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日本共產黨生存狀態的轉變看其兩次反對《美日安保條約》的影響

2014-11-10 13:43:58薛丹夏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5期

薛丹夏

[摘 要]對于二戰后美國單獨對日媾和運動,不僅國際有不同看法,日本國內亦有反對呼聲。日本共產黨作為日本左翼政黨的代表在1951年簽約及1960年修約中所作出的反映是不可忽視的,但因兩次活動日共生存狀態不同,所作出的反抗亦有強弱本質變化。本文即想通過對已有材料的分析日共的不同生存條件,說明其在先前的活動中作用微弱,而在后來的反抗修約運動中作用遠勝于前。

[關鍵詞]日本共產黨;美日安保條約;生存狀態

關于日本共產黨方面的研究,在學界已有多篇著述,對于日本共產黨史的發展也做出了有益的討論。限于語言問題,很多日本材料無法獲取,這里只能就國內學者涉及此方面的研究略作總結。國內學者單獨陳列并詳述日共在戰后至六十年代內所為活動的文章比較少,多數重在研究整個歷史時期內日本共產黨思想與實踐的基本途徑(1);有學者將視野放在諸如冷戰后等時期內觀察日共的外交,并指出外交上的成功并不能改變日共在政壇上的地位(2);還有一些學者就55年體制后日共政策做出探討,試圖說明日共的理論政策和實踐路線變得更適應于日本社會,但其自身發展仍面臨許多威脅(3);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另有學者就日共幾次黨綱的調整來研究黨派發展的路徑,并就日共發展脈絡進行梳理,用來證明日本走上 “日本式社會主義”道路這一論題(4)。這些研究成果多見于有關學刊及著作。了解途徑有限,但可以觀察出這些研究多針對一黨一派在某一個長時段背景之內所作出活動由此得出一個較為宏觀的結論,此文試圖調整觀察點,試圖從二戰后關于美日安保條約簽訂的兩次反抗運動來探索日共所作出的成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關于戰敗國的處理,遵循波茨坦會議關于對日方針,實行美軍代表盟國占領日本的決議,同時盟軍總司令發出“廢除對政治的、市民的以及宗教的自由的限制”的備忘錄,命令日本釋放包括共產黨員在內的所有政治犯,德田球一、志賀義雄等人(府中監獄)于10月10日,宮本顯治(網走監獄)于10月9日,袴田里見(宮城監獄)于10月19日相繼出獄。以這些人為中心,立即開始了日本共產黨的公開活動(5),這些人作為戰中一直被壓抑的共產黨人領袖,在出獄后對于恢復共產黨組織與勢力積極活動,包括10月20日發行《赤旗報》復刊第一期;10月建立由德田球一、宮本顯治、黒木重德、金天海、袴田里見、志賀義雄、神山茂夫組成委員會,進行黨的重建工作;在東京都涉谷區千馱谷建立黨總部(6),召開黨的四大通過章程,選出中央委員會和總書記(德田球一)并發表文章等一系列事務。這時的共產黨,實行在日本帝國主義失敗和盟國軍隊占領的新的條件下,要求廢除天皇制,追究戰犯,徹底實行民主改革的路線(7),主張廢除天皇制和確立以議會為中心的民主共和制(8),并就此提出綱領,次年政府也提出了與此精神想吻合的新憲法草案。46年1月,野坂參三也從延安回國,等到五大召開時,黨員就已增至七倍,黨員人數也已增至原先五倍之多。

1945年11月,日本社會黨成立,同時組成的還有日本進步黨和日本自由黨。1946年四月十日,眾議院根據新選舉法舉行第二十二屆大選。自由黨一百四十一席,進步黨九十四席,社會黨九十三席,協同黨十四席,共產黨五席(9)。這是共產黨第一次公開進入議會;在1947年的參議院選舉和第二十三屆眾議院選舉中,共產黨占四席(10),此后的大選中,共產黨依舊占據一定議席,在1949年一月進行的眾議院大選中,達到三十五席之多(11),取得這樣逐年積累的成就是顯而易見的。但同時美國對日的媾和運動,也伴隨一系列對日活動和對于要求全面媾和的遏制措施而進行。1951年初,杜勒斯訪日會談媾和計劃并發表演說,隨后日本也積極籌辦媾和團體,8月組成媾和會議全權代表團,9月4日在舊金山召開媾和會議,8日簽訂《舊金山和約》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舊金山體制形成,1952年4月28日,條約生效。

