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
摘 要:本文通過學校排球隊員的訓練與教學過程中,針對隊員的排球意識訓練、技術訓練、身體訓練等方面進行闡述,同時結合一種練習方法—— 條件練習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我們認為,結合高校排球隊員的特點,給予長期、系統的訓練,才能訓練出符合排球運動需求的隊員。
關鍵詞:學校排球訓練 排球教學 排球意識訓練
中圖分類號:G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166-02
排球、足球、籃球是當今世界三大球類比賽,其中排球運動的普及性不僅是我國較為普及的運動項目,在國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水平的排球比賽也是許多人們所喜愛的項目。高校作為專業、高等人才的培養基地,承擔著培養符合排球運動特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隊員的任務。本文通過在學校對排球隊員的訓練及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探討提高學校排球隊員訓練發展的道路。
1 學校排球運動訓練中對隊員的排球意識的訓練
意識是指人對客觀事物存在的反映,排球意識是指排球隊員對排球運動內在規律性的意識反映,通過對比賽的客觀反映,支配其運動行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排球意識包括技術意識和戰術意識兩方面。技術意識是指隊員在大腦神經活動下,運用排球技術的能力;戰術意識是指隊員在運動實踐中,有效運用及發揮生理機能和技術、戰術的能力,可分為進攻意識、防守意識、保護意識等。
目前學校學生由于訓練年限及時數少,在排球意識方面普遍存在,如:發球意識不強、戰術意識不強、攻守配合意識不強等各種問題,教師應在訓練中給予有意識的培養與提高。提高隊員的排球意識,或者說是提高隊員獲取排球運動信息、利用排球信息的能力,這是需要學生在長期有系統的訓練中加以體會、認知,積累的。而排球教師可通過以下幾點加以培養。
1.1 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
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是培養與提高排球意識的基礎,只有掌握和豐富專業理論知識,熟悉排球運動規律,才能夠使隊員了解排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及戰術特點,了解技術動作的生理結構、戰術心理要求,形成排球意識。
1.2 強調發球的重要性
發球是進攻的開始,也是加強反攻能力的前奏。強調發球的重要性應打破單一的發球方法,訓練多樣性發球方法,提高飄球攻擊性的同時,結合大力發球、跳發球等技術的場上應有和;根據對方不同接球站位及戰術特點,強調發球的攻擊性與準確性、性能與落點的結合。通過以上的訓練,使隊員形成良好的拼發球意識,提高發球的攻擊性。
1.3 戰術意識培養的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性地提高隊員對不同發球性能、落點的適應能力,明確戰術的作用,使其明白,沒有一傳作保證的情況下,采用戰術使其失去基礎;一傳的準確無誤可保證快變戰術的成功運用。采用以賽促練、觀察高水平球隊比賽等方式,對比賽進行分析講解,提高隊員合理運用技術、戰術的能力。
1.4 進攻、攻防轉換意識的訓練
在一定職位分工的前提下,打破主攻與付攻、前排與后排定位的界一,強調主攻與付付、前排與后排的結合,能夠快速變換戰術,一人進攻,多人跑動,創造進攻機會,才能取得勝利;同時,使隊員明確自己的站位,了解本位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攻防意識,針對對手位置,針對性采用是攻還是守的策略,以便準確做出攻防轉換。
2 學校排球運動的技術訓練
當前學校的排球運動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技術訓練,要確立遠大的目標及嚴格的要求。
首先,要教育隊員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在掌握正確技術動作時,尤其是對于初學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知識,改正錯誤動作比掌握新動作要困難得多,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教導隊員從遵循正確標準的技術規范學起,系統性地掌握正確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教導隊員掌握正確的技術,改正錯誤,使隊員迅速掌握技術。同時給予反復地、系統性地訓練,使隊員掌握靈活的技術,提高技術的精確度,減少失誤。其次,要結合學生的技術特點與習慣,給予指導。單有技術而沒有特色的隊員不是好隊員,教師應長時期、有意識地訓練隊員按自己在場上的位置與任務,發揮自己特點的技能。
以培養隊員發展全員技術為中心,使隊員能攻善守,即能做好主要技術動作,還能處理好小球,這樣才能在場上發揮全面的作用。所謂小球,就是除發球、接發球、二傳、扣球、攔網、防守六項基本技術外的入網球的處理等。
3 學校排球運動的身體訓練
