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紅山++林凡偉
摘 要:本文介紹了按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及電力行業《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DL5022-2012)等的規定,如何準確地判別電廠中各種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及抗震設防標準。
關鍵詞:建筑物 重要性分類 抗震設防標準
中圖分類號:TM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123-02
自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下文簡稱“新抗規”)頒布實施以來,雖然“新抗規”與《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DL5022-2012)(下文簡稱“新土規”)及《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DL50260-2013)(下文簡稱“新電抗規”)中建筑設防標準是一致的,但由于二者對建筑物重要性分類名稱不太一致和清晰,因此對設防標準不易準確判斷,如將建筑設防標準定高了,會造成工程造價提高,若將建筑設防標準定低了,則會導致建筑物的不安全甚至破壞,因此,如何準確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特別是火力發電廠中各類建(構)筑物繁多,對于準確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顯得更為重要和突出。
1 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
為了準確地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必須首先搞清“新抗規”和“新土規”中對建筑重要性的分類。
“新抗規”將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共四個抗震設防類別;而“新電抗規”將火力發電廠按單機容量和規劃容量將電廠分為重要電力設施和一般電力設施,各電力設防中的建筑物分為乙類、丙類、丁類,詳見表1。
表1進一步突出了設防類別劃分中側重于使用功能的災害后果的區分,并更強調體現對人員安全的保障。
2 火力發電廠中各種建(構)筑物的重要性分類
“新電抗規”中將電力設施分為重要電力設施和一般電力設施,為了更加清晰地說明火電廠中建筑(構)物在“新土規”中的類別與“新抗規”中類別的對應,現將火電廠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如下,詳見表2。
規模很小的乙類工業建筑,當采用了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體系時,允許按標準設防類設防。
3 建筑抗震設防標準的劃分
所謂抗震設防標準是一種衡量對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綜合尺度,既取決于地震強弱的不同,又取決于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建筑物按重要性分類明確后,就可準確地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
建筑抗震設防就是對建筑物進行抗震設計,它包括地震作用計算、抗震承載力計算和采用抗震措施。抗震設防標準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在一般情況下采用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地震動參數或與“新抗規”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對應的烈度值,對按有關規定做過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工程場地,應按批準的抗震設防設計地震動參數或相應的烈度進行抗震設防。現將各類建筑類別的設防標準分類如下,詳表3。
4 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1)由于同樣或相近的建筑,建于Ⅲ、Ⅳ場地時震害比Ⅰ、Ⅱ類場地震害嚴重,所以規范要求提高抗震構造措施,但不提高抗震措施中的其它要求,更不不涉及對地震作用計算的調整。當建筑場地類別為Ⅲ、Ⅳ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 g和0.30 g,同時又屬于是甲、乙類建筑物時,應考慮特殊的雙重調整,宜綜合確定調整幅度,建議7度(0.15 g)按7.5+1=8.5度,即比8度更高的抗震構造措施;對8度(0.30 g)胺8.5+1=9.5度,即比9度更高的抗震構造措施。
(2)火力發電廠的生產建筑中,其最高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建筑,沒有甲級建筑,所以表3中未列入。
(3)重要電力設施中的電氣設施可按抗震設防烈度提高1度設防,但不超過9度。
參考文獻
[1]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2] DL5 022-2012.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S].
[3] GB50223-2008.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S].
[4] DL50260-2013.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S].endprint
摘 要:本文介紹了按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及電力行業《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DL5022-2012)等的規定,如何準確地判別電廠中各種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及抗震設防標準。
關鍵詞:建筑物 重要性分類 抗震設防標準
中圖分類號:TM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123-02
自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下文簡稱“新抗規”)頒布實施以來,雖然“新抗規”與《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DL5022-2012)(下文簡稱“新土規”)及《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DL50260-2013)(下文簡稱“新電抗規”)中建筑設防標準是一致的,但由于二者對建筑物重要性分類名稱不太一致和清晰,因此對設防標準不易準確判斷,如將建筑設防標準定高了,會造成工程造價提高,若將建筑設防標準定低了,則會導致建筑物的不安全甚至破壞,因此,如何準確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特別是火力發電廠中各類建(構)筑物繁多,對于準確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顯得更為重要和突出。
1 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
為了準確地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必須首先搞清“新抗規”和“新土規”中對建筑重要性的分類。
“新抗規”將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共四個抗震設防類別;而“新電抗規”將火力發電廠按單機容量和規劃容量將電廠分為重要電力設施和一般電力設施,各電力設防中的建筑物分為乙類、丙類、丁類,詳見表1。
表1進一步突出了設防類別劃分中側重于使用功能的災害后果的區分,并更強調體現對人員安全的保障。
2 火力發電廠中各種建(構)筑物的重要性分類
“新電抗規”中將電力設施分為重要電力設施和一般電力設施,為了更加清晰地說明火電廠中建筑(構)物在“新土規”中的類別與“新抗規”中類別的對應,現將火電廠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如下,詳見表2。
