒有更新。好的網絡課程,不但能做到讓使用者方便,更重要的是使學習者看到這門課程能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能從課程中學習最新的技術成果。
3 社區網絡課程建設的基本策略
3.1 平臺操作注重便捷性
為了讓更多的社區居民享受到社區網絡學習平臺的便利,使社區網絡課程發揮最大公益性,學習平臺的易操作性尤為重要。問卷調查中社區網絡學習者的主要人群年齡偏大,計算機知識和網絡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全面,所以只有設計一個簡潔、易操作的學習平臺,才能讓社區網絡課程真正有助于民,否則,網絡課程建設只能成為擺設。
3.2 課程內容注重多樣性
一個真正成熟的社區網絡課程體系,應包括多樣化的課程內容以滿足不同年齡段社區居民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現有的45~65歲的人群對學習平臺感興趣。要讓孩子們在學習上的困惑能從社區網絡課程中找到答案;讓年輕人工作上的煩惱能在社區網絡課程中得到舒緩;讓老人們動動鼠標就能找到生活的休閑樂趣。
3.3 課程設計注重互動性
網絡教育以自主學習為特征,因此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習者學習的自主性及學習時間靈活性等特點,網絡教育的對象不可能像在校生一樣45 min連續的學習,如果長時間的面對視頻或文字,學習者很容易失去興趣,更談不上注意力集中,因此做符合學習者學習心理的特色課程尤為重要。在對社區居民問卷調查分析時,筆者注意到,社區居民還是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在時間和空間都不滿足的情況下會選擇網絡學習平臺,因此,若是能在時間和空間不受約束的情況下找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感覺,將會大大提高學習者興趣和課程吸引力,所以,課程設計的互動性非常重要。將知識點分散為小單元,讓學習者有選擇性的參與到課程設計中,這樣的特色課程將大大提高社區居民的學習主動性。
4 結語
社區網絡課程是社區網絡學習平臺的核心領域。加強社區網絡課程的研究和實踐,不僅具有理論意義,也有較大的實踐意義,是落實社區居民“有其學”和“樂其學”的根本保障。社區網絡課程需要樹立正確的觀念、走出建設的誤區,找準學習的對象,才能真正有效滿足居民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惟民.社區網絡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OL].http://www.pdsq.cn/upload/yanjiu/wj3-1/html/21.htm.
[2] 楊露,李鳴華.網絡課程學習平臺的交互機制設計及其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3(5).
[3] 張一春.精品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 周紅春,熊玉珍.精品網絡課程的教學策略設計[J].高等理科教育,200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