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在連 黃水平
(沈在連:廣州市白云區教育發展中心 廣東廣州510440 黃水平:廣州市白云中學 廣東廣州 510430責任編輯:張海新)
語文教材中的創新教育資源大部分是蘊藏著的,只有開發出來,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利用。高中語文教學由于應試的壓力,語文教師對教材創新教育資源的挖掘不夠重視;有些教師雖有這方面的愿望但缺少創造學、創造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能正確理解創新教育資源的內涵,因而無法挖掘教材中的創新教育資源;有的語文教師只是對個別篇目進行了挖掘,還缺乏系統開發。由于高中語文教師對教材創新教育資源的開發力度不夠,因此,高中語文學科中的創新教育還沒有落到實處。
我們認為,高中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系統地開發語文教材中的創新教育資源,把隱形資源變成教師可以隨時運用的顯性資源。因此,我們把語文教材中的創新教育資源作為研究對象,以創造學、人才學、創造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為指導,研究創新教育資源的內涵、分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對教材的理解,對粵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的創新教育資源進行了系統開發。
創新教育資源,是指用于教育領域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后備勞動者和專門人力的一類教育資源。根據人才學、創造學和創造心理學的研究理論,我們將之分為創新意識和信念教育資源、創新個性教育資源、創新思維教育資源、創新方法教育資源四大類。
1.創新意識和信念教育資源。創新意識教育資源是指能引起人的某種創造動機、創造意向和愿望的一類教育資源。它是人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創新意識主要包括創新敏感、創新意向、創新觀念、創新欲望四個方面。
創新信念教育資源,是指能支持創新的穩固、堅定的認識的教育資源。一般包括如下四方面:樂觀地看待世界,相信世界具有無限可能性,具有超現實的價值觀,相信自己有能力創新。
2.創新個性教育資源。是指對創造力有支持作用的、穩定的、有一定傾向的心理特征總和的一類教育資源。筆者從創新個性的角度,綜合比較外國學者吉爾福特、托蘭斯、克尼洛、泰勒、巴倫、麥克金農、詹森貝蒂和我國學者林崇德、俞國良、孫劼人、陶國富、陳龍安等人的研究成果,選擇如下10個較為重要的基本特征作為創新個性教育資源的主要內涵:①很強的自信心;②強烈的競爭意識;③有危機感;④旺盛的求知欲;⑤獨立性強,反潮流、反權威;⑥強烈的好奇心;⑦有冒險精神;⑧堅持性強,能長期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中,探索問題時無時間觀念;⑨反功利,超現實;⑩有執著的情感。
3.創新思維教育資源。創新思維是指一種新穎而有價值的、非結論的,具有高度機動性和堅持性且能清楚地勾畫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這一類教育資源我們叫做創新思維教育資源。根據思維分類的研究,結合語文學科性質,也考慮到語文教材靜態的特點,我們以思維形式作為創新思維教育資源的主要內涵,包括發散思維、決策思維、求異思維、批判思維、側向思維、因果思維、靈感思維。
4.創新方法教育資源。創新方法是指在進行創新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這一類教育資源我們稱為創新方法教育資源。就語文學科來說,創新方法主要有寫作創新方法,閱讀創新方法,聽知創新方法,說話創新方法。根據寫作學和文章學原理,我們確定了如下幾種主要的創新教育資源:立意、謀篇創新;觀點創新;材料創新;布局、思路創新;開頭、結尾創新;標題創新;表達技巧創新;語言創新;形象創新;情感、境界創新;風格創新;體裁創新等等。
我們根據上面的定義和分類,對粵教版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部分常用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進行了分析,借鑒了 《教師教學用書》和相關對課文理解的資料,將創新教育資源進行了挖掘和系統化。現以 《選修1·唐詩宋詞元曲選讀》為例進行說明 (見表1)。

表1 粵教版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1·唐詩宋詞元曲選讀》)創新教育資源表