50年代是日本國內政局激烈變化的一個階段,日本共產黨作為反對單獨媾和及《日美安保條約》的左翼政黨,也加入了國內的反抗行列。這里著重分析日共在此反抗斗爭中的條件及其影響。

從日本共產黨自身來看,存在著內部矛盾激化和分裂問題。日共的領導人德田球一獨斷專行,被認為是“粗暴而缺乏節制”并“使黨內民主得不到保證”(12);文化領域,西澤隆二也和宮本顯治等人發生了關于“宗派主義”的斗爭,這樣就使黨內潛伏著分裂的危險而不能很好施行統一原則。蘇聯干涉日共內政的處理更加劇了這種分化,在第十八次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和第十九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后,志賀義雄和德田球一為首的兩派活動加劇了這種分裂傾向,而關于戰略戰術問題上把黨員簡單劃分成贊成與不贊成兩派,實際上是把“綱領問題變成了分裂黨的手段”(13),原本的相互爭論更進一步上升成為相互謾罵。1950年,黨中央委員會解體,受到排擠的共產黨員建立全國統一委員會,要求恢復中央委員會的職能但未能兌現。8月末,德田與西澤到達北京并成立北京機關。1951年,德田為中心的黨員召開了“四全協”進一步排斥異己和進行斗爭。10月初,發表解散聲明。日共的分裂同樣從中央擴展到了地方,盡管這期間仍有一些磋商,也基本被證明是失敗的,組織下發起的群眾運動亦缺乏實際成效。

對于日共實際并沒有作用可言的《五一年綱領》在1951年8月上旬由斯大林主持制定,10月發表解散日共的聲明后,又于“第五次全國協會”通過《五一年綱領》和所謂極左冒險主義方針,這種方針強調“唯暴力革命論”,但在日本共產黨的力量分裂并日漸式微的情況下顯然是行不通的,并可能進一步加劇組織內的混亂性。盡管在舊金山會議召開的前后,日共發起一些反抗運動,比如聯合其他民主團體組成的“全面媾和愛國運動協議會”號召了廣泛簽名運動等,但力量總體微弱,并沒有產生大規模性質的反抗和取得實際成效。其本身的宣傳力量和號召威信也受到了削弱,1952年10月第二十五屆眾議院大選,共產黨落選;1953年4月19日十六屆眾議院大選,共產黨僅獲一席;4月24日第三屆參議院選舉,共產黨無人當選(14),而直到1955年7月左右,黨派由于分裂且一部分黨員轉入地下活動(15),除了間或有《赤旗報》等刊物的發行活動,整體情況轉為低迷,有關輯錄日本共產黨資料的書籍對這一時間段的黨派活動也大多缺失。

