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 要:知識產權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構建對于企業的發展及生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構建和完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具體措施,以期促進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新發展。
關鍵詞:現代企業 知識產權管理 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134-01
知識產權管理能力現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加入WTO后,現代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發生了根本的變革,很多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其所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總體而言我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還存在諸多不盡完善之處,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意識體系、保護體系、開發與運作知識產權的經驗技術、管理能力等還較為薄弱。因此,知識經濟時代,企業應加強對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視度,大力構建和完善現代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1 現代企業構建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
知識產權是指法律賦予知識產品的所有人對其具有創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一種專有權利。在現代企業中,知識產權工作涉及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以及保護等各個層面。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是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特性和功能,從法律、經濟和科技的角度,對企業知識產權的開發、保護、運營而進行的有計劃的組織、協調、謀劃和利用的活動。企業構建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是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需要,企業是知識產權創造、應用和實施的主體,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優化將大大推進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有效實現。其次,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有效實施,有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知識資源的價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全面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再次,是應對經濟全球化的迫切需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很多跨國公司將專利大戰的目標對準我國,使我國企業屢受損失。因此,現代企業應構建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 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意識淡薄,管理體系不健全
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比較晚,目前大多數企業主要重視對有形資產的使用和管理,而忽視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要性,對知識產權管理意識比較弱,不重視專利申請和技術秘密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不足,知識產權基礎工作十分薄弱,沒有建立健全的管理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未能形成規范化、制度化與全方位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且缺乏管理與運作的人才。
2.2 缺乏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我國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都偏低,行業仿制率高,欠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企業發揮知識產權的功效不高。據調查發現國內大中型企業平均專利擁有量不足百件,且大多是科技含量較低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涉及現代高新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偏少。
2.3 對知識產權信息利用不夠,缺乏相應激勵機制
專利情報的合理利用可大大縮短研發時間,節省研發經費。但目前我國企業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不能充分利用這些專利文獻,導致重復研究。雖然大多數企業已建立了知識產權方面的激勵機制,但科技獎勵制度較為單一,科技人員的績效考核與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未掛鉤,獎勵報酬與知識產權的創造及收益也未掛鉤,不利于激發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2.4 知識產權管理缺少有利的外部環境
目前,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缺少有利的外部環境,其主要表現在:(1)知識產權立法不夠完善,如法律規定的賠償額較低,禁令、臨時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強,專利審批期限過長等。(2)知識產權司法機關執法不力。法院與仲裁機構在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處理中無法達到及時正確的裁斷。(3)行政執法力度不夠。行政機關對嚴重侵權而致犯罪的行為,缺乏防止措施和指控的權限。(4)市場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泛濫,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力度不夠。知識產權中介代理市場不完善,中介機構難以發揮其職能。
3 構建現代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具體措施
3.1 提高企業知識產權意識
企業要依據自身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開展有針對性、多層次的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增強企業員工知識產權意識,將知識產權管理貫穿在企業技術創新的全過程。同時完善知識產權管理的組織機構和人員設置,設立負責知識產權管理事務的專門部門,健全覆蓋企業研發、生產、管理、銷售各環節的企業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促進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另外企業應加大對知識產權管理的投入,配備高素質的復合型管理人員,加強知識產權風險管理、知識產權資產管理及知識產權運營管理。
3.2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強化自主知識產權研發
企業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將企業技術中心作為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核心,積極開發能夠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與前瞻性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技術,“產學研”聯合,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開發人員素質,并積極推進專利技術的產業化,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3 建立有效的企業知識產權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
完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是企業知識產權創新的不竭動力,企業應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考核機制,通過對知識產權方面的投入、知識產權的數量、質量及實施利用情況明確員工的業績,合理分配知識產權利益,對技術核心員工實行持股計劃。同時,建立公平合理、有效運行的激勵機制,采取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法,充分調動企業員工參與專利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 有效開展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工作
企業要建立并不斷加強對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收集和利用,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利用機制,建立網絡化的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系統。首先,通過局域網,加強各個企業各部門的信息交流和溝通,針對企業所在的行業領域建立知識產權專用數據庫,收集和利用知識產權信息,對專利信息進行二次開發,并加強知識產權檢索和檢驗,以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5 善用外部資源,協同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
政府在推動知識產權保護上應發揮更大作用,完善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建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快速反映機制,依法公正高效調處知識產權糾紛。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依法追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制度規范,引導知識產權中介機構的建設,加速專利信息網絡的建設。
總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不斷凸顯,然而目前我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工作力度、能力和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企業應從運營管理的視角重視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消極的防御和保護”變為“積極的管理和利用”,切實提高知識產權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全面促進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實施。
參考文獻
[1] 李穎.高科技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8(9):98-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