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芝
[摘 要]本文通過畢節市圖書館地方文獻的現狀,從地方文獻的征集目標、地方文獻的特征及類型、地方文獻征集應遵循的原則和應采取的措施、地方文獻征集的途徑和地方文獻收集的方法、對地方文獻收集工作的設想等方面來闡述如何做好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
[關鍵詞]畢節市;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
地方文獻是一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以及風俗、民情、自然資源等的綜合反映,對了解過去、指導現在和探索未來,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公共圖書館的收藏重點,反映著當地圖書館的館藏特色,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性。畢節市圖書館肩負著保藏和傳承地方文獻等本土文化的使命。由于地方文獻以“非正式出版”的形式發行,給地方文獻的收藏帶來很大困難,為充實豐富館藏地方文獻資料,做好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更好地服務廣大讀者和相關研究人員。因此,公共圖書館必須做好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為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服務。
1.畢節市圖書館地方文獻的現狀
畢節市圖書館是本地的地方文獻收藏、研究中心。早在2005年開始對地方文獻有了初步的收集。由于當時沒有重視,雖然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只收集到500多種,1000多冊地方文獻,仍然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直至2013年新館搬遷,在館領導的重視和關懷下,設立了地方文獻閱覽室,成立地方文獻部,并將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納入了重要的業務工作之列,起草了《關于畢節市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方案》,并安排了專人兼職負責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地方文獻已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而對沒有多大基礎的畢節市圖書館來說,要開發利用地方文獻就必須重視地方文獻的征集。鑒此,筆者就地方文獻的征集談一些膚淺的認識,以期推動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的開展。
2.地方文獻的特征及類型
2.1地方文獻的特征
2.1.1區域性:是記述一個地區在歷史上經歷了自然災害,氣候水文的變化;經歷了人口的遷移增減;經歷了各時代的政治、宗教、戰爭等的影響,從而形成本地區經濟特征、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這些地方特色都是通過地方文獻表現出來,并決定著地方文獻的收藏范圍。
2.1.2資料性:是指地方文獻內容廣泛而豐富,主要有四個方面資料:自然地理資料、生產與經濟資料、歷史與政治資料、文化藝術資料。地方文獻的史料性,決定了它的使用價值。
2.1.3時代性:地方文獻是一個地區歷史的產物,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2.1.4多樣性:由于地方文獻記載內容的廣泛性,也就決定了其形式的多樣性。
2.2地方文獻的類型及范圍
2.2.1地方志:是以一定的體例記載某一地區自然和社會的各方面的歷史與現狀的著述。依照方志記載的內容范圍不同,又可分為綜合志、專志、部門志。如《畢節縣志》、《試驗區志》、《財政志》
2.2.2地方史。是記述某一地區的社會發展過程的史書,可分為綜合性和專門性兩類。如《畢節地區黨史資料》
2.2.3地方人士著述:包括原籍畢節或在畢節任職、居住的各個時代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士有關畢節的著述、聲像資料、手稿、日記、信函、傳記、回憶錄、照片等。
2.2.4地方資料:各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公開或內部發行的書籍、報刊、論文、匯編本等出版物。
2.2.5革命文獻:包括畢節各個時期的革命文獻。
2.2.6家譜族譜:各縣(區)、鄉(鎮)、村、家族或個人編印的家譜、各類紀念冊等資料。
2.2.7地方報刊:是以報導地方時事、政治、經濟、現實新聞為主的兼及其它內容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出版物。如《畢節日報》,《試驗區雜志》。
2.2.8地方年鑒:是系統匯集某一年內本地的重要時事、文獻和統計資料的地方性資料性工具書,如《畢節地區統計年鑒》、《畢節地區年鑒》等。
2.2.9非圖書資料:反映畢節各個時期的各種攝影圖片、金石拓片、書法、繪畫作品、音像制品等非圖書資料
2.2.10古籍圖書:1912年以前出版的線裝書。
3.做好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應堅持的原則和采取的措施
3.1做好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應堅持的原則
由于地方文獻內容寬泛,收集面廣,公共圖書館應本著“收齊收全”的宗旨,做好地方文獻收集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①普遍收集與重點收集相結合,以重點收集為主的原則。②本省地方文獻和本地區地方文獻相結合,以收集本地區地方文獻為主的原則。③發函聯系與派人登門聯系相結合,以發函聯系為主的原則。就收集地方文獻的實際情況而言,即便安排專人負責,一個人也難以收集齊全,所以要堅持發函聯系與派人登門收集相結合,以發函聯系的原則,表明圖書館對搜集地方文獻的重視。④臨時收集與長遠聯系相結合,以長遠聯系為主的原則。地方文獻有的具有連續性,要長期聯系,堅持建立長久的交換、征集關系,使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形成體系,達到地方文獻系統完整的要求。⑤征集捐贈和出資購買相結合,以征集捐贈為主的原則。由于圖書館的經費有限,而地方文獻的收集工作又是一個長期的,大量的。因此,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向當地圖書館捐贈地方文獻,對個別捐贈者確有困難的,可以出資購買,以避免文獻缺藏。