如果事野轉向國際,會發現此時能予以援助的蘇聯政府所提供的幫助也相當有限。早在1946年,Max W.Bishop在給美國國務卿發回的一份報告中就已提及野坂參三的陳述:“日本共產黨并沒有同蘇聯領導者們的聯系,也沒有從蘇維埃俄國獲得資金和建議”(16)。盡管這樣的語氣有些絕對,但可以從以后駐日本人員發回給美國的若干份報告中看出,美國雖然對于蘇聯實際上也充滿了疑懼并且搖擺不定,它時刻警惕“蘇維埃對于日本政策的計劃意在干擾健康發展的日本傾向于美的極大可能性”,并告誡自己“在蘇聯對于控制日本的競爭中,克林姆林宮大概希望發展利用日本共產黨并聯合其作為‘特洛伊木馬性質的組織”(17),但與此同時,它還是對于蘇聯與日本的關系做出了一些理性分析,從民族情感上,“蘇聯首先要克服日本人由于投降前夕蘇聯背后捅刀而生的怨恨,而同時另一種問題將會由蘇聯遣返領土上的被俘日本軍隊而產生”,并且,“如果蘇聯(計劃)成功,日本共產黨變成一支可堪重視的政治力量,蘇聯出兵占領日本仍然是一項愈加艱難的任務”(18),事實上,在1950年的一份報告中,美國甚至假定了蘇聯在美國撤軍日本后獲取經濟政治利益并通過日本共產黨奪取權力的道路,但是蘇維埃的行動,包括對于日本共產黨遭清洗出來的人員態度等情形均表明,“蘇聯決定在不遠的將來放棄對日殖民,再次參與對日殖民要等到符合它利益的條件真正出現”,同時“蘇聯決定將注意力放在中國和東南亞而非日本”(19)。

蘇聯即使或有間接指導日共的決策路線,也容易看到,它在不了解日本國情與高估日共力量的條件下往往作出錯誤的判斷。1947年9月22~27日,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成立,1947年11月10日,情報局機關報《爭取持久和平,爭取人民民主》創刊號出版。在一些諸如南斯拉夫問題的處理上,共產黨情報局的處理是失職的,在日本共產黨的有關事務上也沒能很好調解。1950年,機關報發表評論文章《關于日本的形勢》,批評了野坂參三等人在占領制度的條件下建立一個人民民主政府理論的“荒謬性”,并指責野坂的“理論”乃是反民主、反社會主義的理論的同時也是一種反愛國主義、反日本的理論(20),評論對錯姑且不去討論,此行為實際上表明共產黨情報局棄日共內部團結于不顧,而采取無理干涉這樣一項行動。人民日報社論此后亦發表社論(21)對共產黨情報局的批評加以強調。1950年1月20日,日本共產黨接受了共產黨情報局的批評,野坂參三也進行了自我反思(22)。情報局的批評實際上已為日后日共黨內的分裂埋下了種子。

同時還要注意到美國對于日共的遏制,并把日本國內黨派政局等要素考慮在內。早在1944年二戰未結束之時,美國就已經觀察到日本共產黨與中國有密切聯系(23),1945年獲悉野坂參三建立解放團(24)并繼續保留觀察意見;美國估計日共建立組織的一些情況,估計戰后日本政黨合法化后民眾對于民主或者共產主義道路的選擇,把日共的宣傳因素同時也考慮在內,注意到了盟軍總部傾向于共產黨的謠言(25)。事實上,美國對于共產主義勢力最為懼怕的還是它的滲透力量,Max W. Bishop在1947年曾就野坂參三的一分起草文件進行分析(26),在1947年另一份報告中,也提到了日本共產黨地下組織的廣泛建立(27),日共的宣傳伴隨蘇聯的反美“擴張”起到了良好配合,這讓美國又起了對于日共的疑心,認為它是蘇聯意識形態的根據地(28)。對此,美國也有相應的心理戰略進行所謂“反宣傳”(29),在PPS28 號文件中,凱南提出要放寬對日本出版物的新聞檢查制度,并建議盟軍最高司令部應鼓勵美國版權的文學作品翻譯后盡快進入日本,建議美國軍方使用在沖繩島的電臺開設對日本的中波和長波日本語廣播節目。同時還要大力加強美國與日本之間學者、教師、文學家、科學家與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30)。1949 年9 月3 日,美國國務院正式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對NSC49 號文件的評論報告,評論報告的第一點就指出國務院和國防部在“要使日本拒絕倒向蘇聯而繼續保持融入西方陣營”這個基本目標是一致的(31)。1950 年初,杜魯門政府的全球心理冷戰計劃也已漸趨成型,2 月17 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秘書詹姆斯·萊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有關美國對外信息宣傳和心理戰略的備忘錄。3 月12日,杜魯門總統批準了由國防部長修改過的報告,并指示相關職能部門在國務卿的協調下付諸實施(32);1950 年9 月21 日,在國家安全委員會NSC68/ 1 號文件中,美國規定了未來5 年(1951 —1955),包括富布賴特學者交換項目在內的總數為7. 55 億美元,共對全球93個國家實施的信息宣傳計劃,文件規定對日本的心理項目計劃由陸軍部負責(33)。1951 年4 月4 日,杜魯門批準成立了國家心理戰略委員會,1951 年4 月4 日,杜魯門批準成立了國家心理戰略委員會(34),1951 年4 月26 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萊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名為“美國對亞洲的目標、政策和行動方針”的政策文件草案,在這份文件中首先提出了要“建立適當的心理戰略項目使未來的日本融入自由世界而遠離共產主義”的行動目標(35)。舊金山和約簽字以后,形勢出現變化,1951年12月20日,國家心理戰略委員會召開第七次會議,中央情報局長沃爾特·史密斯;國防部執行副部長威廉C·福斯特等要員出席了會議,會議就如何繼續引導日本融入西方世界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36)。約翰. M. 艾利遜指出:盡管日本已結束被占領狀態并獲得了主權,但仍無自衛能力,要依靠美國的幫助。但這種幫助會被認為是美國的干涉和侵犯日本主權。這就造成了一個困難的心理問題,需要美國用最大的努力和耐心去引導日本人民(37)。也即說心理戰略展開更加具有必要性。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美國對于日本國內的共產主義力量是嚴格遏制的。而日本共產黨所作出的宣傳努力也會碰到諸如此類的強大阻力。

