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德
摘 要: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建設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對林木的需求得到的極大的增加,而為了能有效的滿足市場的需要,這就必須加強營林生產的管理。但在管理的過程中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林木的生長質量以及林木的成活率,提高林木的產量。此外,還要促使營林的產量適應市場的需求,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林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本文中,對如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有效措施進行了分析,從而提高造林的質量,降低營林的生產成本,促進我國林業行業的健康、持續的發展。
關鍵詞:營林生產 管理措施 問題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c)-0224-01
在林業局出臺了造林的任務后,各地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林業建設,但是這些企業進行建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任務結束后得到林業局下撥的資金,而不是為了植樹造林,只考慮了經濟效益而沒有重視生態效益。所以在造林的過程中,林業建設者就不會去關注林木的生長量以及成活率,而且傳統的干預方法對林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這些問題都阻礙者營林生出的儲蓄發展,所以就必須加強對營林生產的管理力度,促進營林生產的健康、快速發展。
1 目前我國營林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我國的營林生產管理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林木種植的種類單一、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換成熟樹種以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水平低下,此外在苗圃的管理方面以及樹苗的培育沒有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無法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而且造林的數量以及質量也出現了極大的差距。在造林的過程中,營林生產的成本投入過高,且在進行樹種的選擇中也存在著結構比例極度不平衡,此外,在選用優質樹苗以及幼苗的培育、種植以及推廣方面的認識存在較大的誤區。而且在營林的生產過程中,經營管理模式上也存在諸多問題[1],且林業企業在林業的生產中依舊是采用傳統的粗放型的經營管理模式,沒有向集約型的經營管理模式轉變。而且在造林的過程中,一些企業知識進行短期的生產,并沒有進行合理的營林管理,從而導致營林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導致營林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2 如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
2.1 加強對幼苗種植基地建設的力度
開展營林生產工作最關鍵的就是選擇優質的樹種進行培育。林業生產企業要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僅要擴大種植基地的規模,還要繼續培育多種與當地生產環境相適應的品種,在營林的建設中,要提高母樹林在營林生產中的比例,同時也要對母樹林的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在過程中加強對營林的培育管理力度,要做到及時的更換母樹林中的老化林木,要增加符合生產條件的中齡樹種以及相近的樹種,并且要對一些珍貴的母樹林進行一定的培育與發展。所以要加快對母樹林的結構調整,使母樹林充分發揮應發揮的作用,而且對母樹林的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可以大大的提高林木的產量,在此的基礎上建立一種平衡的生產系統,促進林業的更快發展。
2.2 激活苗圃的運營機制
在對營林生產活動進行管理時,森林應盡量選擇適合的承包以及私人經營的模式,加快苗圃的市場化經營的進程,而且在苗圃的經營過程中要采用多種經營機制,避免單一的經營機制給生產帶來不利的影響,同時要引進競爭機制,促使苗圃朝著更加靈活的經營方式轉變。在林業的生產經營中,可以給工作人員制定相應的獎勵及懲罰措施,而對于林木的定價是一定要按照林木的等級優劣,確保在林木的選擇時保證苗木的質量,此外,可以把苗圃當場市場,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育苗盒造林的成本,更加完善苗圃的競爭機制。林木企業只有在充分滿足了本企業的林木需求量之后才能為苗圃尋找更多的客戶,這樣可以有效的擴大林木的銷售市場,還可以通過對外承包緩解種植基地閑置的情況[2],對于閑置的苗圃,我們可以種植經濟作物、種植花卉以及綠化苗圃的措施來增加收入,從而促進林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2.3 加強對更新造林的管理力度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營林生產方面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多,而且在更新造林方面也采取了許多有效的措施,這樣極大的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與生長量,目前保證株數的最主要措施還是采用傳統的增加種植數來提高存活率,但這種方法的成本過高,且造成了苗木的大規模浪費,同時還加大了林木培育與造林的工作量。而要想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成本,就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林木資源,同時在進行種植時要選擇適合種植的地區,保證林木的存活率,同時偽劣減少重復作業對林木造成的浪費,應做到對澤伐林采取更新或者人工培育。
2.4 以市場為主導,培育更多優良的樹種
對于優良樹種的培育要做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的培育優質高價的林木以及短期生長的林木,同時在苗木的培育上,要規劃好銷售渠道,從提高林木的質量來提高林木企業的經濟效益,從根本上提高林木的產量以及質量。而且現在隨著林業加工也的深入發展,林業生產加工已經經過了由傳統的實木利用、單板型人造板的制造以及非單板型人造板三個階段的轉變,這三個階段的逐層替近使我國的林業生產朝著越來越完善的方向發展,所以在林木的生產中,一定要明確市場對林木需求的變化,同時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適當措施對林業的生產進行調整,從而做到林木的生產順應市場的需求,更加的擴大銷售渠道,從而促進林業的更快發展。
2.5 加強對集約型生產的管理
林業生產企業要想提高林業的產量,有效的保證林木在已有的基礎上有更高的生產量就必須在林木生產的過程中做到切實根據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的施肥以及進行定期培育保護,從而保證在增加對林木生產的同時也能取得相應的經濟效益。而且在對林木的培育保護中,要依照農民一樣從種植到砍伐的過程中都要林木的生長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保護,對林木進行保護對林木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3],如果保護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導致林木的生長量以及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證。且通過長期的實踐證明,進行長期經營管理的措施是保證林木快速生長的極為有效的方法。而且在對林木的管理中,從樹種的選擇到林木成熟砍伐,要做到以市場為主導,把林木的生長質量作為生產的首要目標,同時要將營林生產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部分,遵循可持續發展觀,全面提高營林生產的質量與效益,大大的提高營林的生產力,在保護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增加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
3 討論
在當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林木的發展在經濟發展中也具有著極大的作用,要合理的進行營林生產的管理,確保林木的生產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閑置的基地進行重新規劃,從多個方面增加林業生產的收入,達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重效益,促進林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長清.淺析加強我國營林生產管理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7).
[2] 馬景財.關于如何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2(12).
[3] 劉波,郭景瑞.對抓好營林生產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J].林業勘查設計,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