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聰彥 林梅
摘 要:癌性疼痛在生理和心理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通過對腫瘤晚期患者疼痛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護理對策。
關鍵詞:腫瘤患者 晚期 疼痛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224-01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腫瘤晚期患者中約70%伴有疼痛,其中近30%~50%的患者在其確診時就已經出現了疼痛癥狀。目前在臨床上,疼痛已是造成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第一位不良影響因素。它會影響患者的生理功能,消弱機體的抗病能力,加快腫瘤的生長速度,持續未能緩解的癌痛會明顯縮短患者的生存時間[1]。故本文在查閱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晚期腫瘤患者疼痛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現闡述如下。
1 影響因素
1.1 影響癌痛的心理因素
有研究認為疼痛感受傷害的知覺是由感覺神經的活動與心理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所決定的,雖然感覺神經的活動在疼痛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心理過程能有力地影響疼痛的表現[2]。主要有:(1)恐懼絕望患者被確診為癌癥后痛苦絕望,生物節律紊亂,心情憂郁,從而引起疼痛。(2)護士及家屬的消極應對相關調查顯示,在護理過程中,消極、祈禱、被動的疼痛護理對策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積極、勇敢、主動的護理對策與疼痛程度呈負相關。(3)對疼痛的注意力 有研究顯示,癌癥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越集中,則感覺到的疼痛感受越明顯。(4)過分擔心成癮性目前仍有大部分患者過分擔心藥物的成癮性而拒絕服藥或減量服藥。其實,大量文獻表明,阿片類藥物在規范使用的情況下,癌痛患者出現成癮的現象極為罕見,發生率小于1%[3]。
1.2 治療和操作帶來的疼痛
由于在醫療過程中,操作技術不熟練或不注意,如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化療藥物外滲引起的周圍組織損傷、水腫等都能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1.3 患者的認識和表述不充分
由于疼痛的主觀屬性,許多醫務人員認為患者疼痛就會報告,因此疼痛主動評估在大多數醫院還沒有成為工作常規,只有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鎮痛時,護士才被動處理。有研究表明,護士經常低估了疼痛的強度[4]。另有調查顯示[5],患者盡量忍住不讓醫護人員知道的患者占22.94%,主動向醫護人員訴說的患者占12.65%,希望醫護人員時時問我疼痛情況的患者占11.94%,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疼痛的控制。
1.4 醫務人員的評估不足
臨床醫護人員往往忽視了病人的感覺,而是以自己的主觀判斷力或靠病人的生理指證和動作行為做為評估標準,常常低估了患者的疼痛。另外,選擇不適合的評估方法時也會影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影響疼痛的控制。
1.5 院外隨訪體系不完善
目前我國針對晚期癌痛患者的院外隨訪制度還不完善,所以很多癌癥患者在家中進行治療和護理時,常常在疼痛治療初見成效階段尤其對疼痛控制非常滿意時盲目減量或自行停藥,從而影響了疼痛的控制。
2 護理對策
2.1 對癌痛患者的心理護理
(1)恐懼心理的宣泄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并給予安慰和鼓勵,讓其將悲傷、恐懼的心情宣泄出來,有利于疼痛的控制。(2)爭取家屬配合穩定家屬的心理狀態,讓家屬更多的關心、幫助和支持癌癥患者,由家庭成員提供照護,可增強患者的自尊和被愛的感覺,起到互相協調、共同面對疾病的作用[6]。(3)轉移注意力可以讓患者看電影、電視,聽音樂,跳舞等,從而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分散其對自身疾病的關注度,把注意力從疾病及治療的情境中分散開,可使其緊張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7~8]。(4)解除顧慮告訴患者只要按時按量規范用藥,不會引起藥物的成癮性,解除其擔憂。
2.2 醫務人員的操作方面
護士應加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規范程度,培養自己的責任心,以護理好患者為己任。必須熟練掌握三階梯止痛方案的基本原則和麻醉止痛理論知識,掌握藥物止痛的實施原則[9],堅持能口服的盡量口服,根據患者個體差異、疼痛程度由輕到重選擇止痛藥物,并且有規律的按時給予患者止痛藥物,以維持有效血藥濃度。患者用藥后,注意觀察用藥的效果及毒副作用并及時做好記錄。
2.3 合理準確地評估疼痛
醫務人員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其疼痛治療的重要性,并幫助患者學會正確運用適宜的疼痛評估方法評估疼痛,并鼓勵其主動報告疼痛感受。美國McmilLan設計的疼痛估計表設計合格,實用性強,即0分為無痛;1分為有疼痛感,但不嚴重;2分為輕微疼痛,患者不舒服;3分為疼痛,患者痛苦;4分為疼痛較劇烈,有恐懼感;5分為劇痛;它通過問答形式由患者做出具體描述,內容包括疼痛程度、部位、性質、發作情況及伴隨癥狀等[5]。在用藥前護士必須根據患者個體疼痛作出準確判斷,采取相應措施,減輕患者的痛苦。
2.4 出院后隨訪體系的延續
癌痛患者出院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醫護人員的囑咐逐漸淡忘,服藥依從性的逐漸降低導致了癌痛控制效果不佳。依從性是指患者的行為(如服藥)與醫囑的一致性,是影響療效的重要因素,醫務人員通過隨訪及時了解掌握患者服藥情況分析依從性低的原因,如:缺乏鎮痛藥知識、缺乏用藥監督、因不良反應不愿繼續用藥等,正確開展隨訪指導,提高癌痛控制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獻
[1] 魏見芳,戚曉霞,劉玉.外科惡性腫瘤患者癌痛的護理[J].中外醫療,2010(7):125.
[2] W illiam s D A,Thorn B E.A n em piricalassessm entofpain beliefs[J].Pain,2009,36(3):251.
[3] 朱麗霞,高鳳莉.疼痛控制的狀況及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226-228.
[4] 吳玉方.癌癥疼痛的觀察與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6).
[5] 李丹,劉堃.腫瘤患者疼痛控制不佳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學工程,2011,19(6):157.
[6] 張蘇海.放療期間宮頸癌病人生存質量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B):111.
[7] 季彩芳.認知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認識障礙影響的研究[J].家庭護士,2008,6(1):198-199.
[8] 趙春艷.認知行為干預減輕冠心病病人焦慮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09,7(1A):33.
[9] 余修華,鄭紅梅.晚期腫瘤患者的疼痛護理[J].中國臨床護理,2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