另一方面,由于注意到盡管日共不太可能在議會選舉方面獲得很大力量,但它仍然會繼續采取一種利用滲透左翼政黨組織激化矛盾的方式來施加影響力,共產黨員將很可能會保持地下組織的方式但會繼續大力發揚他們搞破壞和顛覆的潛能(38)。在非心理宣傳戰方面,美國及日本政府對于共產黨及工人運動也施予打壓手段。日本國內的政治向來復雜,不能否認的是共產黨總體地位是比較被動的。吉田茂對于日共甚至有著如下疑懼心理:“在莫斯科制定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實際上是一個針對日本的軍事聯盟,并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在中國的共產黨政權暗中支持日共以企圖武裝推翻現任政府和機構體制?!保?9)第一屆吉田內閣,對戰后興起的工人運動采取了嚴厲的敵視態度,美國軍隊結束占領之前,也對日本國內工人運動進行直接干預,其中包括“二一大罷工”被迫終止事件。對于日共的鎮壓更是十分嚴厲(40),第三屆吉田內閣成立后,1949年4月,配合美國反共策略實行“社團整頓法”,1951年5月至1952年3月間,政令資訊委員會就經濟法令、勞動法規、行政制度、教育制度和解除公職等問題進行了全面審查,制定了《破壞活動防治法》,欲取締共產黨為首的政黨及工會、民主團體和組織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五一流血事件”,“破防法”也強行推行。從國內政黨角度來看,關于日共戰后路線的(其稱為民主路線)倡議,社會黨保持拒絕態度,在同民主黨和國民協同當聯合組閣后,發表了與共產黨絕交的聲明,后由于對對日和約不能達成一致,分為左右兩派,而右派后來在會議上投了贊成票(41)。

這些材料和分析,似乎證明日本共產黨處于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而這些內外因素將會使日共無暇他顧并削弱日共對于《日美安全條約》的反對呼聲,其間雖也有一些反抗的活動,但注定是微弱且失敗的,更不要談什么威懾性效果。