序號 篇目 創新教育資源創新意識、信念 創新個性 創新思維 創新方法6邊塞戰爭詩四首建功立業的信心為報國立功,寧可戰死沙場,曲筆寫法7自居易詩四首新樂府詩革新的意向興趣:反映現實,批判社會。新樂府詩的風格8杜牧詩三首側向思維:通過描寫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來表達丈夫對家人的思念。①批判思維:揭露“雙簧”戲。②形象思維:花非花,霧非霧。①求異思維:對項羽的不同的評價。②批判思維:批判唐玄宗荒淫誤國。9 李商隱詩三首興趣:李商隱從小對文學的愛好批判思維:漢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虛實結合的手法10 酬贈詩四首側向思維:“只是夢見別人,就是沒夢見朋友”來表達思念。11 詠物詩四首堅守節操:節婦拒絕男人誘惑。托物寓情12 詠史詩三首對盛唐社會衰敗的敏感度:金銅仙人被移走托古諷今13 柳永詞二首信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興趣:柳永以畢生精力作詞,擴大了詞境形象思維:形象生動的描寫。情景交融14 蘇軾詞二首人生遇到挫折仍保持樂觀豁達。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形象思維 詞的集大成者15 李清照詞二首消沉情緒對后期詞風的影響形象思維16 辛棄疾詞三首隱居不忘愛國愛國情懷對豪壯詞風的影響形象思維17 愛國詞四首愛國情懷對作者的詞風的影響形象思維 虛實結合18登臨詞二首對時局的敏感度:現在是北伐好時機。對比19言情詞三首20關漢卿散曲二首形象思維:言情的形象化。“銅豌豆”的個性: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雙關:簾秀21 22 23馬致遠散曲二首我能:馬致遠戰文場,曲狀元張可久散曲二首山水風光散曲二首詠史諷今,嘆世情懷思維的深度:對現實人生的深刻思考。諷刺世人見錢眼開。通俗又高雅形象思維:寫瀑布比喻奇妙。24譏時詠史散曲二首批判思維:社會是非顛倒。嬉笑怒罵,直言不諱。
盡管教材中的創新教學資源的很豐富,但多數不是顯性的。因此,教師應以這些資源為索引,按照教學的要求對教材進行挖掘。另外,創新教學資源多數是不成系統的,是隨機地分布課文里。因此,面對發掘出來的教學資源,還得進行系統的選擇安排。教師要盡量讓創新教學目標系統、全面、平衡,避免教學的隨意性,避免對同一類別的創新素質進行重復性的培養,以便全面、均衡地達成創新教學目標,使教學更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各要素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系統教學是所有知識體系構建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集中一個時間段,系統性地進行教育是必需的,它比分散的隨意性教學效果要好得多。顯性的、有意識的系統性的教學活動,能提高學生創新教育方面的意識,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因此,對于創新教育,最好是在不影響語文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像基礎學科課程一樣,能有一個集中階段性的、系統性的教學時間。
但是,在系統性地集中教學之后的更多的時間里,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和教學資源系統性的分散,顯性的、有意識的教學活動逐漸減少,潛移默化地影響的教育可逐漸增多。在某些重要的創新教育目標點上,至多也就重復加強一兩次;次要的,就課堂上點到為止,甚至根本就不用提;多數還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來實現比較合適。只要學生掌握了文章的內容,文章中有感染力的創新教育方面的內容,就自然而然地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學生,從而達到創新教育的目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應該會比系統集中教學所起作用的時間會長得多。因此,整個高中教學階段,階段性的系統性集中教學之后,更多的應該是長期化的潛移默化的滲透教育。
要進行創新教育,首先得有一個有利于創新教育的基礎、氛圍。比如:輕松的、民主的課堂氛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這些是所有基礎學科創新教育的共同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
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語文與其它學科相比,既有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有與其它學科重復培養的創新教育項目。比如,在信念意志、情感個性、形象思維、發散思維、批判思維等方面,這些是語文學科的優勢項目;而在其它學科里,它們卻是薄弱項目或者是所缺乏的項目。我們在使用、選擇創新教育資源時,就應該把這些方面當作語文學科的創新教育的重點來使用、發揮,著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素質。再如,在邏輯性思維、科學創新的方法方面,就不如數學、物理等科學學科。若其它學科的有相應方面的訓練,建議避免重復其它學科的培養與教育項目,或者至少不把它們當作重點目標來培養。
①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
②俞國良.創造力心理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