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盈
摘要:科學美指科學領域中存在的美。事實證明,所有復雜的現象歸根結底都是簡單的構成,而科學美最重要的兩個特征正是簡單與和諧。語言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樣具備上述的科學美。基于此,首先簡要介紹科學美的概念。接著從語言的音韻、結構以及內在規律三個方面,通過具體的中英文案例分析語言的科學美。最后展望了將語言與科學美相結合的研究趨勢,并提倡用科學審美的眼光看待語言,以幫助語言研究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科學美;科學審美;語言;音韻;結構;內在規律
中圖分類號:H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0-0160-02
語言學與美學是兩門緊密聯系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沒有相關理論的支撐,人們還是能夠輕易地從各種形式的語言中體驗到不同層次的美感。從20世紀初開始,西方學術界出現了多個將語言學與美學結合起來的學派[1]。美學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的審美屬性, 研究日常言語活動和言語行為既作為交際活動,又作為審美對象時的特點和規律的學科。它是美學和語言學的交叉學科。也就是說, 日常言語活動和言語行為, 在美學語言學那里, 既是交際活動, 又是審美對象[2]。從美學的角度去研究語言、解釋語言現象,可以得到全新的結果,同時也可以進入更深入的研究層面,并得到傳統視角所不能帶來的啟發。
科學美是美學的一部分,科學美這一詞在近幾年來逐漸被大眾所熟知。事實上,科學美一詞并不是21世紀的產物,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幾個世紀以前,近來再次成為熱門詞匯之一。一切科學都具有美學意義,語言學作為一門與自然科學緊密相關的社會科學也不例外。科學與藝術的聯姻,必將使人類的創造性潛能得到無限度的釋放[3]516。本文試從科學美這一角度重新審視語言研究。
一、科學美的概念
科學美指科學領域里存在的美。科學美是一種美的形態,它同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技術美相并列,并與之有著密切的聯系。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探索世界和宇宙奧妙的傳統和渴望,并且被其中蘊含的巨大美感深深吸引。藝術美與藝術美感為世人公認,但是科學中是否同樣具備攝人心魄的美感呢?自18世紀德國哲學家和美學家鮑姆嘉通提出美學學科起,很多美學家就堅持不承認自然科學中也有美和審美問題,不承認科學活動能產生美感,以至發展到美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對科學美的輕視[3]9。但是,事實的確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科學嚴謹、平衡、有序,其中同樣蘊含著不容置疑的美感。下面以著名的數學公式為例,展現科學之美。1748年,瑞典數學家、復變函數論先驅者歐拉導入了重要的數學公式:
eπi+1=0
歐拉公式體現了多樣統一美、和諧奇異美、動態平衡美[4]。在自然科學的其他學科中,美也得以充分體現:牛頓力學的建立彰顯了美學的光輝;達爾文的進化論為生物世界的和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周期表不僅體現了大自然中元素的精密規律,其和諧對稱形式更是一種藝術創造。
事實證明,任何復雜的現象歸根結底都是簡單的構成[5]。科學美最重要的兩個特征便是簡單與和諧。
二、語言中的科學美特征
1.語言音韻的科學美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在《略論語言形式美》中開門見山地提出:“語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為它有整齊的美、抑揚的美、回環的美。”王力先生認為,語言形式的美也可以是語言音樂的美[6]。《詩經》用韻非常普遍而又靈活、協調,試讀《國風·周南·關雎》中最膾炙人口的一段,從中感受音韻之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古詩用韻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句未用韻、句中用韻、一章中一韻到底、逐句押韻、隔句押韻。漢字發音簡便、有力,匯成詩句以后更頗具科學美感。
不僅在漢語中,在西方語言中音韻之美也隨處可見。喬治·戈登·拜倫是英國19世紀初期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其代表作敘事長詩《唐璜》是拜倫思想上和藝術上最成熟時期的作品,是其最優秀的一篇詩作。著名的《哀希臘》是《唐璜》中的第三章。詩的第一節這樣寫道:
The Isles of Greece, the Isles of Greece!
Where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 except their sun, is set.
詩的第一行“The Isles of Greece, The Isles of Greece !”是兩個兩步抑揚格呼語的重復,恰似一個連續的、緊迫的呼喊,突出了整首詩凝重與宏偉的基調[7]。西方語言音節流暢、響亮、悅耳,也符合科學美。
2.語言結構的科學美
語言的美不僅在于聲,其“形”也具備動人心魄的美感。美感和形式是密不可分、成雙出現的一對概念。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女詞人,其《聲聲慢》意在表達作品主人公經歷國破、家亡、喪夫之后的悲愁、孤寂的心情。但作為詩詞又不可能把主人公的這種情感經歷,如傳記文學那樣明確、具體地表達出來,只能通過凝練的語言為讀者創造一種美的意境[8]: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作者連續運用了疊詞,并且重復了短語的結構形式,雖然尋覓、冷清、凄慘六字均是尋常世俗的言語,但是正是因為語言形式簡潔有力,大大加強了感情的抒發,也體現了文學作品中的科學之美。
語言的科學之美不僅存在于文學作品中,其他語言形式也不例外。英語經濟合同語言的齊一、對稱、均衡,均表現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美。其對稱之美從下面的例子中可見一斑:endprint
The contract was signed in Shanghai, China on June 5th,2001. The contract is written in duplicate, and each copy is written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ach Party shall posses one original, and the original and additional contracts signed by both Parties in two languages are equally authentic.