1960年,《日美安全條約》發生了新的修改。但不同于1951年,這次日本國內出現了更大規模的抗議情形。此次修改《美日安保條約》是岸信介政府一直來的愿望,新條約加強了日美對等性,同時也更強調了日本對美的軍事義務。新的美日安保條約期限定為十年,但到期后再續延,并一再宣布增加島嶼以擴大美日安保的范圍,直至今天的國際關系仍有現實意義。1960年,一月十六日,岸信介為簽訂新安全條約赴美;一月十九日,岸信介和艾森豪威爾發表聯合聲明。這一行為趨勢引來日本國內的不滿,曾先后組織團體活動進行游行抗議。一月十九日工人、學生七百余人,在羽田機場靜坐示威;四月一至七日,為阻止修改安全條約,“阻止修改《日美安全條約》國民會議”第十四次統一行動。四月五日個公會舉行罷工或召開車間大會;四月向國會請愿示威活動開始;五月十九日,十萬人舉行請愿游行示威,警視廳在國會周圍出動了七千名警察;五月二十一日,國民會議的游行示威隊伍(三萬人),包圍了首相官邸和南平召公邸。此次抗議活動與1951年相比,后者重在反對美軍基地,而前者顯然對國內的政治不滿更多一些。更隨著反抗力量的增強以及波及面的擴大,最后演變成一場急切希望岸信介政府下臺的請愿活動。而同時,五月二十三日,岸信介對自民黨的領導干部表示直至批準修改安全為止,既不總辭職,也不解散國會。六月一日,以河野、石橋和三木三派為中心的十七名自民黨議員,決定組織以反主流三排為核心的聯合體,推動促使岸內閣辭職運動。六月七日,曾任首相的東久邇稔彥、片山哲和石橋湛山,勸告岸信介立即辭職。日本經營者團體聯盟的首腦聚會,多數人主張批準安全條約后,岸信介辭職,解散國會。由于岸政府的一意孤行,六月十五日,組織簽訂安全條約第二輪行動開始。四千名學生在國會院內舉行抗議集會,與警察發生沖突。六月十八日,反對新安全條約的三十三萬人舉行示威游行,徹夜包圍國會。最終的結果是,六月十九日午前零時,新安全條約自然成立。六月二十三日,日美雙方互換新安全條約批準書。達成了自民黨副總裁大野向干事長川島提出“岸信介辭職、批準新安全條約前解散眾議院”的收拾政局方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訪日也因反抗運動激烈而被迫延期。(42)

如果從日共50年代中期以后的表現入手,可以發現有利于它反抗的形勢出現了變化(43)。1955年(昭和30年)7月召開了“第六次全國協議會”,這雖然還是在分裂狀態下召開的會議,但決議公開批判了分裂時期出現的極左冒險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方針,并且把克服當前的不統一作為當前最大的緊急任務,同時號召發揚黨內的民主以及集體領導的方針,這樣一來,就使其有了向黨內統一靠攏的趨勢。六全協以后,日共繼續在全國范圍內致力于黨的統一工作,同時清理開除了黨內一些中央委員。以后舉行的第三次,第四次,第八次中央全會上,委托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對五〇年的分裂問題總結了教訓和提出了一些看法;隨后的一些會議中,多數人進行自我批評并查清了日共的真正目標原則。而同一時段,在1958年(昭和33年)7月23日至8月1日,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在東京的中野公會堂和品川公會堂召開,更加明確了日共的統一方針,同時排除了《五一年綱領》的“唯暴力革命”論斷,尋求一種和平的崛起路徑,這就使日共與日本國內其它左翼黨派有了目標和方式上的相同與合作的可能性。

值得一說的是蘇聯。吉田內閣下臺以后,鳩山一郎任日本首相,在其任期對于日蘇邦交的恢復做出了很大努力,盡管因為北方四島的問題還存在許多爭議,但是與蘇聯恢復邦交的談判是有利于日本國際地位的提高的,對于日本共產黨來說也符合其恢復日蘇邦交、日中邦交必要性的觀點,甚至1958年8月2日,這一點在日共發表的聲明中也出現提示;宮本顯治8月31日在東京日本青年館的促進恢復日蘇邦交演講會上的講演中對其進行了重申(44),日共代表團有了一定自由,1959年1-2月間,宮本顯治代表團訪蘇,達成關于千島群島的協議,日本共產黨認為,只有真正地在日本建立起人民民主政府,才是開辟正確解決日本國內外一切問題的道路,只有到那個時候,才有可能在日蘇見牢固的有好與和平的條件下,并在考慮保衛遠東和平的前提下,對南千島問題采取新的態度(45)。而蘇聯自從赫魯曉夫逐步掌權以來,不同于斯大林關注其勝利成果的鞏固,采取較為僵硬的對抗政策,而采取了較有彈性的對外政策,目的是要緩和國際緊張局勢(46),這也就避免了蘇聯對于日共的再次粗暴干涉。

