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盈
[摘 要]數字圖書館在我國發展已有20年歷史,而高校對于數字圖書館的研究是始于1987年,2003年達到高峰期。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為主、文獻計量法為輔相結合的方式對我國高等院校發表的關于數字圖書館方面的論文進行統計分析,探析高校學者在數字圖書館領域研究重點的變化,歸納描述了高校10年來數字圖書館研究的熱點領域,總結了高校數字圖書館研究的發展模型。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建設;發展模型;研究重點
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與建設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有無數的學者、研究人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進來,為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水平相較于國際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依舊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通過對高校在數字圖書館方面的情況進行統計與分析,可以較為準確地評估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現狀,并為高校數字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文獻計量分析法
文獻計量分析法就是對與某一學科或者某一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數學統計與分析,從而得出文獻資料對應的學科性質和規律等的研究方法。文獻計量分析法的基本信息處理單元是篇章,也就是說,文獻計量分析法并不對文章內容進行分解,而僅僅關注不同文獻資料之間的關聯性,這就使得文獻計量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2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就是采用一種比較規范的方法讀取相關文獻資料的內容,并且將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價值的信息轉換為定量的數據,建立起不同的類目來分解交流的內容,從而歸納出信息的特征。量化分析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的,需要對文獻資料內容有質的把握,才能夠得出有把握的結論。內容分析法是一種推理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一般在分析問題時,常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內容分析法兩者結合的方式。
2.研究方案
本研究選擇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作為信息來源,檢索高校有關數字圖書館的研究文獻。本研究檢索的主題分為“數字圖書館”和“高校”兩部分,其中,“數字圖書館”可以替換成“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等,檢索字段選擇題名和關鍵詞、作者單位、文獻來源,匹配模式選擇精確匹配,將檢索時間調整為1999-2009年。最終對結果進行收集,統計和聚類分析。
3.重要數據匯總
3.1高校數字圖書館主要研究內容的變化
統計研究結果分析發現:高校數字圖書館在1999-2009年的研究內容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信息服務、信息檢索/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元數據、知識管理、資源共享、參考咨詢、本體、信息組織、知識產權等。
3.2關于數字圖書館的研究熱點分析
研究發現,在1999-2002年間,研究熱點按照重要程度依次為:信息服務、信息檢索、網絡、元數據、信息資源、資源共享、圖書館自動化等;在2003-2006
年間,研究熱點按照重要程度依次為:信息服務、信息檢索、元數據、信息資源、參考咨詢、網絡、本體等;在2007-2009年間,研究熱點按照重要程度依次為:信息服務、信息檢索/信息技術、Web2.0、信息資源、本體、知識管理、開放并存等。
3.3國內重要數字圖書館研究機構關于數字圖書館的研究發文量統計情況
國內重要數字圖書館研究機構1999-2009年關于數字圖書館的研究發文量統計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發文量1253,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別以586和518的發文量名列第二和第三。
4.高校數字圖書館發展模型
4.1面向理論的研究階段
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內容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數字圖書館概念、基礎理論研究、信息資源建設研究等,在面向理論的研究階段,數字圖書館的名稱還沒有得到統一,數字圖書館常被稱為電子圖書館、網絡圖書館等,但是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數字圖書館的基本概念、體系架構、實現模式、理論體系都逐步成熟與完善。21世紀,人們依然邁入了信息化的時代,數字圖書館在該階段的研究重點還包括信息資源建設、數字化等研究。
4.2面向系統的研究階段
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影響了改變了我國的諸多行業,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將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應用到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中去,極大地為學術交流等提供了便利。數字圖書館借助多樣化的數字信息資源,進行互操作和集成操作,通過服務集成形成虛擬的信息系統,從而能夠全面地支持用戶的信息檢索等操作,便利了信息服務和數字圖書館的管理。在面向系統的研究階段,工作人員主要進行門戶建設、虛擬資源建設、互操作、內容檢索、跨語言檢索、圖像檢索、信息保護等工作,需要運用多學科知識,攻克一個個的難關。
4.3面向服務的研究階段
數字圖書館建設經歷了面向理論的研究階段以及面向系統的研究階段之后,理論研究已經趨于成熟,信息系統以及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在這之后,數字圖書館要進入面向服務的研究階段,這一研究階段是以用戶為研究中心的,旨在用現代化管理技術用用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將從文獻轉變為知識,逐步朝著信息服務可視化、智能化、個性化、專業化、個性化方向發展。實現數字圖書館的專業化信息服務就需要吸收各領域的專家參與到信息服務中來;實現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則需要數字圖書館為用戶提供良好的交互界面,使用戶通過交互界面完整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目標,并通過多種的檢索方式、表現形式等,使信息服務更加高效;實現智能化的信息服務需要數字圖書館在綜合利用信息挖掘技術、智能信息推送技術的基礎上變得更加主動,通過信息檢索主動發布等方式來鼓勵用戶參與到對信息資源的選擇與評價中來。在面向服務的研究階段,研究人員需要在個性化系統、個性化服務、語義處理技術、推送技術等方面下功夫,使數字圖書館服務更加可視化、智能化、個性化、專業化、個性化。
5.結語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有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科研水平的提升等,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高校數字圖書館不僅是在研究內容、研究熱點還是在研究機構的發展上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說明我國高校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正處于欣欣向榮的快速發展階段。廣大學者以及研究者的努力、社會各界的支持為我國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相信在不斷的努力下,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水平定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繼民,王建冬,張鵬.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論文(2005-2009)的統計分析[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0(3):81-88.
[2]張曉林.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及其建設進展[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5(4):344-34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