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海亮
摘 要:在動物營養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動物實驗方法就是飼養實驗,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如若在實際實驗的過程中沒有合理的設計和正確的分析方法,那么就會造成實驗結果出現偏差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動物飼養實驗中的一些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提出幾點關于動物飼養實驗的個人見解。
關鍵詞:飼養實驗 實驗設計 實驗結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S865.1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238-01
1 動物飼養實驗的設計
進行飼養實驗,首先要對實驗進行初步的規劃,也就是實驗設計,實驗設計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實驗結果的精準度、實驗經費以及是否能夠準確圓滿的完成實驗項目。
1.1 實驗所需動物的選擇
在選擇實驗動物的時候,應當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品種。從具體的方面來說,選擇實驗的動物品種應當是實驗所在地常見的主體品種,這類動物具有數量龐大、分布范圍廣、極易推廣銷售的優勢。實驗所選擇的動物要從品種、體重、月齡、性別以及生產方向進行綜合考慮,只有這幾方面的數值相同或是趨于相同才能降低實驗誤差,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度和可信度。從簡單的方面來說,也就是需要實驗動物的品種在個體間具備一致性,或者是差異不明顯。
1.2 實驗單元的設置
所謂的實驗單元主要是指能夠采用不同種處理方法的最小材料單元,因此,實驗單元也可以稱之為重復。各實驗單元之間應當遵循“互不干擾,相互獨立”的原則,也就是說,每一個實驗單元最終觀測到的指標是能夠進行獨立觀測的,相互之間沒有關聯的。在進行實驗單元的設置時,應當結合實驗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以少數的動物獲得準確的實驗結果。對于我們常見的大家畜牛和馬等動物來說,每一頭動物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實驗單元,但是在實驗過程中應當對其進行單圈或者是拴系飼養;如果實驗動物選擇的是群飼的羊、豬和其他家禽則要將一個圈看作一個單元,每一個圈內可以有一只或者是數只動物,但是并不能將群飼的每一頭動物設置為一個實驗單元。
2 實驗方法的選擇
2.1 估算實驗中所需動物的數量
2.1.1 估算遵循的原則
在進行實驗中動物數量的估算工作時,應當以簡明扼要,準確科學的說明問題為實驗目標,避免實驗中動物數量過多或者是過少而引起不必要的浪費或者是致使實驗失敗等問題。
2.2 單因子處理的公式估算方法
實驗的過程中如果是按照完全隨機取樣的方式進行估算工作的,應當采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n=2t0.05×S2/(X1-X2);如若在實驗的過程中是采用配對取樣的方式進行估算,則應當使用這一公式進行動物數量的估算:n=t0.052×S2/(X1-X2)2。在上述兩種公式中,S為標準差;X1-X2為平均差。
2.3 關于實驗中采用的方法
在進行動物飼養實驗的時候,通常情況下需要實驗人員對動物的準備工作、分組所采用的方式、動物的基本情況、檢測項目和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計算公式等一系列內容進行明確的交代。實驗中的對照組、實驗組以及實驗各組之間的飼養內容和各項條件必須遵照“唯一差異”的原則執行,也就是說在實驗中,只有實驗的水平和因素可以不同之外,其余的各項條件應當保持高度一致,或者是趨于一致,這些條件包括實驗動物的基本信息、管理條件、飼喂方式等。也因此在實驗的過程中應當采取隨機的方式進行分組,這樣才能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偏差。在選擇項目測試的測定方法時,應當盡量采用常見的、標準的和大家一致公認的方法,這樣才能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如若實驗人員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測定則要對測定方法進行相關的科學論證,以增加實驗結果的說服力。
2.4 確定實驗周期的長短
一般情況下,預試期的時間應當控制在14~15天左右。而正試期的長短則需要根據實驗的目的、實驗所用動物的生長發育階段和生產階段來進行調整。比如說蛋雞的生長期要根據周齡來劃分,一般劃分為:0~6周齡、7~20周齡、21~72周齡這三個時期,我們可以將蛋雞的這三個階段分別稱之為雛雞、青年雞和成雞。在成雞階段又以產蛋期劃分為產蛋前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后期這三個階段,這三個時間段分別為21~24周齡、25~42周齡、43~72周齡。所以,倘若我們想要測定成雞的產蛋量,則要將實驗期控制在21~72周齡之內,不能采用憑空推斷實驗周期的方法來測定產蛋量。
3 實驗因素和測定指標的選取
3.1 實驗因素的選取
實驗因素的選取與實驗規模、實驗條件、實驗設施、實驗目的等息息相關。實驗因素可以分為單因素實驗和雙因素實驗,在單因素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所選擇因素的制約,因而不能選擇出因素的最佳組合形式;而在雙因素的實驗過程中,由于選擇了兩個因素進行組合判定,因此可以很快的測定出兩者的最優組合形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因素越多越好,由于組合數會隨著因素的增多而大幅增加,因此,倘若實驗中選取的因素過多,則會增加實驗的難度。所以,在進行實驗因素的選取工作時應當借鑒已有的理論基礎或者是自己已有的一些經驗方法來進行。
3.2 測定指標的選取
在進行測定指標的選取工作時,應當綜合考慮測定條件的制約性、測定的針對性以及靈敏性,要保證所選取的測定指標能夠客觀真實的說明實驗因子在實驗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實驗人員都會選擇易于測定的生產性能指標來完成指標的測定工作,比如說飼料的轉化率、日增重等。針對一些生理生化指標的選取必需全面考慮到指標和實驗因子之間的利害關系。要緊緊圍繞實驗目的來進行指標的選取工作。在進行測定指標的選取工作時應當以能夠清楚說明問題且極具針對性的原則為準,切記不得選擇過多的測定指標。除此之外,實驗人員應當盡量量化測定的指標,這樣才能便于后續直觀的進行對照。
4 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
實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取得科學準確的結果,它不僅是對該項實驗的高度概括,而且也是實驗水平的真實寫照,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如此,所取得的實驗結果還可以為后人提供研究的參考資料。影響實驗結果準確度的因素除了合理有序的實驗設計之外,也會受到實驗結果分析統計方法的影響。實驗結果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合理有效,與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息息相關,如若采用正確恰當的分析方法,則會大大提高實驗研究的參考價值。目前,實驗人員普遍采用方差分析法和t檢驗法進行實驗結果的分析工作。如若實驗分組在3組及以上則需要利用方差法進行分析,而實驗分組只有2組的情況下,則以t檢驗法進行分析即可。
5 結語
在動物營養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實驗結果最可靠的動物實驗方法就是動物飼養實驗,但是由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而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進行動物飼養實驗的時候應當緊緊圍繞實驗目的,采取科學的實驗方法、分析方法和測定方法來進行。
參考文獻
[1] 王繼華,崔國強.動物飼養實驗應考慮參試動物間血緣關系[J].飼料工業,2010(15).
[2] 張德友,蔣成金,謝君慶,等.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應用及存在問題[J].吉林農業,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