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俊明
校訓,作為一所學校辦學精神的濃縮,其本身不僅包涵了教書育人的功能,而且還包涵了學校對自身辦學理念的一種定位,同時也是對社會做出的一種承諾。一所學校之所以要以某種思想作為其辦學宗旨,歸根結底,與它所要傳承的校園文化、校園精神以及社會責任密不可分。無論是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還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無一不是體現了學校對其辦學宗旨及學校文化的定位。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位于祖國邊疆地區的一所中學,始建于1975年,如今已經是一所十二年一貫制民漢合校。因此,在校訓的制定方面,就要顧及各民族共同的認識,體現各民族共同的價值觀。老一輩學校建設者為此咨詢過教育專家、學者,還聽取了年長的維吾爾族群眾的意見,最終確定將“誠信、敬業、求實、創新”作為校訓。這八個字的校訓,不僅是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同時也是對全體教職工的一種期望。
中國有句古話:“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足以說明誠信是一個人立足社會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個國家屹立于世界的砝碼,很難想象一個雞鳴狗盜、謊話連篇的人會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我校之所以要將“誠信”擺在校訓的首位,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做人最根本的素質。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更是將誠信作為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當學生違反了校紀校規,首先考慮的不是對其如何懲罰,而是教育其將事情發生的真相說清楚,甚至對積極承認錯誤、勇于擔當的學生會予以適當的獎勵,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誠信教育。
記得我做班主任的時候,班里有位學生在家里對家長撒謊,在學校對老師撒謊,久而久之,做錯了事情也不承認,缺乏應有的擔當精神。后來經過調查得知,原來該生的父親脾氣較為暴躁,時常因為一點小事對其責罵。該生為了討好父親,便經常編造出各種謊言,時間一長,自己對說謊的行為也習以為常。在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將其家長請到了學校,并特意帶著家長駐足在校訓前,向其介紹校訓的內涵。幾天后,這位家長給我打來電話,說他自己領悟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也認識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不足,希望家校共同努力,幫助孩子改掉說謊的習慣,讓孩子做一個誠信的人。
學校培養學生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走向社會的各個工作崗位。因此,敬業是每個公民在工作崗位中所必須具備的。校訓中的敬業不僅僅是對本校教職工而言,更是我們培養學生的目標,希望他們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勉自強。
筆者曾經教過這樣一位學生,該生在聽力方面有一些缺陷,因此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學習成績也常常是班上的倒數幾名,該生讀完初中便走入社會。多年后的一天我碰巧遇見他,并了解到,他現在開了一家洗車房,因為做人誠信,在洗車方面又特別敬業,所以生意一直很好,回頭客很多。我問他為什么?他的回答令我至今動容。他說,當他第一次走進學校大門的時候,便看見了鑲嵌在主教學樓處醒目的校訓——“誠信、敬業、求實、創新”,這樣的校訓他會永遠記住。他知道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完全做到校訓所要求的全部,但是誠信與敬業是他一直堅守的信念。一個學生對學校的校訓能夠有這樣深刻的理解,并付諸于實際行動,甚至將其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這無疑是對一所學校校訓精神內涵的最高褒獎,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批踐行和傳承校訓文化者,才能使得校訓文化發揚光大。
要說“誠信”“敬業”是對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的話,那么“求實”顯然要高一個層次。眾所周知,我們國家隨著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在取得巨大經濟建設成就的同時,出現了一些負面的現象。部分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罔顧他人利益,這一點從最近幾年查出的學歷造假、學術造假方面便可見一斑,由此可見,求實對于一個社會的重要性。試想一下,倘若人人爾虞我詐、勾心斗角,那么和諧社會只能與我們越來越遠,久而久之,民族也會越來越失去凝聚力。
為了踐行求實的校訓,我校要求學校管理者、教職工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不弄虛、不作假,要求教師所發表的教學論文、教學設計、教學成果等必須為原創,以此給學生做一個良好的榜樣。在教育界有句名言——親其師、信其道,因此要讓學生具有求實精神,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在工作上、生活中成為他們的表率。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維護學校校訓文化的措施和態度,我們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才會以母校為榮,以他們曾經在這里接受過良好的校訓文化教育為榮。
南開大學以“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作為該校校訓,后半句的日新月異,就是說每個人不但要接受新事物,而且還要能創作新事物;不但要趕上新時代,而且還要能走在時代的前列。由此可見,創新對于一個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意義。身處當今社會,相信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世界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那么作為一所學校,就應該讓學生從小樹立創新思想和創新意識,培養他們接受新事物的意識。
一直以來,我校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都非常重視。學校會認真聽取具有創新思想的教師意見,提供經費支持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各種創新活動。例如,我校組織的“小手拉大手”——塔里木河環境調查活動,參加全國機器人創新大賽以及自治區、地區組織的各種創新大賽活動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與我們的校訓文化密不可分。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本校的校訓文化,歷任學校管理者對本校的校訓都極為重視,經常利用一些講座向教師、學生闡述校訓的精神與內涵。每年開學,學校都會對新生進行校訓教育,讓每位新生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便明確自己所在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校園文化,讓學生自覺地將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同學校的校訓文化結合起來。當然,校訓文化與精神內涵并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它是什么內容,而是要在學生的心里建立一種積極向上,對自己、對生活、對他人有用的價值理念,并且要將這種價值理念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為他們今后的人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能夠為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總之,學校為了更好地傳承校訓文化,將其作為學校辦學思想的靈魂。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普通教職員工都會將傳承校訓文化精神作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力爭通過我們的努力,打造出屬于本校特色的校訓文化。除此之外,學生作為校訓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和受益人,我們還通過多種渠道挖掘他們對校訓文化的傳承和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全方位、多途徑來豐富本校的校訓文化。如今,我們的校訓“誠信、敬業、求實、創新”就像種子一樣植入了每個教職工的心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樣的校訓文化移植于每個學生的心里,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作者單位:新疆阿瓦提縣第四中學)
(責任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