日本國內的政黨政治情況較為復雜,55年,社會黨實現了統一,在五五年體制中與自民黨形成一比二的參選比例,不同于51年條約的簽訂左翼勢單力薄的情況是,這次修約行動引發了社會黨人(分裂出的民社黨除外)普遍的反對,社會黨對于條約態度發生的變化,岸信介曾說“我認為這不光是社會黨的想法,而是中共和蘇聯施加影響的結果。當時,中共和蘇聯都擔心日美關系成為對等關系,從而更加牢固起來,所以反對修改安全條約”(47)可是事實上到后來,一些偏右性質的政黨也注意到了國內局勢的特殊性,自民黨內部也傳出要求岸信介下臺的呼聲,他們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總之,岸政府的一意孤行招致了全國人民的反對。反抗呼聲如此之大,賴肖爾曾分析說“舊條約雖然更不好,但它是美國強加在不自由的日本身上的;而新條約盡管有所改善,卻是已經自由的日本心甘情愿接受的。各種外部因素也激起公眾騷動”(48)。日本國內的大趨勢正好給日共以參與反抗的時機并能夠放大自己的參與作用,雖然社會黨此時還是對共產黨采取一種排斥態度,但它們共同的目標決定了它們在反抗運動中有了不自覺的聯合,1959年3月28日,以社會黨和“總評”為首的134個團體聯合(包括日本共產黨)召開了“阻止修改日美安保條約國民會議”成立大會,通過了“以國民的力量阻止修改安保條約,爭取廢除安保條約”的中心口號?!皣駮h”從1959年4月15日組織第一次統一行動到1960年10月的一年多時間里,共舉行了二十三次包括集會、游行、罷工休假等在內的統一行動(49),此后日共內部的會議也都配合反抗修約運動的進行而召開,游行示威組織市民簽名等活動也屢見不鮮,上文已有所述(50)。

當然,不能忽略的是,美國的心理戰還在繼續著,日共的滲透力量使美國不敢掉以輕心,1960 年6 月11 日,日美修改安保條約前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頒布了經由總統簽署的NSC6008/ 1 號文件,在這份文件中,沒有使用“日本心理戰略項目”的文字,但仍然較溫和和間接地表達了相同的意思:“要鼓勵,而不是去疏遠對日本保守派的支持,要發展一個溫和的、負責的政治反對派,同時采取適當的步驟去減少極左派勞工領導人的影響,鼓勵使工會領導權向溫和派轉移,要對左翼社會黨領導人施加溫和影響……要特別專心致力于消除對美國和美國政府的不友好態度,要特別加強對信息傳媒的領導人、知識分子和教育圈以及工會組織的導向和影響?!保?1) 但自從美軍退出對日本的占領,其直接干預及鎮壓手段被削弱。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在此次修約的反對呼聲中,日共的宣傳和策應有所加強。在艾森豪威爾日后的回憶錄中有這樣的文字敘述:“在日本,共產黨在它的那些迷途的共產黨分子和它手下的極左的社會黨的支持下,起著強大的影響,所以有能力煽起公眾的騷動……共產黨在日本的策略是帶根本性的:他們的宣傳是要在公眾的腦海中把我的訪問與新日美安全條約的即將批準直接聯系起來。這個條約,作為對1952年協定的一種修訂,使美國負有更明確地參與日本防務的義務,并增加了日本作為伙伴參加這一努力的權力?!彼瑫r記述了羽田機場的示威運動,“6月16日晚,在參加于呂恩達舉行的一次儀式上,我得知日本政府終于‘推遲了它對我訪日的邀請。我不免感到失望。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是共產黨的一次勝利?!保?2)此言未必完全恰當,但起碼傳遞了一種信息,即不同于1951年日美安保條約簽訂后所做出的反抗,此次日本共產黨作為反對《美日安保條約》的力量得到了顯著增長。