規模很小的乙類工業建筑,當采用了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體系時,允許按標準設防類設防。
3 建筑抗震設防標準的劃分
所謂抗震設防標準是一種衡量對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綜合尺度,既取決于地震強弱的不同,又取決于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建筑物按重要性分類明確后,就可準確地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
建筑抗震設防就是對建筑物進行抗震設計,它包括地震作用計算、抗震承載力計算和采用抗震措施。抗震設防標準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在一般情況下采用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地震動參數或與“新抗規”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對應的烈度值,對按有關規定做過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工程場地,應按批準的抗震設防設計地震動參數或相應的烈度進行抗震設防。現將各類建筑類別的設防標準分類如下,詳表3。
4 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1)由于同樣或相近的建筑,建于Ⅲ、Ⅳ場地時震害比Ⅰ、Ⅱ類場地震害嚴重,所以規范要求提高抗震構造措施,但不提高抗震措施中的其它要求,更不不涉及對地震作用計算的調整。當建筑場地類別為Ⅲ、Ⅳ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 g和0.30 g,同時又屬于是甲、乙類建筑物時,應考慮特殊的雙重調整,宜綜合確定調整幅度,建議7度(0.15 g)按7.5+1=8.5度,即比8度更高的抗震構造措施;對8度(0.30 g)胺8.5+1=9.5度,即比9度更高的抗震構造措施。
(2)火力發電廠的生產建筑中,其最高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建筑,沒有甲級建筑,所以表3中未列入。
(3)重要電力設施中的電氣設施可按抗震設防烈度提高1度設防,但不超過9度。
參考文獻
[1]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2] DL5 022-2012.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S].
[3] GB50223-2008.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S].
[4] DL50260-2013.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S].endprint
摘 要:本文介紹了按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及電力行業《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DL5022-2012)等的規定,如何準確地判別電廠中各種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及抗震設防標準。
關鍵詞:建筑物 重要性分類 抗震設防標準
中圖分類號:TM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6(a)-0123-02
自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下文簡稱“新抗規”)頒布實施以來,雖然“新抗規”與《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DL5022-2012)(下文簡稱“新土規”)及《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DL50260-2013)(下文簡稱“新電抗規”)中建筑設防標準是一致的,但由于二者對建筑物重要性分類名稱不太一致和清晰,因此對設防標準不易準確判斷,如將建筑設防標準定高了,會造成工程造價提高,若將建筑設防標準定低了,則會導致建筑物的不安全甚至破壞,因此,如何準確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特別是火力發電廠中各類建(構)筑物繁多,對于準確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顯得更為重要和突出。
1 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
為了準確地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必須首先搞清“新抗規”和“新土規”中對建筑重要性的分類。
“新抗規”將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共四個抗震設防類別;而“新電抗規”將火力發電廠按單機容量和規劃容量將電廠分為重要電力設施和一般電力設施,各電力設防中的建筑物分為乙類、丙類、丁類,詳見表1。
表1進一步突出了設防類別劃分中側重于使用功能的災害后果的區分,并更強調體現對人員安全的保障。
2 火力發電廠中各種建(構)筑物的重要性分類
“新電抗規”中將電力設施分為重要電力設施和一般電力設施,為了更加清晰地說明火電廠中建筑(構)物在“新土規”中的類別與“新抗規”中類別的對應,現將火電廠建(構)筑物重要性分類如下,詳見表2。
規模很小的乙類工業建筑,當采用了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體系時,允許按標準設防類設防。
3 建筑抗震設防標準的劃分
所謂抗震設防標準是一種衡量對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綜合尺度,既取決于地震強弱的不同,又取決于使用功能重要性的不同。建筑物按重要性分類明確后,就可準確地判別建筑抗震設防標準。
建筑抗震設防就是對建筑物進行抗震設計,它包括地震作用計算、抗震承載力計算和采用抗震措施。抗震設防標準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在一般情況下采用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地震動參數或與“新抗規”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對應的烈度值,對按有關規定做過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工程場地,應按批準的抗震設防設計地震動參數或相應的烈度進行抗震設防。現將各類建筑類別的設防標準分類如下,詳表3。
4 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1)由于同樣或相近的建筑,建于Ⅲ、Ⅳ場地時震害比Ⅰ、Ⅱ類場地震害嚴重,所以規范要求提高抗震構造措施,但不提高抗震措施中的其它要求,更不不涉及對地震作用計算的調整。當建筑場地類別為Ⅲ、Ⅳ類,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 g和0.30 g,同時又屬于是甲、乙類建筑物時,應考慮特殊的雙重調整,宜綜合確定調整幅度,建議7度(0.15 g)按7.5+1=8.5度,即比8度更高的抗震構造措施;對8度(0.30 g)胺8.5+1=9.5度,即比9度更高的抗震構造措施。
(2)火力發電廠的生產建筑中,其最高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建筑,沒有甲級建筑,所以表3中未列入。
(3)重要電力設施中的電氣設施可按抗震設防烈度提高1度設防,但不超過9度。
參考文獻
[1]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2] DL5 022-2012.火力發電廠土建設計技術規程[S].
[3] GB50223-2008.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S].
[4] DL50260-2013.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