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杰
摘 要: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工作,但總體上看,中等職業教育仍然是當前教育工作的薄弱環節。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教育教學工作來講,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必須要改革現有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174-01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講授法,這種教學方式顯然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現在提倡并且被接受的是“項目教學法”。下面就“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建筑識圖》這門課程中的具體運用談一談體會。
1 布置項目任務
“項目教學法”具有的特點:把整個學習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工程或事件,設計出一個個項目教學方案,按行動設計教學思路,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這里的能力已不僅是知識能力或者是專業能力,而是涵蓋了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以及與人協作和進行項目動作的社會能力等幾個方面。
那第一步就是布置項目任務。項目任務的制定我認為應該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來設定,有人主張這項該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這一步驟由學生參與顯然不合適,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不具備組合提煉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需要時間來培訓完成的,短時間是不可能形成的,讓學生參與,費時費力,我們也沒有那么多的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布置任務要依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來設定,任務中應含蓋主要的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并且要根據學生的學情、能力,來設定任務的難易程度,如果任務布置過難,學生一看就產生了畏懼心理,或很難完成,沒有成就感,就很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忘,這就與“項目教學法”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項目任務的制定對教學效果來說是關健,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綜合能力的考驗。如在《建筑平面圖》這一章節學習中,我給學生布置了繪制所在班級教室平面圖的任務。這個任務對學生來說,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天天所處在這個環境,之前也學習過了投影知識,門窗及墻的投影因為有實物可以觀察所以很好完成,什么指北針、比例、剖切符號,這些也容易理解,難的是對定位軸線的理解,那通過畫圖,讓學生自主學習建筑平面圖的圖示內容和表示方法,最終達到具有識讀建筑平面圖的能力。
2 制定計劃
任務的完成可以是獨立式的,也可是分組合作的,那么在這節中既有合作也有獨立,首先把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5個人,各組學生的能力要均衡,每小組由學生選出小組長,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小組人員共同合作,但成果則是每個人各自上交一份,這樣防止有人混水摸魚,放任懶散。
要完成任務,首先就得制定計劃,要求各小組上交一份詳細的計劃書,教師可以提供一份樣本,講明一些基本編寫原則及注意事項,需要的知識鏈接位置所在書籍中的頁碼,這部分不在課堂上進行,而是以作業的行式布置下去,要求小組討論完成,并要求學生在每次的小組共同完成的步驟中都要給自已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表現公正客觀的打分,以此來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團結合作的能力。任務書中要求寫明每一步作什么,每個學生充當什么角色。學生制定計劃的整體思路是先測量然后繪制,繪制的過程是邊學習教材邊繪制研究,大方向沒有問題。
3 實施
按下來就是任務的實施了,也是“項目教學法”的關健環節。整個實施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而且是以行動為導向,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團隊協作精神。實施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幾個小組共同研究,或是詢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學生興趣很高,積極的按計劃中自已的角色配合其他小組成員來完成任務,可以說比按傳統的講授法效果要好很多,同學們也非常喜歡這種方式,雖然各人的能力不同,但多數學生能按要求完成并上交任務書,但我也看到,仍然有少數學生坐在原位,呆呆的看著,上前詢問為什么不加入團隊,他說沒興趣。老師的設想再好,不能完全實施,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悲哀,必竟無論哪一種教學方式都是師生共同配合完成,我想教育改革不能是階段性的,而是整體教育改革,應該從幼兒時期就開始,不能說已經接受了十多年的填鴨式的教育,很多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不能升入高中而不得不接受中等教育的時候,才開始想辦法改革教育模式,才開始想怎么讓他對學習有興趣。積發學生學習興趣,應該從最初的源頭開始才是硬道理。
在實施過程中學生雖是主體,但老師也不是旁觀者,而是學生的指導者,管理者,幫助者。教師應該根據任務書指導學生按步完成任務,并觀察學生完成的情況質量,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形成,職業行為的規范及習慣的養成,并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解答,對產生的困難予以解決,能使項目順利的完成,而不能只是流于形式。所以教師的作用是關健的。拿我們這個項目來說,有一步就是測量,測量各構件在平面中的位置尺寸,有的學生就很認真細心,尺子拉得平直,讀數精確,有的學生則漫不經心,尺子斜斜的就開始讀數,數據記錄的也讓人看不懂具體是哪個位置的,這時教師就應該提醒學生應注意操作規程,如何減少誤差,形成嚴肅認真的職業習慣。
4 成果展示
每個小組推薦一個代表性作品,通過投影儀展示給大家,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在展示的同時,教師指出作品的優點供大家學習和借鑒,對出現的問題和錯誤,進行答疑和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滲透。
5 評價
包括:自評、互評、教師評價。
自評是對自已在組內的表現有一個自我評價,其目的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與進取作用,鼓勵學生成功展示自我。互評是組內成員通過各人承擔任務的主次、完成任務情況、與他人協作情況等所作的一個綜合評價,既能考查學生能否公平公正處理問題,又能使學生通過他人的評價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思和評價,從而發現自己的進步和不足,這對引導學生成為自律學習者是極有好處的。
教師的點評總結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節,學生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各樣問題,教師在點評中要指出問題所在以及解決的方法,對各組方式方法進行綜合評定,引導學生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學生各種能力得到提高,在點評的過程中注意應使用激勵性語言,無論學生的成果如何,都要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肯定,給予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的濃厚趣,所以在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老師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學生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性,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肯定的同時指出不足和改進的方面,這樣學生很容易接受,同時也達到教育目的。
項目教學法的具體運用應該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哪一種方式方法,只要能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目的,就是適用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