通過分析日共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生存狀態,縱觀日本共產黨在1951年反抗《美日安保條約》與1960年反抗修改《美日安保條約》所做出的成績,容易得出結論:在先前的反抗條件中,日共自身陷入內部矛盾和四分五裂之中,而以德田球一為首的一派又奉行《五一年綱領》所采取的極端暴力方式進行反抗,蘇聯志不在日共,且由于其在僅有的對日共指揮中僵化呆板,沒能助日共有效團結反而加速其分裂狀態,加上美國在其全球反共的大策略中亦對日共進行強有力遏制,并采取心理戰略進行干擾,而日本國內政黨更是各謀其利,在反對日共一事上站成一排,更為極端的是吉田政府的嚴酷鎮壓,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日共在反對《美日安保條約》的運動中未能發揮其有效作用,無暇他顧因而收效甚微;而在后來的幾年內直到《美日安保條約》的再修改,日共的生存條件已有了明顯變化,具體體現在,黨內六全協和黨七大的召開確立了排除分歧立志統一的方針,蘇聯和日本行政系統地改換也更利于日蘇的交往使國際形勢暫時出現對日共有利的一面,而蘇聯亦改換了僵化領導各國共產黨的方針,日本國內政黨形勢復雜,但在反抗修約一事上出現一致的立場,為國內輿論聲勢的壯大提供了有利條件,日共聯合總評和社會黨反抗修約也成為可能,美國心理戰仍在進行但美軍撤出占領日本削弱了美國直接遏制日共的態勢,在新一輪的反抗中日本共產黨發揮功效,盡管修約的現實并沒有改變,但國內反抗聲勢已儼然一派,并促使岸政府最終下臺,艾森豪威爾延期訪日。

注釋:

(1)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解析日本共產黨的政治變革》,“日本共產黨研究”課題組課題成果。

(2)鐘放:《論日本共產黨的在野黨外交》,《日本學論壇》2007年第1期。

(3)王偉英:《“55年體制”結束后的日本共產黨》,《新視野》2008年第3期。

(4)曹天祿:《新時期日本共產黨對日本式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探索》,《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該作者另有著作《日本共產黨的“日本式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版和2010年版。

(5)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編:《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1922——1982)》,段元培等譯,李永生校,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4頁,以下簡稱《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

(6)《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第763-764頁。

(7)此為日共第五次大會宣言,《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 第108頁。

(8)《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 第107頁。

(9)姜孝若, 宋紹英編:《戰后日本政治經濟大事紀要》,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頁。

(10)《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第 31、32頁。

(11)《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第57頁。

(12)《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第141頁。

(13)《日本共產黨的六十年》,第146頁。

(14)《戰后日本政治經濟大事紀要》,第113頁。

(15)如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的《野坂參三選集(戰后篇)》沒有收錄1950年6月至1956年之間其發表的講話文章,解釋為轉入地下活動。

(1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 The Far East (1946)Japan,p.141.來源于威斯康星大學數字館藏:http://digicoll.library.wisc.edu/cgi-bin/FRUS/FRUS-idx?type=browse&scope=FRUS.FRUS1 以下同。

(17)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 The Far East (1946) Japan ,pp.285-286.

(18)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 The Far East (1946) Japan,p.338.

(19)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1950) Japan,p.1141.

(20)《“爭取持久和平,爭取人民民主”觀察家:關于日本的形勢》,國際關系學院編:《現代國際關系史參考資料(1950-1953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

(21)《“人民日報”社論:日本人民解放道路》,國際關系學院編:《現代國際關系史參考資料(1950-1953年)》。

(22)《日共關于接受情報局批評的聲明》,國際關系學院編:《現代國際關系史參考資料(1950-1953年)》。

(23)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 diplomatic papers, 1944. China (1944)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China; United States Army observer section sent to Communist territory; United States interest and concern regarding Kuomintang-Communist relations and negotiations,p.585.

