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春龍
摘 要: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深度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出發點,更是有效載體,如何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已是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且,在高職院校的成長與建設中,往往會忽略對校園文化的建設,缺少對文化的沉淀和積累,因此,高職院校要想在人才培養上有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適應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體系做依托,突破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瓶頸。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222-01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內涵,充分展示出高職的精髓和靈魂,是高職院校必須要做好、做硬的工作。要想把高職院校建設成為優秀的院校,成為優秀學生培養的搖籃,必須要把文化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1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1)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校園文化建設涵蓋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等,這些方面對于一個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而言,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校園文化是學生學習生活中除書本之外最為重要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良好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高職學生內在修養提升的關鍵所在。
(2)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內在動力。高職院校能夠保持良好的發展,核心與靈魂是必不可少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有深度的體現便是校園文化,校園文化的建設,能夠展現學校特色、凝聚力量、規范行為、激發動力,從而形成強烈的向心力,讓學校的每一名成員都有歸屬感、使命感,由內而外的推動學校的發展,保證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一直擁有強勁的動力。
(3)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關鍵。校園文化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塑造完美人格,激發創新精神,強化學生在知識、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修養,使學生實現從外在影響到內在提升的轉化過程,推進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成才。
2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盲目跟隨本科院校,缺乏職業因素
在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因其自身的條件和特點的限定,使得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無法進行準確定位,難以找準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缺乏自我成長的整體目標,加之高職院校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很容易對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產生依賴或是效仿,無法結合高職特點進行校園文化建設。
2.2 只重外在,缺乏內涵塑造
當前仍然有許多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還停留在熱衷于校園硬件建設的起步階段,只注重校園的外在建設,只是流于形式,無法在師生員工心里產生共鳴得到認可,忽視了學生的發展更關鍵的是學生內在的發展,從而無法有效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起不到凝聚、向心的作用,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向縱深發展的進程。
2.3 單純注重模塊建設,缺乏體系構建
對校園文化建設缺少整體規劃,一時一個想法,一時一個做法,缺乏繼承性,在各項單體活動中做得有聲有色,開展得十分活躍,缺乏系統性;把校園文化建設僅當成是學生工作、團委等部門的工作,沒有把校園文化建設放在校園整體建設中來,在校園建設這盤棋中忽略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學生活動的層面,缺少了教師的參與,缺少了企業的依托,使得校園文化的建設只停留在一點開花上,達不到全面推進、全員參與的目標。
3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體系的構建
3.1 找準定位,提升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
緊緊圍繞高職院校的特點,明確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和特色,避免盲目跟風、單純模仿和復制本科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通過不斷的探索、研究、積累逐漸形成具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以育人為核心,逐漸完善、健全制度建設,繼承和發揚學校優良傳統,構建良好育人氛圍,美化校園環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學校之間、學校與企業之間交流合作,吸收、轉化、提升,在展現多樣性的同時,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3.2 全員參與,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決定了它無法由一個部門或幾個部門完成,需要從上至下共同參與、共同建設,才能將校園文化建設好,才能使校園文化起到應有的作用,才能真正讓校園文化教育、影響全校師生,讓全校師生共同受益。實現全員參與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必經之路,也是唯一之路,廣大教職員工都要充分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要認清自己身上所負有的責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去,同時,要把學生帶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因為學生是學生的主體,他們有著年青人的靈活思想、拼搏進取的奮斗精神和激情四射的活力,這些都是校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在師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創造下,才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導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
3.3 深度融合,加強校企文化交流
從本質來講,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并不是對立的,要把企業文化引入、融入校園文化之中,從學生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扶持、職業技能競賽、科技創新研究、第二課堂、仿真職場情景設計、環境文化設計等多角度、多層面融入職業元素,從而實現二者的良好融合,使得校園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在融合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市場化的人才培養標準,提升產業技術服務能力,建立滿足職場需求的合作模式,引入社會辦學資源,豐富校園文化的建設,讓學生在校園中就能充分體驗到企業文化的深厚底蘊,在學習、生活中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接受教育中不斷提高,從而實現自我教育,自我成長,自我提高,實現由外在的教育影響到內在的自我提升過程的轉變。
構建校園中的企業文化元素,一是將企業文化引入學生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在校園之中就能感知企業文化,充分感受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對自己產生的深遠影響;二是定期組織教師深入企業學習、實踐、鍛煉、提高,更加全面的感受、了解企業文化,開發融入企業文化的職業指導課程,同時,定期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參觀、學習,接受企業文化培訓,感受真實的企業文化環境,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三是打造具有企業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在校園內充分展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不同文化內涵,在教室、實訓場地、實驗室等學習場所張貼安全標語、生產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規程等,并要求學生進入該場所穿著職業裝,嚴格按照企業的相關要求進行學習及實習實訓,營造完整的職業氛圍,在校園中打造“模擬工廠”,真正將校企業文化的融合落到實處,讓學生充分感知,提升職業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齊祥明.建設具有企業特色的校園文化[J].高校德育創新與和諧校園建設,2010(12).
[2] 劉錦華.瓊州學院學報[J].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2009(6).
[3] 趙沁平,中國高等教育[J].大學需要文化 文化需要大學,2007(9).
[4] 馬樹超,范唯.中國高等教育[J].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再認識,20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