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晨
【摘 要】伴隨著我國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市場發展活躍,酒店行業的企業數量快速增加。在酒店業繁榮發展的背景下,行業競爭度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考慮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業利潤和經營績效。而大量權威研究表明,員工敬業度是企業績效的直接前因變量。本文通過對M酒店的實際調查,運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影響員工敬業度的主要因素是領導和管理、人際關系以及薪酬福利三大方面。因此,企業在這些方面的改進,能夠有效提高員工敬業度,進而改善企業的經營績效,提高企業競爭力。
【關鍵詞】員工敬業度;影響因素;酒店行業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我國酒店行業發展迅速,成為第三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閃亮明星。據統計,我國住宿業中的法人企業由2007年的10971個增長到2011年的16506個,同比增長55.35%。酒店行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一支重要的細分行業,在增加就業人數,緩解市場就業壓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知,2011年,酒店行業解決了215.7萬人的就業問題。此外,酒店行業的蓬勃發展也成為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的重要因素。
在中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酒店行業的繼續快速發展將成為必然趨勢。然而,隨著市場經濟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競爭程度的加深,許多酒店企業的管理者開始把戰略重心轉移到如何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市場競爭力這一核心問題上來。于是,作為企業重要因素的“人”的因素自然而然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在關于人的因素中,如何提高員工的敬業度,這一直接關系到企業績效的前因變量已經越來越受到管理者和研究學者的重視。
二、研究框架和方法
1.問卷設計
問卷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被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工作年限三個方面。第二部分是在參考相關文獻和對酒店人員進行訪談的基礎上設計的調查問卷。問卷共包括12個問題,是在參考蓋洛普工作場所調查表(Gallup Workplace Audit, GWA),即Q12的基礎上,結合酒店行業的員工敬業度的自身特色設計出來的。調查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的方式進行評價,5代表完全同意,4代表比較同意,3代表不確定,2代表比較不同意,1代表完全不同意。調查問卷采用匿名的方式進行。
2.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是M酒店全體在職員工,共發放問卷65份,剔除無效問卷,實際收回的有效問卷是60份,問卷回收率92.3%。其中男性員工37名,女性員工23名。
3.研究工具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對酒店行業員工敬業度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本研究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問卷研究的工具,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M酒店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因子分析,然后采用方差極大法對因子進行旋轉,并選取載荷系數>0.5的因子作為主成分因子,最后對主成分因子進行命名,并得出因子分析的最終結論。
三、數據分析
1.信度與效度分析
在SPSS統計軟件中,信度分析一般采用Cronbach α系數進行檢驗,而效度則一般采用KMO及Barlett球體檢驗。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調查問卷的信度與效度越高。
對本次調查問卷收集到的數據進行Cronbach α系數、KMO及Barlett球體檢驗,得到α系數=0.776,KMO值=0.775;Barlett球體檢驗的結果是,Sig值=0<0.05,表明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較高,適合做因子分析。
2.因子分析結果
利用SPSS15.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樣本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得到的主成分的統計信息如表二,從表中可以看出,影響酒店行業員工敬業的因素主要有3個,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3.815>1,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3.633>1,第三主成分的特征根=2.919>1,累計貢獻率達到86.4%,說明對員工敬業度的解釋良好。
采用最大四次方值法對因子進行旋轉,通過四次方最大旋轉后,得到了12個指標在3個因子上的載荷。結果顯示,因子1支配的指標有X1、X4、X5、X10、X12;因子2支配的指標有X2、X7、X8、X9;因子3支配的指標有X3、X6、X11。
因子1由“領導表揚”、“領導關心”、“對決策的認同”、“學習和成長機會”、“合理授權”組成,反映了公司管理者的管理和領導水平,將其命名為領導與管理因子。因子2由“參加集體活動”、“溝通交流”、“有要好朋友”、“同事鼓勵”組成,反映了公司內部人際關系,將其命名為人際關系因子。因子3由“工資與付出成正比”、“績效反饋”、“員工福利”組成,反映了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將其命名為薪酬福利因子。
3.研究結論
通過對M酒店的實證調查和因子分析可知,酒店行業企業員工敬業度主要由領導與管理、人際關系和薪酬福利三個因素影響。在這三個因素中,領導與管理的因子貢獻率達到31.796%,人際關系的因子貢獻率達到30.274%,再次是薪酬福利因子,貢獻率為24.322%。前兩大因素對員工敬業度的解釋率基本相等,薪酬福利因子次之。
參考文獻:
[1] 楊瑩.員工敬業度提升模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5(6)
[2] 陳梅.關于企業員工敬業度初探[J].商場現代化,2007(7)
[3] 陳愛吾.關于我國企業員工敬業度問題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5(10)
[4] 李超平.發現提升員工敬業度的武器[J].管理@人,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