(24)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 diplomatic papers, 1945. The Far East, China (1945) Sino-Soviet relations,p.931.

(25)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 The Far East (1946) Japan,pp.315-316.

(2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 The Far East (1946) Japan,p.136.

(27)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7. The Far East (1947) Japan,p.226.

(28)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1950),p.1155.

(29)以下涉及心理戰部分主要參考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項目初探(1951 —1960)》,《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5期。

(3)見NSC 13/ 2 、NSC 13/ 3號文件,FRUS 1948 , vol. 6 , pp. 691 - 696.轉引自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初探(1951-1960)》,《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05年第5期。作者并注,這段文字未作任何改動。

(31)見NSC49/ 1號文件,轉引自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初探(1951-1960)》。

(32)見NSC59/ 1號文件,FRUS 1950 vol . IV [ Z] .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81,p305.轉引自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初探(1951-1960)》。

(33)見PD00178號文件,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 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DB/ OL ] . http :/ / nsarchive. chadwyck. com/ 2002 -3/ 2003 - 12.轉引自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初探(1951-1960)》。

(34)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初探》。

(35)見NSC48/ 3號文件 , April 26 , 1951 , PD00139 , DNSA.轉引自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加護初探(1951-1960)》,作者并注,1951 年5 月3 日,在該草案的修改稿中,上述文字未做改動,1957 年5 月17 日杜魯門總統正式批準NSC48/ 5 ,也使用上述文字。

(36)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初探》。

(37)見CK3100103636號文件,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 Gale Group[DB/ OL ] . http :/ / infotrac. galegroup. com/ menu/ 2005 - 3/ 2005-6.轉引自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初探》。

(38)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2-1954. China and Japan (in two parts) (1952-1954) Japan,pp.1697-1698.

(39)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1. Asia and the Pacific (in two parts) (1951) Japan,p.1468.

(40)日本共產黨委員會秘書處編有《控告吉田政府》,伍立譯,北京:北京大眾書店1950。

(41)此段有關政治史的史實論述參考王振鎖、徐萬勝:《日本近現代政治史》第6章《美國對日占領與戰后政治改革》,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并參考《日本共產黨六十年》。

(42)此段中有關史實的材料多系《戰后日本政治經濟大事紀要》條目節略而成,第185-197頁。

(43)此段中史實及引用參考《日本共產黨六十年》,第160-178頁。

(44)《阻撓日蘇談判的反動派的宣傳和我們黨的見解》,宮本顯治:《我們黨斗爭的道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45)《日本共產黨六十年》,第179頁。

(46)李凡:《日蘇關系史(1917-199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2頁。

(47)[日]岸信介、矢次一夫、伊藤隆鼎談:《官場政界六十年——岸信介回憶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第156頁。

(48)[美]埃德溫?奧?賴肖爾:《當代日本人——傳統與變革》,陳文壽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

(49)《日本近現代政治史》,第267頁。

(50)日共有影印資料《日本人民站起來了——反對安全條約斗爭記錄照片集》,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出版部發行。

(51)見NSC6008/ 1號文件,FRUS 1958 - 1960 vol. XV III [ Z] . Washingt on D. C.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 1994, PP338- 349.轉引自于群《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計劃項目計劃項目初探》。

(52)[美]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回憶錄(四)》第十五章《動亂的夏天》,樊迪、靜海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综合| 青青草久久伊人|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另类|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青草视频久久| 亚洲天堂啪啪|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亚洲精品图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色综合天天操|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国产丝袜啪啪| 色天天综合|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天堂久久| 亚洲无码不卡网|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91热爆在线| 欧美色丁香| 国产精品9|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bt欧美bt精品|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亚洲成肉网|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igao国产精品|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免费|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三级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毛片一级在线|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色|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色视频在线|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毛片网|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黄色| 日韩在线影院|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久久熟女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