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齊
政治教學可以采用變枯燥的、難懂的政治術語為通俗的語言,運用 歷史 背景知識解釋政治原理,以社會熱點來剖析難點知識,用典型事例詮釋知識難點等方法化難為易。
地球人都知道,化難為易是解決教學中難點問題的途徑。但是如何化難為易,卻是需要琢磨的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談以下幾點:
一、變枯燥的、難懂的政治術語為通俗的語言
政治課程的政治術語有些很枯燥、很難懂,這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能夠把這些術語改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教起來就沒那么費勁兒,學生學起來也很輕松。
例①:《經濟生活》中講到增發國債,有利于擴大內需,很多學生不明白,只能死記。我就告訴學生,增發國債就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然后去搞大型基礎工程建設。搞大型基礎工程建設,需要原材料、勞動力等,這不就是消費嗎?換句話說,你有錢不花,國家幫你花,國家花錢就是在消費。
例②:通貨膨脹時,銀行提高利息率;通貨緊縮時,銀行降低利息率。銀行就是一個“蓄水池”、“儲錢罐”。當通貨膨脹時,市場上的物價全面持續上漲,說明社會上流通的錢太多,因此就應該提高利息率,鼓勵老百姓把錢存進銀行,減少錢在社會上的流通,以到達總供給與總需求的相對平衡。當通貨緊縮時,市場疲軟,說明需要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所以銀行降低利息,鼓勵人們花錢。
二、運用歷史背景知識解釋政治原理
政治課程的理論知識來源于社會主義實踐,因此需要回歸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來解釋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理論。如果能夠講透歷史背景知識,那么政治理論就不會枯燥難懂了。比如《政治生活》中講到 中國 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我從鄧小平復出后, 總結 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提出現在的中心工作不是階級斗爭,而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背景出發引導學生回顧歷史,得出小平理論的主題、精髓等理論知識。然后再講江澤民臨危受命出任黨的總書記。面對蘇聯解體、東歐巨變,國內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等,共產黨政權受到嚴重挑戰,江澤民任期內著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總書記上臺時,國內外形勢比較穩定, 發展 經濟是頭等大事,但是如何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了?面對這一難題,胡錦濤提出了 科學 發展觀。這一重要思想,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三、以社會熱點來剖析難點知識
政治課程單純的講課本的理論知識,教師教得痛苦,學生學得困難。社會熱點正好迎合了學生對新鮮事務好奇的心理。如果以社會熱點為例子來分析政治現象,解釋政治原理,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在講到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時,知識點有四個,分別是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標、基本立場、基本準則。如何能讓學生準確把握這四點,尤其是不混淆,是有點難度的。因此,在講授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自己學習,然后講解,最后以“朝鮮核問題”作為探究的內容,讓學生分析此問題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如下:
材料一:2009年5月25日,朝鮮中央通訊社發表新聞公報說,朝鮮當天“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6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874號決議,對朝鮮5月25日進行核試驗表示“最嚴厲的譴責”,并要求朝鮮今后不再進行核試驗或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任何發射。
材料二:圍繞朝鮮核問題,我國在這一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是朝鮮半島無核化,同時也應解決朝鮮提出來的安全關切。真誠地希望有關各方能保持克制,從維護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和談判努力尋求以和平外交的方法解決有關問題。
“朝鮮核問題”作為社會熱點拿出來,學生很感興趣,然后讓他們分小組討論,展示探究結果。學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勵,同時,小組展示結果給了他們一種成就感。
四、用典型事例來詮釋知識難點
典型的事例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如果能夠用典型的事例給一詮釋,學生就容易掌握知識難點了。
例①:在《文化生活》中,講到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時,學生很容易混淆這兩個特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 中國 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 歷史 畫卷。以此為例,學生就易理解源遠流長的特點了。我們所在的惠州是客家文化,它包含著客家語言、文字、建筑、歌曲等豐富的內容,這就是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
例②:在《 政治 生活》中,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信訪舉報制度也難辨別。一般來說,它們的區別就在于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否有工作上的問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側重于決策機關的決策不 科學 或不完整,而決策機關或工作人員本身沒問題。信訪舉報制度就側重于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本身有問題。惠州實驗中學門口 交通 繁忙,我們向決策機關(政府)反映能否建人行天橋就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結果政府同意建,但在承包給什么公司建的過程中,有腐敗問題,我們向政府反映情況就是信訪舉報制度。
此外,名言、警句、典故、詩詞、笑話、漫畫等方法,在突破教學難點的同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