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
【摘 要】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說過:“公司發展從根本上講靠的是文化,公司最根本的競爭力是文化競爭力,公司的一切是由文化派生出來的。”本文基于這一背景,簡單闡述了企業文化的意義,分析了企業文化的特征、主體,研究了其主要構成,并在此基礎上就現代企業管理文化存在的矛盾展開分析。旨在優化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主體;構成
企業精神是一種看不到的企業文化,它在無形中升華了企業的形象,是企業追求成功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只有有了正確的企業精神,企業在解決各種問題時才能有正確的心態和方法,企業管理才能真正達到自由發揮的程度,才能滿足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企業精神不是空喊口號,它是對企業的責任感、使命感的一種最真實的表達。企業精神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前提,一個有自己特色的企業精神,足以成為企業成功的精神支柱。企業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精神,企業應該通過自己獨特的企業價值觀凸顯自己的風格,從而塑造自身的企業精神。作為企業文化核心發展的對象,更應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不斷提升企業個人及整體的精神文化。本文基于這一背景,現將企業文化的幾方面內容作如下報告:
一、企業文化的特征
不同的企業存在不同的企業文化,無論哪一種,都有它的優勢,又都有不足。就如人一樣,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與缺點。企業文化也同人一樣,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企業文化適宜于企業的生存環境,這種文化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文化。越是適合,企業的生命力就會越頑強,適者生存。相對而言,很多企業的文化卻也不適宜本企業的發展,這類企業總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不去考慮社會發展與本身的關系,這類企業早已沒有了生命的活力,有時候不得不壽終正寢。企業文化一般具有穩定性、開放性、可塑性、系統性、非強制性、獨特性。而這些特性也分別影響著企業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基礎,作為企業發展的靈魂,它會在長期在企業中發揮作用,并且吸收其他企業的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不斷完善。
二、企業文化的主體
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一主體是企業家,企業家特定的價值觀也集中體現在企業文化中,無論是在創業期還是在鼎盛時期,企業家都會用自己的領導風格熏陶出企業特有的文化,從而把企業家本人的名字深深烙在企業文化里,這就是企業領導人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因此,作為企業文化的主體,企業領導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實力引導企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所以經常有人說老板文化就是企業文化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企業文化是有企業管理者引導創造并使員工認同的信息系統,起初是由他們提出構想來組織引導員工,后來慢慢被認同,便形成了最初的企業文化,而一個企業的文化不僅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行業特色,更加具備了企業家本身的性格特點,因為企業家本身的價值觀影響了他創建或者領導企業的發展,但具有這些特色的企業文化依然能推動企業很好的發展。
在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企業領導起著主導作用,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他們言傳身教,充分發揮著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讓企業文化深入主體,相對于其它人而言他們的責任更加重。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不能一成不變,對于企業而言,如若能跟隨時代的腳步,在企業成長的關鍵時期充滿活力的向預定的方向邁進,那企業必將蒸蒸日上,而這就仰仗著企業領導人在這個特殊時期能否引導企業遵守規則的前進,協助企業更好的成長。大部分人都會認為企業做的好不好在于是否有正確的理念,而正確的企業理念其實是源于企業家正確的人生理念,只有樹立了正確的理念企業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顯而言之,只有企業家真正領悟了人生的真諦,才能樹立正確的理念,也才能確保正確企業理念的實現。
三、企業文化的構成
企業理念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行為文化和企業物質文化構成了企業文化,而這些文化也是在企業長期運營中所沉淀下來的,它在企業中處于核心地位。而一個企業的理念就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它往往通過一句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話就可以準確無誤的傳達出來,企業理念是企業廣大員工的心聲。這種理念也是在員工工作中逐步累積并精簡而成的。它體現了一個企業內在的素養和個性,也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
1.企業制度文化
企業制度文化便是一種約束性質的文化,它約束著企業員工的行為,同時它也是企業物質文化和理念文化間最堅實的橋梁。而企業制度文化業包括幾個不同的主體,比如企業領導體制、企業經營制度,企業管理制度等。
2.企業領導體制
企業領導體制影響著企業各個方面,不同的領導班子反映不同的企業文化。作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制度,企業經營制度當仁不讓的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經營責任,促進著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俗話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管理制度,那如何做到更強、更大。
3.企業行為文化
企業員工的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的文化不就是企業行為文化的集中體現么,目前為止它已經深入到了企業經營和文體活動中了,它體現了企業的精神風貌,更折射出了一種向上的理念。
4.企業物質文化
企業物質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個載體,集中從企業名稱、標識、建筑風格、產品特色、技術工藝、企業旗幟等方面展示了一個企業的外在,因此,優秀的企業很注重企業的物質文化。
企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是緊密相連的,這些文化集中展現了一個企業的風貌,從物質文化的外在表現到行為文化的深入企業骨髓都集中展現著企業文化的核心。
四、現代企業管理文化存在的矛盾
現如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到了一種白熱化的狀態,企業領導人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能遙遙領先,但是,他們總會忽略一些問題,比如如何讓企業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如何準確的預測企業風險,如何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這一系列的問題無時無刻不困惑著企業領導人,更加制約了企業發展。而對于員工而言,之所以存在于企業之中是為了生活,為了出路,長久如此,企業領導與員工互不理解,企業的發展也將變得岌岌可危。
顯然,企業領導與員工身份的不同,也造成了他們期望和要求的不同,他們在各自生活的場景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追求。其實,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怎樣才能活的更好。談到這便可以明白企業生存之道便是:換位思考。與此同時更應結合實際考慮企業當下的情況,關注企業未來的發展,使企業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才能實現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共同目標。
然而,要突破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系,無非就是突破物資與非物質領域的管理,但是這樣難度是相當大的,不過,這對于管理者而言,也是對他們欲望的挑戰。從某些意義上講,企業文化代表企業形象,是企業運行狀態的體現,企業人員的意識、觀念和素質決定了企業的文化,這種企業文化足以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所以說企業的一切是由文化派生出來的,也不為過。
五、總結
本文簡單的闡述了不同的企業處于不同的環境,企業文化的差異性也就不同,企業文化不同,重點也不同,有的重在變革,有的重在穩定。所以不能一味模仿,尋找適宜的企業文化是必要的。人生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從依靠父母到漸漸走向獨立,企業也一樣,企業精神不僅在競爭中起作用,它更支撐著一個企業的發展。企業經營必須有頑強拼搏的精神,沒有堅持力、意志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堅持才能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鄧美芹.中庸智慧與現代企業文化管理[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范廣垠.企業文化的新界定與企業文化管理模型[J].華東經濟管理,2009,02:121-126
[3]代興軍.關于企業文化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濟縱橫,2013,04:53-56
[4]艾亮.企業文化建設研究[D].天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