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杰
摘 要:地下設施是城市基礎設施中重要的一部分,維護了城市的良性運營。做好地下設施規劃工作,嚴格管理城市建設用地范圍下錯綜復雜管線、設施的各種資料,是擺在規劃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地下設施 規劃檔案 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193-01
規范地下管線設施規劃檔案,就是為科學合理地進行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建設和維護管理等,提供實時、準確、可靠、有科學價值的地下管線信息,也為各項規劃的實施提供有效的支撐。
1 地下設施的規劃檔案的概況
地下設施,指的是為城鄉居民提供生產和生活條件,具有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可以分為地下工程、市政管線及其配套設施。隨著城鎮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地下設施的發展突飛猛進,而作為地下設施規劃工作的城鄉規劃部門,如何做好地下設施規劃檔案的管理工作,將直接影響到當地城鄉科學、有序的發展。
目前,各地市的地下設施存在著因權屬單位各不相同,設計規范各不相同,而使得設計、建設、施工和維護由個權屬單位自行負責,造成了相關檔案由各權屬單位自行負責,規劃管理部門此項工作缺失。
另一方面,城市的發展,使得地下設施在原有電力、電信、有線電視、路燈、給水、排水、燃氣等管線人防設施的基礎上,增加了中水、信息網絡、交通信號以及地下指揮所等新型設施和特殊設施。真可謂縱橫交錯、結構復雜,就像城市的神經系統遍布整個城市。通過對不同城市相關資料的翻閱,不難發現,雖然對原有城市地下設施進行普查和探測,但是,地下設施的增加速度過快,造成的地下設施檔案基數大、更新快。
第三,地下設施缺失整體的統計檔案。這是因為地下設施的不透明性和權屬單位的多頭性造成的。
2 行政視角下的地下設施規劃檔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通過前面概況的梳理,我們不難看出,作為地下設施規劃管理檔案的主管部門,規劃局在地下設施規劃檔案的管理上存在原始資料缺乏、后期完善工作不足以及日常維護不到位。
具體原因,首先,地下設施的重要性也是最近幾年凸顯,原有審批檔案多為紙質文件,缺少相應規劃檔案的電子化的建設,而原有的地下設施產權單位的多樣,使得原來資料的收集工作過于復雜。
其次,完善工作包括過往檔案的整理、現行審批檔案的收集以及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而產生的變更的規劃備案等工作。
在過往地下設施檔案的整理工作中,由于部分地下管線埋設地下深處的不透明性和材質差異,很難被發現和識別;普查和管理工作滯后,各權屬單位有的也沒搞清自家管線利用情況;另外,還有一些沒有報批私自鋪設管線的,就造成無法及時形成地下管線規劃檔案。
現行地下建設項目的審批過程中,由于各種地下設施的規模、建設類別不同造成檔案建設的標準不同,具體表現在附圖的比例不同,使得數字化文件不好統一;涉密的等級不同,使得項目歸檔的標準不同;而管線檔案不規范,各種管線檔案難以銜接、綜合管線產權單位各按各的坐標、高程進行測量和編制竣工檔案,使各種管線檔案信息在計算機管理系統中無法銜接,編制綜合管網圖存在很大困難;而新建、擴建和改建道路管線數據由于未能及時更新,加之管線信息系統局限于平面和文件形式,管線數據庫管理模式已突顯缺陷和不足,地下管線數據庫檔案管理沒有正常運行,導致信息庫只收卻無法利用這些信息的局面。
而地下設施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變更,由于管理的不到位,建設單位缺少報批觀念以及缺少必要的竣工核實程序,使得維護不到位,即使有的項目報批了,而由于以往的人工檔案管理還未完成,又以新形式且尚未成熟的管理方式快速替代老辦法,讓檔案人員的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從而使得檔案的維護不到位。
3 規劃視角下的地下設施規劃檔案管理的設想
當前,城市建設發展速度飛快,布置好城市道路下錯綜復雜的各種管線,爭取新建道路下管線施工同道路建設同步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地鋪設已建道路的地下管線,以科學檔案管理方式取代傳統的檔案管理法,為地下管線正常運行創造必要的條件。
3.1 編制相關的規劃,從源頭管理
目前,各地市設計到地下設施的規劃編制處于嚴重缺失的程度,而已經編制的地市,有沒有建立相關的數據庫。所以,我們應該做好源頭性的工作,編制全市范圍內的地下設施(含架空線路)的規劃,并且將規劃成果數字化建立相關檔案庫,作為補充,要按照規劃成果的數字化要求做好建設項目的審批成果歸檔工作。
3.2 合理利用地下設施普查,做好資料收集
進行地下設施普查時,會產生大量的原始記錄資料數據。相關部門由于工作關系或沒時間很好地將其整理歸類歸檔,導致事隔多年需要利用原始檔案時,無從下手。另外,經過地下設施探測儀準確勘測出且篩選過的管線數據資料,有的還滯留在相關部門,使他人無法利用,造成地下管線檔案資源極大的浪費。作為檔案人員要努力地將地下管線檔案整理完整,要主動地把有關地下管線方面知識向相關人員請教,還要告訴他們及時歸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新敷設的地下管線檔案資料,應及時建立動態管理制度。對報送的管線檔案資料要及時處理,更新動態數據庫。結合城市管網普查,做好新老檔案資料的有機整合,建立起統一、權威的城市管網檔案管理信息系統。
3.3 制定統一標準,科學審批,做好批后的監管工作,完善各項數據
日常的維護將是這項工作的關鍵。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日常審批的時候,要將所有地下管線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立面位置、排列順序、管線的尺寸和排水管線水力計算,管徑確定,各個檢查井高程,道路交叉口管線豎向設計的確立,需要地下管線的現場勘查、定性確定現狀管線種類及概況,以及管線普查圖、城市管線竣工檔案等現狀管線資料的支持和保證。
而對于已經審批后項目的建設,相關監管要到位,要針對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節點加以控制和監管,確保規劃審批的不走樣;而對于因種種原因需要變更的項目要做好變更的登記備案工作。
3.4 建立科學地下管線數據庫管理服務系統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計算機、數字通信、遙感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在城市規劃行業中。大量的地下項目文件、圖紙和數字影像資料都以人工或掃描方式輸入到計算機中。
要在現有規劃成果和監管檔案的數字化基礎上,建立科學的地下管線數據庫管理系統。要統一各項目檔案在計算機里的分類和編碼與檔案管理卷宗的分類方法,地下管網的建立應注重網絡數據質量,保證應用功能設置與檔案管理相結合,調整好地下管線位置精度、屬性精度(分類編碼),保證地下管線實地空間數據與理論保持邏輯上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真正實現地下管線數據從處理、入庫、管理和應用服務發揮最大功能作用,以提高地下管網信息共享質量,使檔案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的高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