3.2做好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應采取的措施
3.2.1建立征集地方文獻地制度,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地方文獻地收集。
3.2.2加強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的力量。收集地方文獻貴在及時,地方文獻都為非正式出版物,沒有正式的出版渠道,出版當時容易收集,過后就很難收集,所以應安排專人負責收集地方文獻工作,隨時了解當地地方文獻出版信息,及時進行收集。
3.2.3建立地方文獻收集登記制度,即便于統計,又便于對某種文獻是否收集,同時保證地方文獻收集的系統性。
3.2.4搞好調查研究,廣泛收集信息。聽取部門意見,加強溝通信息,來保證地方文獻的收集,為收集地方文獻工作打好基礎。
4.地方文獻征集的途徑
4.1加強與地方新聞出版部門的聯系。可及時搜集出版信息和出版動態,除可向新聞出版部門索取部分樣本,還可通過發征集函、電話聯系出版單位或作者等方式系統搜集大量地方文獻內部出版物。
4.2關注地方文獻政府相關部門的文獻資料。地方政府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主導力量,是決定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改革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通過對這些部門的文獻資料的關注,征集了大量的地方志資料、對歷史沿襲下來的革命事跡、先進人物、史實真相等大量富有保存價值的資料,以及當地的文史資料,不僅滿足了讀者的要求,也為更多相關研究領域的工作人員提供了文獻查詢等服務,同時豐富了館藏,體現了地方特色。
4.3密切與相關局級機關的溝通。局機關為各行各業管理最高部門,有大量各行業管理制度、行業名錄等信息資料。如財政、國土資源局、交通局等重要部門局均有連續出版的政策法規,要注意收藏。與此同時,重點對各地的統計局進行搜集,因為每年統計局都會出版相關統計年鑒,數據真實可靠,讀者查閱量較大,是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庫必不可少的文獻。
5.地方文獻的征集方法
5.1采購它包括對所需的文獻進行現購、郵購、代購和訂購方式。
5.2交換交換文獻資料是收集文獻的主要途徑。
5.3索取直接用通訊聯系或派人聯系以取得有關資料也是收集文獻的一個有效途徑。
5.4復印它是用來解決充分利用有限文獻資料的常規辦法。
5.5捐贈凡捐贈的文獻資料有保存價值的,均作為市圖書館地方文獻專庫正式收藏,永久保存。
6.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的設想
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是地方文獻開發利用的基礎和前提。地方文獻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發展的“記錄”,它為強化圖書館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必須搞好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以畢節市圖書館為例,我館在地方文獻征集工作上,路子尚未打開,方式方法上亦有欠妥之處,這直接關系到地方文獻收集工作的成效,參見其他館經驗,結合個人體會,本人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有如下幾點:①建立地方文獻呈繳制度圖書館要爭取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支持,要積極的向政府匯報,說明征集地方文獻的必要性,爭取本地政府對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的重視,請政府下發有關文件,確定征集內容、宣傳圖書館的重要作用,積極推動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②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線索,廣泛聯系圖書館應組織人力,深入到各部門了解本地有一定知名度人士的通訊地址,可去函索取這些人的著作,還可到各學會等,了解地方文獻信息,及時收集資料。③開展以搜集,宣傳地方文獻為主題的活動圖書館可利用節日和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廣泛宣傳地方文獻的內容、范圍、作用,讓人們了解地方文獻的使用價值,召開座談會進行宣傳,將已收集的地方文獻進行選展,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在展閱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征集工作。總之,征集地方文獻是圖書館長期的工作任務,爭取對畢節市的地方文獻進行全面征集,然后長期在館內舉辦各種地方文獻專題展,建立地方文獻交易、交流平臺,以便經常化,有計劃地開展地方文獻征集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海育,淺談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征集工作,蘭臺世界;2012(29)
[2]金沛霖,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北京圖書館,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