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贊
摘 要:高三英語教學時間緊,任務重,教學和教法的有效性、高效性是大家多年來共同關注的問題。筆者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fā),總結了具體的做法以及實踐過程中的一點思考。
關鍵詞:“四位一體”復習法 解題技巧 重復和循環(huán)
中圖分類號:G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202-02
回顧多年高三英語教學工作的成敗得失,我深深體會到先進的教學理念,正確的教學思路,高效的教學方法,得當?shù)慕虒W措施是高三英語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高三英語復習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應該采用與平時教學不同的教法。因為任務很重,所以我們必須在上半學期完成教材的學習,下半年第一輪復習時要認真梳理所有牛津模塊教材的語言基礎知識,根據(jù)考綱要求把課本中的重難點進行一次“地毯式復習”,查漏補缺。第二輪復習時要加強各種題型的專項訓練,綜合訓練和模擬訓練。因此,整體的教學過程應是循序漸進的。在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我把英語語言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作為基礎知識,把英語的“四個技能”(聽、說、讀、寫)作為應用能力來編排總復習教學內(nèi)容和習題,巧妙的借鑒當代著名英語教學法流派“四位一體”的高考復習教學方法,并付諸課堂實踐,收獲頗多。
在第一輪復習中“四位一體”的第一位是:語音、詞匯和聽力。教師可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精講,當場落實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語法結構是第二位,各個語法專項需要教師安排一至兩節(jié)課以題帶講,以講帶練,查漏補缺。第三位是課本內(nèi)容。高考復習一定要回歸課本教材,考綱要點源自課本,教師要追根溯源,以不變應萬變。教師在這一塊大約需要用一節(jié)課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問答式復習,答疑并進行歸納匯總。前三位不是孤立的,需要同步進行,每一個單元最后需要進行檢測和復習,所以第四位就是階段訓練復習單元卷。我一般是用兩節(jié)課時間,趁熱打鐵發(fā)一套相關試卷給學生,獨立完成后,試卷上交。我認真批閱,找出學生們在進行復習后還犯了哪些錯誤,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然后進行逐項逐人的認真講評和面批,這樣扎扎實實完成了第一輪“四位一體”的全面復習。
各個階段雖然側重點是不同的,但第二輪復習同樣可采取“四位一體”復習法。它分為:階段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和模擬訓練。由于這個階段的時間的緊迫性,時間的有效利用至關重要,它是整個總復習成敗的保證。階段訓練是以知識為基礎的,但知識的訓練和掌握還是需要有技能的,用技能來掌握知識,也就是知識的使用,打好雙基(以知識為基礎,重視使用知識)。專項訓練實際上就是技能的訓練,從而與階段訓練形成一體。這樣我們就用了2/3的時間來打好雙基。剩下的兩位(綜合訓練和模擬訓練)主要是綜合運用能力的訓練。這兩個階段題型比較靈活,容量較大,可以接近高考題型。在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在教學中牢固樹立知識教學是手段,能力培養(yǎng)是目的,知識教學必須服務于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理念。練習內(nèi)容的選擇,要做到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內(nèi)容應具有一定的廣度,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同時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利于學生不斷提高。最后,教師應該點面結合,注意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的有效性。其次,限時訓練,領悟消化。這個階段的仿真模擬必須限時訓練,對于每一塊練習(可分為聽力,單選,完型,閱讀,閱讀填空和簡答,以及寫作六大塊)都按照高考要求規(guī)定的時間去訓練。最后,活學活用。教師講得再好,再徹底,不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學生的印象就不會很深刻。有人說,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但我并不主張拿任何一套模擬試題,從第一個題做到最后一個,這樣會使訓練放任自流。我采用“拼盤式”的精選和整合高質量的試題,配合自編的精雕細琢的模擬試題,讓學生精練,并及時跟蹤進行講評。對個別尖子生要求精益求精,個別的弱點個別提醒。同時指出其他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下一次模擬訓練中再重新體現(xiàn)進行考核。重視“面批”,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因為高考的時間要求很高,我們在第二輪復習中要講究科學的復習方法,限時限量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解題技巧。現(xiàn)將具體的幾種題型訓練做一個歸納總結。
1 聽力訓練。
聽力測試在高考中占20%,30分,用時大約20多分鐘。一般來說,學校都比較重視聽力訓練,每周放兩次廣播,集中訓練學生。但需要指出的是,許多學生聽完廣播后對完答案就算了。其實,在做完聽力練習后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閱讀答錯題目的聽力材料,然后再回頭聽聽相應的材料,分析答錯的原因。老師在講評試卷時,不能只是把答案告訴學生,要把答錯率較高的題目讓學生再聽聽,指出學生的錯誤所在。其次,在做聽力題時,要養(yǎng)成聽前熟悉題目,學會預測上下文內(nèi)容的習慣。下面以2013年的聽力試題為例。
考例:(2013年湖南卷,Conversation 2, 第4題)
W:Hello!