身體訓練是為增強隊員體質,增進健康,以適應訓練與比賽的需要而進行的一系列訓練。排球運動要求隊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身體素質,具有良好的協調性、彈跳力、速度、力量、耐力等,以保證在比賽場上的應變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只有大運動量的訓練才能對隊員技術水平加以提高。
排球身體訓練的內容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將身體訓練分為一般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一般身體訓練是在動力學和結構上不同本專項的其他訓練活動,如進行足球、籃球、體操等活動;專項身體訓練是指根據排球自身技術動作特點,輔助扶助器械、徒手模擬動作的訓練。第二種分為力量、速度、靈敏度等的訓練。第三種為彈跳、反應移動、靈活性、耐久力的訓練。
學校對排球隊員的身體訓練應注意結合排球運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訓練內容,選擇訓練方法及手段。人體的各器官及身體素質是協調統一的整體,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因此要全面發展力量、速度、靈敏度等素質,才能使隊員身體素質符合排球運動的發展需要;在長期、系統的訓練過程中,注意機體形態、生化、神經等生理機制的變化,各素質間形成的相互促進、制約的關系,合理安排訓練手段,如在速度訓練之后安排跳躍訓練,采用立定跳遠等強度大、次數少的短跳練習,以提高和改善神經興奮強度;注意訓練方法的多樣性與手段的靈活性,長期從事一種訓練會使隊員產生枯燥,興趣低,同時單一的訓練手段不利于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可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手法,加入競爭性、游戲性、獎勵性等方式,刺激隊員的訓練欲望,提高訓練興趣;還應注意素質的發展及鞏固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身體訓練是一個長期、系統性的訓練,必須加以堅持,訓練計劃、安排應周密,長期的積累才能達到身體的統一、協調發展。endprint
4 一種練習法在排球教學中的應用
本節重點討論條件練習法在學校排球教學中的應用。所謂條件練習法是指變化限制、影響運動競賽的客觀條件,如:比賽方法、比賽場地、器材等,而進行的訓練方法,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在于使隊員在客觀條件下進行大量教學訓練,一方面針對性地提高技術、戰術水平,能夠提高對易變條件的適應能力,同時也可提高隊員訓練的興趣。
4.1 變化比賽規則
排球比賽是在嚴格的比賽規則的控制下進行的,通過對變化相關規則,克服隊員的某些薄弱環節,以達到提高某項技術的能力,如:針對隊員發球時緊張、未等站穩就發球等問題,在比賽中變化規則,允許每人可發兩次球,這種訓練方式根據隊員訓練水平及訓練重點,有目的性地、合理地變化規則,提高隊員技術水平。
4.2 變化場地、器械
變化場地上線的位置,針對不同水平的隊員可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初學發球、后排扣球時,可前移端線、三米線,將難度降低,先行近網訓練,待技術熟練時再開始進行標準位置訓練,使隊員慢慢提高技術水平。通過適當擴大場地面積練習防守力,移動能力的提高,縮小場地面積限制扣球的落點,提高扣球難度、準確度等。
4.3 變化周圍環境
周圍環境與其他條件不同,它的變化性最大,也是運動員所控制不了的,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有意制造一些特殊的周圍環境,如比賽時周圍觀眾的吶喊聲,裁判員的水平及哨聲,不同燈光的亮度,場地溫度等影響因素,提高隊員的適應能力,可在隊員訓練時,給予不同質量的球進行訓練,邀請不同水平的裁判,邀請專業觀察等方式,加大訓練的干擾。
條件練習法是體育教師經常采用的,是針對隊員的某些薄弱項或當前訓練重點內容,給予的加強性訓練方式,以便使隊員能夠逐步提高技術、戰術水平。當然,條件練習法有利也有弊,它變化了訓練的難度,突出訓練重點,能夠在客觀上加強隊員的技術與戰術水平,但也可能出存在干擾隊員的時空觀念,產生相反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在訓練隊員的時候應給予注意。
5 結語
總之,高等學校作為培養專業、高等人才的基地,在排球隊員的訓練與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結合排球運動的特點,結合教育、比賽等目標,針對隊員的排球意識、技術訓練、身體訓練等,制定有系統性的、長期的訓練方案,使隊員能夠全面、迅速且熟練地掌握排球運動的技術與戰術,適應比賽等要求。
參考文獻
[1] 曾堅毅.基于排球運動本質的教學理念和策略[J].高校論壇,2012(6):80-81.
[2] 陳美琴.排球簡化方案對提高學生排球運動技術的教學實驗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3):120-121.
[3] 陳先忠.高校排球教學方法討論[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1(17):143-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