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蓬
摘 要:本文結合化學教學中的三種課型案例,介紹了電子白板這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和特點。
關鍵詞:電子白板;化學課堂
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把媒體與課堂結合得更加緊密,讓教師和學生體驗到了全新的多媒體課堂教學形式。
電子白板的硬件系統通常是由投影機、計算機、感應式白板和感應筆組成。此外,軟件系統也是電子白板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支撐基本的和擴展的白板操作功能。它的功能,包括隨意書寫、繪圖、批注,并且可以展示使用或編輯計算機課件,可以使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資源。
教師只需“點擊”或“拖動”,就可以對白板界面上呈現的內容進行方便的調整,大小放縮、局部展示、拉幕展示、位置改變、角度調整、顏色改變等;借助感應筆可以在電子白板上,進行使用不同顏色標注重點,屏幕標注,隨時擦除等操作,同時白板上顯示的標注內容可以隨時保存。教師還可以使用電子白板中的通用工具和學科工具 ,給教學工作帶來方便。電子白板能使復雜問題轉化為直觀、形象、生動的感性情景,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和教師教學的難度,實現課堂教學的又一次革命。
一、電子白板在概念知識課中的應用案例一:“元素周期表簡介”教學片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白板應用 設計意圖
復習引入: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出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學生練習 請兩個學生板書在旁邊黑板上。
從化學工具欄下原子結構示意圖中逐個拉出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作對比。 復習舊知
問題1:請根據所畫的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找到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 回答:最外層電子數從1到8依次遞增,超出的電子排到下一層 知識構建
問題2:請你按此規律試著將1—18號元素填寫在一張格子紙里,形成一張表。 學生思考填寫 課前存好繪制好的表格,請一學生板書在白板上。并投影其他學生的進行對比。 反饋評價將舊知與新知有機整合。
問題3:分析表中每一橫排和每一豎排的共同點?
展示元素周期表,討論氦元素的位置特點。 回答
觀察、思考 從化學工具欄中拉出元素周期表 形成新的知識網絡。
本課中,電子白板的應用主要有:問題討論記錄、投影有關圖表、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即時的核對批改等。將電子板書和手寫板書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對問題分析、板演的關注程度,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時間。有利于學生形成化學概念,掌握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提高學習效率。化學工具欄中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讓學生看到了標準的畫法。根據規律探討,讓學生繪制出自己的元素周期表,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再呈現工具欄中標準的元素周期表,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到元素周期表的規律所在,對以后的教學將產生很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電子白板在試卷講評課中的應用案例二:“綜合試卷講評”教學片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白板應用 設計意圖
對錯誤率高的主觀題進行講評 回憶有關知識,查漏補缺。講述自己解題時的想法,找出錯因。 投影試卷,對題目進行分析。 復習舊知,查漏補缺。
暴露學生思維過程,找出解決方法。
變式練習 練習 投影相關素材 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投影學生試卷上推斷題29題的各種典型錯誤:
29、A 、B、C、D、E、F、G、H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它們之間有如下反應關系:
(1)有關物質的化學式:A為 ,C為 ,F為 。
(2)H與黑色固體單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學生得出結論后,展示答案。
投影展示幾位同學對反饋練習題的思路分析草稿。
請學生在電子白板上板書、推演整個解題過程。 學生找出突破口,發現自己的記憶缺陷,鞏固記憶內容,培養自己的分析和運用能力。
學習好的解題方法。
在本課中,教師投影學生試卷,向全體同學呈現典型錯誤,幫助學生分析錯因,理清解題思路;投影試卷文檔,直接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推演,講解解題方法和步驟;對考試中暴露出的知識漏洞,利用以前的課件進行舊知復習;反饋練習時,打開練習文檔后像在黑板上一樣進行解題板書,教師就可以通過反饋練習的完成情況檢查試卷講評的有效性。教師充分利用了多種軟件和電子白板技術,將各種講評材料和計算機存儲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從而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電子白板技術相對于黑板和多媒體投影是一個極大的超越,它的出現是對黑板、粉筆、板擦“三位一體”的陳舊教學模式的一場革命性的突破,它適應了新課程的教學要求的需要,它的很多功能實現了我們以前教學中只能想象卻無法實現的教學設想,使教學結構得到改善,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強化,并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從而優化了教學和學習環境。電子白板與化學教學的有效結合,必將使我們的化學課堂更具智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