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
摘 要:本文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意義、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普遍問題,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及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企業 內部控制 對策 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162-01
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制定與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意義
為了促進企業依法合規經營,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確保企業健康、有效、可持續發展,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與監督的管理。
一是,加強和規范企業內部控制的需要。一般而言,各類存續企業大都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是需要根據內控規范要求,對原有制度進行修改、完善和提升;對于新建企業,更需要依據內控規范,構建企業內控制度和管控流程。
二是,有利于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時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實現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與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是內控體系的核心內容特別是在我國應對金融危機與經濟模式轉變的情況下,內控規范化對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與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三是,有利于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市場經濟主體和宏觀經濟的細胞。
2 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普遍問題
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當前有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夠重視。內部控制不健全,還沒有滲透到各個業務領域和各個操作環節,沒有覆蓋所有的部門和人員,是企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而照成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極為嚴重。
2.1 監督機制不完善
會計工作的日常控制主要依靠日常監督,內部會計監督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對企業經濟活動展開監督工作,但是,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經常干預會計工作的落實,導致會計人員只能按照管理人員的意圖開展工作,致使會計監督工作無法得到全面落實。
2.2 內部審計力度較弱,輕視了內部審計與財務內部審核的作用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控制度中不可缺少的構成環節。實際上,大部分企業均沒有設置相應的內部審計部門,即便是設置了相應的部門,相關領導也沒有予以重視,導致沒有充分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還有部分企業沒有設置設置財務會計審核崗位,或者是存在著審核工作不規范的情況。并且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時候,因為領導的干預、制度的不完善、部門的缺失等原因,導致無法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3 領導缺乏認識,法律意識不強
部分主管企業財務的領導,存在著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不當行為;部分業務經辦人員以及財務人員,利用內控制度的漏洞,進行大量收受賄賂,甚至挪用、貪污公款等,出現了很多違法行為。這些問題的產生大部分原因就是企業領導缺乏認識,并且企業領導與員工的法律意識淡薄,進而出現了各種問題,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4 防范風險意識不高,內部壓力較小
因為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企業經營風險也在逐漸加大,但是,從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而言,其還是缺乏一定要的風險防范意識,企業管理人員也缺少經營風險概念,進而也就沒有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管理制度,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不高。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出現影響了企業信譽度,導致企業經營能力不斷下降,同時也消減了企業綜合競爭力。所以,企業一定要勇于迎接新形勢的機遇與挑戰,促進自身發展,建立與完善企業內控制度。
2.5 缺乏規范的會計基礎工作,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不嚴格
因為主客觀的因素,部分企業沒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設立賬本、原始憑證的審核也不夠嚴格、成本核算不準確、記賬憑證不及時、財會報告虛假、沒有及時處理盈虧等,均會影響會計工作的展開。如果一些隱患得不到及時的處理,當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3 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
在企業內部的控制和管理過程中,難免會由于管理者的意識淡薄或者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等原因導致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內部控制制度不能發揮其應當發揮的作用和效果,從而阻礙企業的發展。
(1)加強內部審計。(2)接受外部審計師或獨立審計師服務。(3)小規模企業要充分利用復式記賬的會計系統,同時加大管理層監管。(4)制定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和懲罰規定。責任追究制度是企業內控制度貫徹執行的根本保證。(5)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6)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制度監督意識。
4 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加強內部控制意識,使員工理解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保障,同時也是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的有效武器。
4.1 職務分離控制
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一般包括: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業務經辦與稽核檢查等,只有明確機構和崗位的職責權限,使不相容崗位和職務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
4.2 統控制
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對內部能夠向管理層提供經營管理的諸多信息。對外可以向投資者,債權人等提供經營投資決策信息。
4.3 批控制
授權審批是指企業在辦理經紀業務時,必須經過規定程序的授權批準。企業必須建立授權批準體系,明確授權批準的范圍;授權批準的層次;授權批準的程序;授權批準的責任。
4.4 護控制
財產保護控制內容主要有:(1)財產記錄及實物保管。針對企業重要文件資料而言,一定要進行及時的備份,避免出現意外而損失相關資料,在計算機處理情況下尤為重要。(2)定期盤點及賬實核對。其主要指的就是對實物資產進行定期的盤點,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并且將盤點結果和會計記錄進行對比,如果存在著不相同的情況,也就說明出現了資產盤盈或者盤虧的現象,一定要找出原因,明確責任,完善管理制度,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5 預算控制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越來越顯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不變的有效途徑,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風險行為防范能力,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翟利艷.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J].會計之友,2006(4).
[2] 魏秀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和完善[J].現代審計與經濟,2006(5).
[3] 鐘子亮.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探索[J].財經論叢,2001(2).
[4] 朱恩榮.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1(1).
[5] 隋玲.企業內部控制[J].中國網通,20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