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能力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基本素質的要求。醫學檢驗是一門多學科、多技術交叉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涉及內容繁多,原理復雜,更新迅速,因此需要醫學檢驗專業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該文分析探討了在醫學檢驗專業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方法與手段,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高質量的綜合醫學檢驗技術人員服務。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 綜合能力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228-01
醫學檢驗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多學科、多技術交叉滲透的醫學應用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已成為現代醫學教育的重要出發點和歸宿。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被廣泛應用到臨床實驗室,具有智能、高效的各種全自動分析設備也得到了普遍應用,與此同時,人們的保健意識在不斷提高,臨床醫生對疾病的診斷也越來越依賴于醫學檢驗技術測定的結果,社會對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醫學檢驗專業教育應立足于醫學檢驗專業特性、社會大眾需求及人才的可持續發展上,培養多元化的、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綜合人才。該文就如何在醫學檢驗專業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方法與手段進行了探討。現報告如下。
1 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內容
目前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以及與專業內容相關且起銜接作用的課程,形成了從專業理論到專業實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其創新思維,除了在該課程體系下進一步優化統籌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外,還應增加跨學科及邊緣學科課程,同時做到突出重點、社會熱點等前沿知識及現代科學技術內容。例如,為了提高與臨床溝通與患者溝通的能力,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在理論教學中要重點講解檢測項目的選擇原則、檢測方法的選擇和原理、操作程序、質量控制、結果解釋及影響實驗結果準確性的可能因素等,同時在講解中適時插入一些由于實驗結果不準確給患者帶來極大危害的相關案例,使同學們深刻感受到學好專業知識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如,隨著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也在逐漸加強,去醫院做健康體檢的人員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在醫學檢驗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教學中除了介紹高自動化和高智能化的現代化實驗設施外,還應增加操作簡單,能快速檢測,快速得到檢測結果的儀器和技術,如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的檢測原理、分類、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質量控制等。
2 營造創新氛圍,改革教學方法
要想給學生營造一個創新的環境,搭建一個能使學生產生強烈學習欲望和主動學習行為的和諧課堂氛圍,我們授課教師必須進行改革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活動中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的狀況,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以問題為基礎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啟發式教學方法符合現代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利于培養與發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1]。在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中,我們如能結合醫學檢驗專業特點靈活應用,定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課程“腎臟疾病的生物化學檢驗”一章時,應先詳細講解腎臟的基本功能和腎臟疾病的主要臨床生物化學變化及檢測指標,然后讓學生分析總結哪些指標評估腎小球的功能狀態,哪些指標反映腎小管的功能損傷,或通過引入檢驗報告單,結合典型病例進行分析討論,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腎功能檢測指標的特性、常見腎臟疾病的生物化學診斷及鑒別診斷。這種“教師提出問題,用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而且還有助于改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增進師生情感,提高教學效果。
3 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技能
醫學檢驗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實驗教學是其專業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醫學檢驗實驗教學既是理論教學的實踐性補充,也是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技能的重要舞臺。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應在實驗教學中改革教學模式,改變傳統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建立涵蓋醫學檢驗基本操作技能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2]。例如,在學生做完肝腎功能相關實驗后,可以讓他們綜合應用臨床檢驗基礎、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及內科學等課程所學知識設計臨床蛋白尿查因的實驗室檢測,通過自選實驗項目、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及分析實驗全程的影響因素等,再在教師指導下確定實驗實施方案及實驗步驟,然后學生分組進行實驗的準備、實施、收集并整理實驗數據,最后分析總結實驗結果、影響因素,撰寫實驗小論文。在以上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授課老師只起一個輔助指導的作用,這樣做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發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在目前醫學檢測工作已基本實現自動化的背景下開展基本技能實驗時,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手工操作仍然在臨床實驗室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很多檢測項目及自動化儀器的校正仍依賴于手工操作方法,從而使學生從心底對基本技能實驗產生興趣,主動地去提高自己的手工操作能力。
總之,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醫學檢驗技術人員不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還應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我國的醫學檢驗專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仍然在國際上的竟爭力較差,如缺少國際品牌,產品數量多而檔次低。因此,在專業教學中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尤為重要。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不但需要我們不斷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實驗教學模式,還需不斷提高醫學檢驗專業教師自身綜合素質,使其更新教育觀念,學習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深入臨床實踐不斷進行再學習,把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思路介紹給學生,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高質量的醫學檢驗人員服務。
參考文獻
[1] 熊石龍,蔡貞,鄭磊,等.檢驗醫學專業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5):892-895.
[2] 邢少姬,張利芳.醫學檢驗本科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教導刊,2014,1(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