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玲
學生對德育課的學習缺乏興趣、課堂效率低下,一直是困擾著德育課教師的一大難題。學生往往感覺德育課堂枯燥乏味的同時還會有些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在此時仍是一言堂,情況會更加雪上加霜,整個課堂勢必會變得死氣沉沉。其實,學生只有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才會記憶深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帶他們走向知識,引導學生動起來,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是放在學生的“學”上,它尊重學生的個性,它是在班級授課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情況把學生均衡地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優勢和特長,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地相互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從而促使課堂效率明顯地提高。
一、搭配科學,合理分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學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師在綜合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心理素質等因素的前提下,將學生搭配成若干個“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學習小組,這樣既可以保證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取長補短,也便于各個小組之間展開公平競爭。我根據德育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特點,通常將學生分為3個小組,小組成員各有特長,有的擅長組織、有的善于動手、有的勤于動腦,他們之間互相幫助、優勢互補。每學期要根據學生的配合情況、學業成績重新進行人員調整,以保證小組間學生競爭的活力。
二、職責明確,合理分工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不應該將自己排除在外,必須置身于學習小組中。在小組活動之前,教師做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開發者,要根據學習內容設計好小組活動的內容和要求;在小組深入開展活動時,教師又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激勵者,根據學生活動的開展情況,適時進行有效的引導與調控;而在小組活動結束之前,教師又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總結者和評價者,及時對小組學習進行富有成效的指導與點評。根據教師設計的具體內容,小組成員全員參與,每一個成員都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具體的責任分工,各司其職,使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而又有序地完成。
例如在《多變的價格》的教學中,我安排三個學習小組分別負責“供求影響價格”、“ 價值決定價格”、“ 價格變動的影響”三個任務。各小組在領取自己的任務后經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充分討論,根據組內成員的情況分工負責主持、收集材料、制作課件、分析講解,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具體分工,各司其職,明確到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人人都獲得自我表現的機會,每一次討論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場拓展思維的體驗,每一次合作對學生來說都是一條走向進步的階梯,每一次展示對學生來說都是一次亮出風采的過程。
三、抓住契機,有效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就在于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流,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把握好合作的內容,小組合作學習在內容上要視學生學習的發展階段、學習能力而定,要一定的開放性和挑戰性、有一定研究和討論的價值,簡單講就是要讓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到,而不能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的,那樣,合作學習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挖掘教材,明確教材所要講述的內容。一些學生容易理解的讓學生自主探究即可,而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則需展開深入合作討論。另外,還要把握好合作的契機。當學生個人無法完成整個學習任務時,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學生個人思考、探究有困難、需要互相啟發時,要適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學生意見不統一、問題涉及面較廣、學生回答不全面時,應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學習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時,通過對學生的展示進行評價,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為什么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小組成員間相互補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交流。而對于開放性的問題,如“怎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題,每個成員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思路講給小組同學聽,最終形成小組統一的意見。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形成互動的學習氛圍。
四、及時指導,綜合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是否準確、合理、到位,直接影響到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持久性。因此小組合作評價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參與程度、團結協作、完成任務、學習效果等為指標,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形成性評價。每個學生的性格、知識、能力和特點不同,教育教學內容不同,評價方式就不同,要使之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小組活動期間,應側重學生合作過程是否參與積極、思維活躍、氣氛融洽。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應不斷進行巡查,了解各學生小組合作是否順利,合作學習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如有的學生敷衍了事、有的學生咄咄逼人、有的太過投入影響到了他組同學等等,這時教師就應適時引導,教會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交流,培養學生與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對問題的不理解或錯誤看法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自我檢查、自我糾正以加深印象,避免再犯。教師更要不吝嗇表揚,學生即便閃現微弱的思維火花,教師也要抓住時機讓其燦爛開放。
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要變過去對學生的個人評價而為面向小組的團體評價。評價時,要讓學生意識到小組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小組團體成功,才是小組成員的個人成功。激發學生主動合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不僅自己學的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關心和幫助組內其他的成員,組內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主動合作,最終達到共同提高。
評價可采用學生自評、組員互評、他組點評、老師參評等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方法(如下圖),讓學生經常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可以使學生深信自己的力量,進而去完成日益復雜的學習任務。
總之,教師的“教”最終是為了“不教”,我們常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小組合作學習也不是萬能鑰匙,它只是我們構建高效課堂的其中一個環節,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也有其不同的特色,只有我們抓住小組合作學習的要領,不斷地尋求和實踐有效合作學習的方法,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帶學生走向知識,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課堂、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創新型人才!
學習情況評價表(優、良、一般)
評價項目 評價要求 自我評價 小組評價 他組評價 教師評價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拓展提升
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