M:Hi! Jacky. Where are you?Are you at home?
W:No, Im in a taxi. I just went shopping with my mom. Ill be there in about ten minutes.
M:Okay. Ill wait for you. Ill read the menu first.
W:Alright. See you.
Question:
4.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meet?
A.At home. B.In a shop. C.In a restaurant.
分析:答案是C。這是一組簡單的對話,但是要求考生對整個對話有整體的輸入和理解,尤其是重視對“Okay. Ill read the menu first.”內(nèi)容的理解。這要求學生對特定情景中的對話有整體的感知,然后獲取有效信息,最終實現(xiàn)對該語篇的準確理解。
2 客觀題(閱讀為主)訓練。
在湖南高考題中,有7篇文章屬于閱讀之后作答,包括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二、閱讀理解A,B,C,閱讀填空和閱讀簡答。因此,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教師要善于拓寬學生的知識思路,讓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每道試題的相關內(nèi)容,可以以這些題目為題眼,加強知識的縱橫聯(lián)系,進行歸納,加大知識攝入量。很多考生對于閱讀理解的題目,往往只是對對答案,匆匆而過不愿意再多花時間回頭琢磨,一些教師也不愿意花時間去研究試題的命題特點、考查要求和解題技巧,忽視了能力的提高。在做閱讀題目之前,教師應該首先要了解近幾年閱讀的考查特點:體裁多樣化,內(nèi)容時代化;從試題的設計來看,對表層意義的考查有所減少,深層含義的試題則有所增加,重視對對思維能力的考查。了解這些命題的特點,學生在平時的復習中就會減少盲目性。
3 主觀題訓練
現(xiàn)在,湖南的高考題沒有單詞拼寫的題型,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許多學生在平時的復習中不重視單詞拼寫的訓練,他們對詞匯的記憶只局限于對詞匯的理解,認為只要不影響閱讀理解就可以了。這種做法產(chǎn)生的后果是,許多學生做閱讀填空,閱讀簡答和寫作的過程中,拼寫錯誤很多,失掉了原本容易拿到的分數(shù),非常可惜。比如:habit, necessary, true, first,recommend等這些都是學生常易寫錯的單詞。當然,對于基礎不太好的學生,背單詞是感覺特別枯燥,而且它也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不可能靠臨時突擊一蹴而就。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形象的記憶和聯(lián)想記憶法。聯(lián)想分為橫向聯(lián)想和豎向聯(lián)想。具體來說,詞的橫向聯(lián)想是指該詞與其他詞構成的搭配,或該詞所能產(chǎn)生的句型。比如:橫向聯(lián)想send的三種基本用法。
(1)The explosion sent the building flying into all directions.
(2)The boss sent me to work in Shanghai.
(3)They sent me many presents.
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send作不同的意思解時必須用不同的句型。然后,我們還可以進行豎向聯(lián)想,即聯(lián)想出與該詞相近意義或相比較的詞或是指在句式、搭配上可以替換該詞的詞。如上面send的三種用法的豎向聯(lián)想分別是:
(1)send作“使…處于…狀態(tài)”后接賓+V-ing形式。
聯(lián)想keep/leave/set sb doing sth.
(2)send作“派”,后接賓語“人”+ to do.
聯(lián)想 ask/ assign/ tell… sb to do sth
(3)send作“送,寄”解,表示“給予”,后接雙賓語。
聯(lián)想give/ bring/ render…sb sth.
因此,詞匯掌握的好壞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量和用法兩個方面。教師應努力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記憶單詞,提高準確運用詞匯的能力。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學生還得進行實際操練,尤其是主觀題的訓練。訓練可分階段進行。初級階段可根據(jù)所學詞匯和語法做句型操練,通過組句、模仿等形式使他們掌握詞匯、詞性、詞形及語法規(guī)則的應用,這對于提高高考試題中的閱讀填空和閱讀簡答的得分率是必要的訓練。第二階段進行短文訓練,要求學生注意用詞的準確性、過渡詞的運用、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等,也可以讓學生就課文內(nèi)容進行改寫、仿寫、縮寫等;總之,增強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就會很有成就感的使英語復習漸入佳境。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重復和循環(huán)。高三英語復習其實就是反芻過程。反芻是比喻性概括:指大量吞進,再吐出細嚼慢咽,如牛吃草。所以它是反復并循環(huán)加深的學習技巧。從外語教學理論看,語言作為代碼儲存于人腦之后,必須經(jīng)過組合、編碼,才能轉化為傳達信息的言語。這樣的組合、編碼就是反芻。第一輪和第二輪的總復習是一種有層次,不單調(diào)的反復學習。我們提倡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有計劃,科學系統(tǒng)地進行高三英語教學工作,有效的實現(xiàn)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胡春洞,包天仁.中國當代著名英語教學法流派[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2] 胡開杰.外語教學改革與實踐[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3] 張正東.外語教學法研究系列,外語教學技巧新論[M].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