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力++李冰++張娜
摘 要:本文結合臺達電子集團對電子類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情況,探討了基于CDIO理念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思路。教學過程以產品與系統的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為主線,學生參與系統從構思到實現的全過程的鍛煉,為以后從事相關項目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CDIO 臺達電子班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4(b)-0181-01
臺達電子集團與哈爾濱華德學院開展了校企合作,采用了“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哈爾濱華德學院“臺達電子班”,實現學校和企業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
1 CDIO教育模式
CDIO是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首的全球幾十所著名大學倡導的現代工程教育框架,即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的縮寫。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促使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注重培養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
1.1 CDIO教學大綱
在“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上,CDIO改革提出了三個總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第一,深入地掌握技術基礎知識;第二,領導新產品、過程或系統的開發與運行;第三,理解研究與技術發展對社會的重要性與戰略影響。即CDIO模式要培養具有更好的技術基礎知識、能領導創新開發和運行并且具有社會和歷史責任感的工程師。
在提出目標的基礎上,CDIO模式的創新貢獻是通過工程師工作的分析,把工程師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分解整理成為CDIO教學大綱。CDIO教學大綱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技術知識和推理;第二,個人能力;第三,人際團隊能力;第四,在企業和社會背景下,系統的構思、設計、實現及運作。
1.2 CDIO標準
在“如何培養人”的方面,CDIO采用了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并通過CDIO的12條標準指引工程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法。CDIO的12條標準如下:背景環境、學習目標、一體化課程體系、工程導論、設計-實現經驗、工程實踐場所、綜合性學習經驗、主動學習、教師能力的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學生考核和專業評估。
2 利益相關者調查
通過與企業人力資源部、技術工程中心和生產廠技術主管的積極溝通,了解了企業對“臺達電子班”畢業生的能力需求主要包括職業道德、團隊精神、專業外語、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單片機技術、PLC技術和電源技術等。通過與已畢業“臺達電子班”校友溝通,了解了“臺達電子班”畢業生分配到了PLC、UPS、變頻器等生產廠從事管理、制造、測試、質檢等崗位工作。通過對在校學生介紹中達電子的企業文化和“臺達電子班”的運營理念,結合學生反饋意見了解在校學生的基本情況。
通過利益相關者調查來明確“臺達電子班”的畢業生應掌握怎樣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激發了在校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確了教學計劃和教學實施的目標。
3 CDIO一體化課程大綱
“臺達電子班”的課程大綱主要體現在大三專業課學習階段,結合企業的需求進行針對性培養,理論課程包括:單片機C語言開發技術、高頻電子線路、電力電子技術、現代電源技術、自動測試技術、臺達PLC技術、臺達變頻器技術、臺達工業控制網絡等。實踐課程包括:電子線路仿真培訓、單片機課程設計、臺達工業控制系統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企業實習等。
一體化課程大綱注重突出工程背景,強調課程之間的知識點銜接,尤其是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真正實現“臺達電子班”學生訓練的能力與企業的需求能夠無縫銜接。
4 CDIO教學實施
在“臺達電子班”教學實施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用企業實際生產案例分析,注重培養學生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過程中,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扮演的角色發生較大改變,要求學生以項目驅動的形式自主設計和完成任務要求,實現被動接受教育到學生自主創新、設計和實施的轉變。學校和企業合作建設了臺達工業自動化實驗室,為“臺達電子班”學生實踐教學提供了設備保障。“臺達電子班”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題目由學校和企業導師協商研究確定,要求具有完全的開放性和自主實踐性,主要內容包括:項目需求分析、方案論證、工程設計、系統實現和技術文件整理。課程設計由3名學生成立小組共同完成,注重工作分工與團隊合作,組長負責整個項目的過程管理。畢業設計由1名學生獨立完成,重點進行系統設計全生命周期的工程能力訓練。
企業實習環節安排“臺達電子班”學生集中到企業進行培訓和實習。結合企業需求,讓“臺達電子班”學生以實習生的形式參與到企業的具體崗位的學習和了解中,并安排學生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課題。“臺達電子班”學生非常重視企業實習環節,避免了以往企業實習走馬觀花的問題,使學生能更順利地從學校過渡到實際工作崗位。
5 評估與持續改進
結合CDIO教學大綱要求對“臺達電子班”學生進行綜合評估,評選出學習成績優秀、并且在專項技能、實踐創新等方面成績顯著的“臺達電子班”學生,企業為優秀學生提供臺達獎學金。為促進學生的實踐操作以及創新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技能競賽,發揮個人專業技能特長,宣揚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特制定臺達班激勵金。
學校和企業共同合作對“臺達電子班” 教學改革建立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即管理、評估、反饋和持續改進體系。管理、檢查、評估整個培養計劃的實施過程、軟硬件條件和最終的學習效果,形成最終的反饋意見,促進“臺達電子班”培養方案進行持續改進。
6 結語
“臺達電子班”是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的積極探索,基于CDIO理念的教學改革是近幾年的工程教育的研究成果,運用CDIO理念實現“臺達電子班”教學改革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對于華德學院的工科教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亞良,張燁,陳勇,等.基于CDIO的實驗項目開發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
[2] 郭小勤,王鑫,李漓.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實驗教學設備研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6):64-67.
[3] 顧佩華.CDIO在中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4] 顧佩華,沈民奮,陸小華.重新認識工程教育—— 國際CDIO培養模式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