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蘭
摘 要:該文以昆明鐵路局的具體實踐為參考,將瀘昆、成昆、南昆線運輸增量的具體情況作為統計和分析要素,充分論證了運輸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的情況,并且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問題和改進提高的建議。
關鍵詞:鐵路運輸 十八點統計 運輸分析
中圖分類號:U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c)-0043-01
1 十八點統計工作的具體工作內容
十八點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以及對于運輸進行深度和高質量分析是實現運輸組織優化,切實提高運輸效率的重要保障。同時該數據是管理人員作出決策的重要參考和依據。2012年云南省鐵路出省物資運輸計劃總量為3500萬t,同比增加了142萬t。并且以該目標為核心,進行24 h盯控和分析,這將有利于鐵路運輸十八點統計以及運輸分析應用于實際的工作之中。
1.1 采用不間斷監控措施
信息資料的收集是基礎。昆明鐵路局運輸處分析科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參與局內的運輸生產交班會議以及全局的下午5時例行的電話會議,目的是能夠獲得運輸生產的第一手資料,在第一時間內獲得運輸指標的相關數據,如全局裝卸車、分界口交車、運量等是否完成以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負責分析的工作人員必須保證24 h在調度所統計室內監控十八點統計的傳輸質量,從而保障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得以解決。
1.2 實施全天候分析制度
在具體工作中,認真執行全天候分析制度。這能夠保障瀘昆、成昆、南昆線運輸任務的按時完成。并且利用運輸分析的手段,確保運輸處負責運輸分析的員工每天都能夠掌握運輸生產指標是否完成,以及相關數據的分析,如進行分析影響運輸任務完成的因素,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1.3 強化及時性專題分析
基于日分析質量提高的目標,運輸處負責分析的員工針對某一階段內,對運輸工作產生的影響因素進行專題研討、深度挖掘,從而保證意見和建議的針對性、準確性和可行性。在2012年出省物資運輸中,昆明局將按照“確保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著力保障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成品油、電煤、糧食、果蔬、化肥、食糖、有色金屬、鋼材等重點物資的運輸。路地還將積極調整運輸結構,按照節能減排的要求,嚴格限制“兩高一低”和高碳排放量產品運輸,確保低碳和高價值產品運輸;采取有效措施,引導適合鐵路運輸的貨物由公路運輸轉為鐵路運輸,減少貨物單位運輸能耗。
1.4 強化基礎管理
基礎管理的目的是保障運輸十八點統計和分析工作正常開展和高效完成的基礎。通過改變編制,建立運輸分析科,明確該部門的工作職責,實現專業化部門管理。運輸分析科要充分發揮指揮和管理的職能,保障調度所統計室和分析室兩個科室業務的順利開展,實行業務管理和指揮,參與其日常的工作。在硬件配備方面優先考慮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人員,為他們提供滿足工作需求的辦公設備。此外,在制度方面,要重視基礎資料管理系統的完善,目的是保證基礎資料的及時可用性。與此同時,基礎管理的重要職能就是確保重點工作能夠得到切實地推動,進而推動運輸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工作的順利進行。
2 十八點統計工作目前的主要問題
盡管十八點統計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績,并且昆明鐵路局的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工作質量也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可是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2.1 統計數據出現偏差
目前,十八點統計數據存在一些差錯。其主要原因在于站段主管十八點統計的領導非專職,他們很多人都是主管運輸的副手,更多的精力都會投放在生產安全方面以及確保運輸任務完成的工作上,因此對于統計工作的關注度較低。此外,還有一些站段生產力布局出現了變化,一些統計職員的工作變更,所以很多新接觸統計工作的員工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工作。另外,由于站段的部門與部門之間、機關與車間之間未能夠進行及時有效地溝通和交流,所以導致信息的反饋出現延遲,影響統計工作的準確性。
2.2 運輸分析材料缺乏指向性
一部分分析報告包括針對影響大秦、侯月線運量完成的主題分析資料不夠完善,而且針對性和時效性較差。出現運輸分析針對性較低的原因在于,信息的掌握不夠全面,所以分析材料的質量較低。一些員工的責任心不高,還有一些人的業務不夠熟練,業務素質較低,所以無法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分析資料和數據。
2.3 分析人員素質仍需提高
由于工作的流動性較大,崗位輪換頻繁,所以導致現階段昆明鐵路局內負責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的員工的專業素質較低。很多員工缺乏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和掌控能力,所以無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此外,還有一些員工缺乏職業精神,對工作的責任感較低,缺乏開展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完成工作流于形式。
3 改善加強十八點統計工作質量的策略
3.1 充分重視鐵路局機關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工作的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是開展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制定嚴謹的管理制度,明確職責范圍,實行量化工作考核,并且獎懲分明,才能夠有利于從上到下的層層管理,實現從下到上的層層負責,進而保障統計和分析工作進入有序的良性工作局面。
3.2 深入貫徹對基層單位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
在深入強化鐵路局機關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工作日常管理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基層單位日常工作的監督和檢查。目的是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從而第一時間處理和解決問題。并且不但要對站段進行簡單的工作部署,還應該多方面考慮,把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一一列舉,幫助站段防患于未然。堅持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對站段進行考核,從而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工作的積極開展。
3.3 注重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
昆明鐵路局瀘昆、成昆、南昆線運量呈現連年上升的新局勢,這對運輸分析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因此,要求運輸分析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必要的分析材料,以及相關的資料。如果出現影響運輸任務較大的現象,工作人員必須第一時間提交專題分析材料,因此這對員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職工的素質必須不斷的提高,從而保障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提交的運輸分析資料的準確性、可行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胡偉,邵長虹.適應鐵路局直管站段新體制推動全路十八點統計和運輸分析工作再上新臺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5(12):3-8.
[2] 賀曉玲,張錦超,劉承亮,等.全路通用車站十八點統計分析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鐵路,2012(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