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 要:金屬工藝課程是高職院校專研機械行業的必修課程,金屬工藝學涉獵范圍廣,知識全面,并且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從教師素養、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考查方式和最后的實驗實習這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做出分析。
關鍵詞:金屬工藝 教學 教師素養 實習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a)-0110-01
金屬工藝課程是部分高職院校專研機械行業的必修課程,是這些工科類專業的基礎課。該課程主要是從機械零部件的選取、零部件加工和毛坯制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經過對這門課程深入地學習,使得學生在機械零部件加工和分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同時培養了學生們的工程的綜合性素質。金屬工藝學涉獵范圍廣,知識全面,并且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隨著學生知識需求的不斷變化,該課程的教學方法也被迫要求應運而變。本文就是對高職院校的金屬工藝課程在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的前提下,從教師素養、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考查方式和最后的實驗實習這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做出分析。
1 金屬工藝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中的教師素養問題
在金屬工藝課程的教學中要注重“教學做一體化”。這就要求老師具有良好的知識儲備,進而可以主導這門課程的進程,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并且組織學生對該科的疑問進行討論,憑借授課老師的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向學生傳授知識,解答疑慮。然而,在為學生傳授理論的同時,又可以進行現場實踐教學的老師少之又少,這無疑是金屬工藝學教學當下急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1.2 教學課本的選擇問題
現今的金屬工藝學教程的內容上還是有很大的滯后性,不能及時有效地把最新的、最先進的機械部件的加工技術、粉末的鍛造技術和納米的加工等內容寫進教程。這樣就使得學生很難全面地對金屬工藝學進行了解及掌握。對于不同的專業,該課程的課程標準也是不盡相同,這些因素都使得金屬工藝課程在教材選擇時面臨問題。
1.3 教學過程問題
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往往是教學的主角,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也沒有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簡明扼要的幻燈片教學,時間短,信息量大,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對金屬工藝的一些原理性問題深入了解,這樣的教學在效果上會大打折扣。
1.4 考查方式的問題
依據金屬工藝學這門課的特點,對學生該科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查,而考查的方式僅僅是一張試卷,這樣的方式是片面的。更有一些是將一次大的機械金屬工藝的考核分解為很多小的考核,這樣的效果也很不好,并且還加重了學生和老師雙方面的壓力。
1.5 實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金屬工藝學的實驗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實驗的時間安排方面往往不太合理,很多高職院校都把實驗放在理論課的前面,在學生都還不了解金屬工藝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該課程的實驗,往往會使學生對實習內容似懂非懂,使實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2 對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規避措施
2.1 選擇機械經驗豐富的老師
在金屬工藝學教學的任課老師選擇時,應該首先考慮那些機械經驗較為豐富的老師,這樣,就可以在課堂教授理論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金屬工藝學這門課程。老師要跟隨科學變換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更好地教學生新的內容。
2.2 選取內容全面的課本
在選取專業課本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內容涵蓋知識面較廣、理論分析層次較高的書籍。但是由于每個學期課時是有限的,老師就要從這些課本中選擇較為優秀和重要的章節進行講解,而對其他內容則選擇性略講即可。金屬工藝課程也要考慮到不同高職專業的特點,對不同的課程標準,制定適宜的教學內容并選取合適的教材。
2.3 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
學生能從簡單的PPT上掌握80%左右的內容,并且能夠引起100%繼續學習的興趣是最好的。對于金屬工藝學這門課的知識面是非常廣泛的,但是其理論的深度又不夠。老師能夠將多媒體教學和板書教學結合起來,不僅能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課堂做筆記的習慣。課堂教學結束后,要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重新思考。將金屬工藝學凝練成這樣一句話——怎樣生產毛坯,然后加工為零部件。在教學的第一課,老師就要將學生最感興趣的輪船、汽車等的零部件分離開,然后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程的目標,總體上為學生學習該課程指明方向,也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2.4 考查方式要合理
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要對不同的章節內容進行不同的考查,例如通過報告、筆試、答辯等的方式進行,而對于新工藝的了解和學習,就可以采用調研的方式收集信息,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考查的效率。當然,筆試考查的內容也是不能輕視的,一些理論性知識掌握的情況還是可以通過筆試反應出來。老師對每一部分考查的嚴格要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對理論方面知識的忽視。
2.5 注重實習和實驗教學
大多高職院校是將金屬工藝的理論教學和實習分開的,這樣知識的分散學習導致學生對理論和實踐很難結合起來。條件允許的話,一些高職院校可以實習和理論同步進行,甚至可以在實習的車間里講授相應的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更加貼合這門課程的特點。當然,實習教學和理論教學一定要做到高效高質。然而很多院校很難達到這種條件,所以就要求學生遵從在實踐中學習的原則,根據金屬工藝學的特點,把實習分為兩大部分進行,例如,將4周的實習期分為前1周和后3周,第1周只是進行實地觀察,然后就開設理論課的學習,最后進行3周的實習。這樣有了第1周的深入觀察,后期理論課程的學習就變得有趣多了,也更好地為最后的實習奠定了基礎。
3 結語
金屬工藝學的教學面臨著很多的問題,急待被關注和解決。這門課對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但是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有經驗的老師就是學生學好金屬工藝學的敲門磚,但學生也必須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很好地學習這門課。
參考文獻
[1] 鄧文英,郭曉鵬.金屬工藝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郭新軍.淺議《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1(37):l6.
[3] 方雁.《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考試周刊,20l1(7):144-l45.
[4] 孫康寧,王昕,張景德,等.金屬工藝課程體系的改革與思考[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5(增刊):l80-1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