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世椿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地進步,逐步的應用在社會之中,機械類的產品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機械類的產品質量好壞關系著國民經濟發展中的許多行業。這就要求在機械類的產品在制作中,從設備、生產工序等諸多方面上來進行管理和控制,使質量達到完美的要求,形成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以避免機械類的產品在供需方面出現的經濟利益的糾紛。
關鍵詞:機械類產品 制造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P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a)-0078-01
隨著市場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逐步加快,機械類產品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發展與變革,并逐步融入到社會生產的各個行業之中去了。使用的范圍廣泛,同時需求量大,所以不少機械類產品都實行的是大批量的車間生產,這樣對機械產品的質量管理上加大了難度,因此,只有更好的做好對于質量控制的措施,才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目前,做到優質、高效、低消耗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用高的產品質量和低消耗的成本來滿足于現狀。
1 機械類產品制造的質量的定義
機械類產品制造的內涵就是幾何方面質量與材料方面的質量。
什么是幾何質量,幾何質量就是機械制造加工后外層表面和周圍環境之間的界面的幾何誤差。而這種誤差主要分為平面平整度和平面的粗糙程度,一般情況下是由制造過程中加工系統所引起的[1]。
材料方面的質量,是指機械制造加工后,零件一定深度表面層的物理學性能的質量與基體相比較發生了變化[1]。表面層的制造中的硬化,主要是制造中的塑性變形,使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長了等等現象,使表面的金屬硬度增加,硬化的程度加深。表面層的金屬組織發生了變化,機械產品在制造過程中由于需要加熱切割等手段,是表面的金屬組織發生變化或是出現分解的現象等,導致了本身的屬性發生變化。制造中的參殘余,由于制造中的切割或是加熱等作用力相互進行,使金屬表面的晶格發生變形,從而導致了表面層出現了不平整的現象,造成表面的殘余力。
2 機械類產品制造的質量對于產品的使用性能的影響
耐磨性的影響,制造中較為粗糙的表面相結合時候,實際基礎地面的面積較小,接觸的力較大,很容易引起磨損;同樣,如果粗糙的程度較小時,容易使結合的表面金屬分子發生粘結,破壞潤滑油層,從而造成了產品之間的磨損更加的劇烈。因此,對于耐磨性,一定要控制在產品的工作負荷范圍之內。指制中,產品的硬化程度如果過大的話,反而會使耐磨性能降低。
產品疲勞的程度影響,加工的表面粗糙程度的紋路方向對疲勞的強度也有較大的影響,硬化的程度可以適當的提高對于疲勞的使用程度,過大的加大硬化的程度反而會降低疲勞程度。因此,制造中正確的把握殘余力對疲勞程度的影響,加工制造產品的同時,實行滾壓加工,逐步的減少粗糙的值、強化表面層,從而使產品在使用時不易出現裂紋,更好的提高抗疲勞強度。
腐蝕性的影響,表面相對較粗糙的產品,腐蝕性物質更加容易滲透到表面的不平處,從而加大了腐蝕的程度。增強在制造過程中對產品的殘余壓力,有效的阻止了裂紋的擴展,從而在根本上提高產品的抗腐蝕性能。
3 機械類產品的制造的質量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
機械列產品的質量影響因素,主要分為產品加工系統的誤差和產品制造的誤差。產品制造的系統誤差是產品在未制造前本身所具有的某些誤差,在制造中受到力、熱、磨損等原因的影響,在制造系統中使原有的精度遭到破壞產生的因素。制造中,由于原始誤差所產生的影響,使制造中的工具與工件之間的幾何關系遭到損壞,引起的制造誤差值。當原始的誤差值與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時候,原始誤差的加制造加工產品的精確度影響最大。因此,影響制造精度最大的方向也就是誤差的敏感方向,這樣更加便于對制造中的原始誤差進行分析,減少對產品制造中影響程度。工藝系統對于原始誤差對于制造精度的影響。(1)加工制造的原理誤差;(2)調整的誤差;(3)機床誤差;(4)工具的誤差;(5)量具的誤差和測量之間的誤差;(6)裝夾誤差和夾具之間的誤差。[1]
制造過程中的精度控制。減小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制造精度的影響措施:(1)合理的設計產品的結構,再設計產品時,逐步的減少在鏈接時的數目面,設計正確的硬度匹配。設計產品時,應該選擇合適的結構與截面;(2)采用輔助支撐的形式,機械產品在加工時采用合理的中心架等方式,提高硬度;(3)加大對于連接面之間的接觸剛度,提高對于機械產品部件的表面結合的質量;(4)采用合理的裝夾的制造方式,提高剛度的硬化性能。控制對工藝系統受熱變形的措施:(1)減少熱量的產生和傳入,再制造中正確的選用工具和砂輪休整,避免制造中產生過多的熱量,使制造系統發熱對制造精度的影響得以控制;(2)加強散熱的能力,采用高效的散熱方法,有效的控制系統的熱變形壓力;(3)產品設計時,采用對稱的熱結構,減小工藝受熱變形對制造精度的影響;(4)采用合理的機械零件的結構模式作為制造裝配的基礎;(5)適當的控制關于制造時的溫度,精密制造應該選擇恒溫下進行。裂紋的控制措施:(1)制造中選擇正確的砂輪;(2)合理的選用磨削用量保持產品制造中的生產效率;(3)改善冷卻的條件。制造中誤差的預防技術:(1)轉移原始誤差;(2)控制制造中的溫度情況,可以通過采取空心結構、淋浴等方法保持恒溫。
4 結語
機械制造中質量是決定產品好壞的標準,任何一種機械產品都用該要求做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做到高效率、低消耗的目標。機械產品堅持以加工制造的質量作為研究的對象,對其特性、工藝制造為基礎,逐步的運用這些規律來控制制造,從而達到提高產品使用性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胡仕新,吳波.設計與制造中的質量問題[J].機械與電子,1999(1).
[2] 廖永平.機械工業企業質量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
[3] 郭登明,劉明堯,江山.提高機械類畢業設計質量的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理工卷),2004(9):104-106.
[4] 于為民.本科機械類專業設計指導的探索與實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5(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