Party A: China XXX Export Corporation
1# Renmin Road
Bei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egal Representative:
Party B: America YYY Company Limited
20# Tree Avenue
New York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egal Representative:
合同雙方的公司名稱、法人代表簽名等要素在合同的結尾處等量分布,對稱排列。加之兩部分內容相當,平衡對稱之美躍然紙上,展現了合同內容嚴肅、莊重、神圣的效果。
3.語言內在規律的科學美
語言的科學美不僅停留在聲、形、義的層面,其更加偉大的美感已脫離了語言的表象,而是根植于語言的內部規律之中。語言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語言學與自然科學毫不相關。相反,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計量語言學得以迅速發展,借助科技之力獲得具體數據,語言學家可以從大量真實的各類語料中,深入探索語言以及之間的深層次關系,探究語言的起源之謎。在紛繁甚至略顯雜亂的語言世界中,簡潔有力的齊普夫定律(Zipfs Law)的得出就是語言學科學美的最佳證明之一:
f·r=c
f——該詞出現的次數
r——該詞在按出現次數排列的詞表中的位置
c——常數(通常取0.1)
1932年,哈佛大學的語言學專家齊普夫(齊普夫定律,百度百科)統計了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等人作品中單詞出現的頻率,按出現頻率遞減順序排列,則單詞出現頻率f和順序號r滿足以上關系[9]。實際上,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語言都有這種特點。不得不說,在語言學中能夠得到這樣簡明有力且具備普世效力的公式是十分令人贊嘆的。
語言中還有很多其他規律也能夠帶來猶如齊普夫定律一般的強烈科學美感。比如計算語言學研究的依存語言與依存方向,其揭示的各個語種、語系之間的聯系,會讓人驚嘆原來社會科學中的科學之美竟會如此深刻。
三、語言與科學美結合的趨勢
通過分析舉例,本文探討了語言在音韻、結構以及內在規律方面的科學之美。語言學的飛速發展是將語言與美學相結合的基礎,而引進了科學美角度的語言學則具備了更加廣闊及深遠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張凡.美學語言學——兼論漢語民族性格[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前言.
[2]錢冠連.美學語言學說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3):24.
[3]陳大柔.美的張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4]徐光甫,張邦基.歐拉公式中的數學美[J].東疆學刊,1998,(4):33-34.
[5]張凡.美學語言學——兼論漢語民族性格[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52.
[6]徐秋明.王力先生的語言形式美理論觀[J].玉林師專學報,1998,(2):45.
[7]周昕.評《哀希臘》的音韻美[J].漢江大學學報,2003,(1):30.
[8]陳晴.淺析李清照詞的語言形式美[J].貴州文史叢刊,1993,(3):45.
[9]馮志偉.齊普夫定律的來龍去脈[J].情報科學,1983,(2):37.endprint
The contract was signed in Shanghai, China on June 5th,2001. The contract is written in duplicate, and each copy is written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ach Party shall posses one original, and the original and additional contracts signed by both Parties in two languages are equally authentic.
Party A: China XXX Export Corporation
1# Renmin Road
Bei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egal Representative:
Party B: America YYY Company Limited
20# Tree Avenue
New York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egal Representative:
合同雙方的公司名稱、法人代表簽名等要素在合同的結尾處等量分布,對稱排列。加之兩部分內容相當,平衡對稱之美躍然紙上,展現了合同內容嚴肅、莊重、神圣的效果。
3.語言內在規律的科學美
語言的科學美不僅停留在聲、形、義的層面,其更加偉大的美感已脫離了語言的表象,而是根植于語言的內部規律之中。語言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語言學與自然科學毫不相關。相反,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計量語言學得以迅速發展,借助科技之力獲得具體數據,語言學家可以從大量真實的各類語料中,深入探索語言以及之間的深層次關系,探究語言的起源之謎。在紛繁甚至略顯雜亂的語言世界中,簡潔有力的齊普夫定律(Zipfs Law)的得出就是語言學科學美的最佳證明之一:
f·r=c
f——該詞出現的次數
r——該詞在按出現次數排列的詞表中的位置
c——常數(通常取0.1)
1932年,哈佛大學的語言學專家齊普夫(齊普夫定律,百度百科)統計了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等人作品中單詞出現的頻率,按出現頻率遞減順序排列,則單詞出現頻率f和順序號r滿足以上關系[9]。實際上,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語言都有這種特點。不得不說,在語言學中能夠得到這樣簡明有力且具備普世效力的公式是十分令人贊嘆的。
語言中還有很多其他規律也能夠帶來猶如齊普夫定律一般的強烈科學美感。比如計算語言學研究的依存語言與依存方向,其揭示的各個語種、語系之間的聯系,會讓人驚嘆原來社會科學中的科學之美竟會如此深刻。
三、語言與科學美結合的趨勢
通過分析舉例,本文探討了語言在音韻、結構以及內在規律方面的科學之美。語言學的飛速發展是將語言與美學相結合的基礎,而引進了科學美角度的語言學則具備了更加廣闊及深遠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張凡.美學語言學——兼論漢語民族性格[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前言.
[2]錢冠連.美學語言學說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3):24.
[3]陳大柔.美的張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4]徐光甫,張邦基.歐拉公式中的數學美[J].東疆學刊,1998,(4):33-34.
[5]張凡.美學語言學——兼論漢語民族性格[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52.
[6]徐秋明.王力先生的語言形式美理論觀[J].玉林師專學報,1998,(2):45.
[7]周昕.評《哀希臘》的音韻美[J].漢江大學學報,2003,(1):30.
[8]陳晴.淺析李清照詞的語言形式美[J].貴州文史叢刊,1993,(3):45.
[9]馮志偉.齊普夫定律的來龍去脈[J].情報科學,1983,(2):37.endprint
The contract was signed in Shanghai, China on June 5th,2001. The contract is written in duplicate, and each copy is written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ach Party shall posses one original, and the original and additional contracts signed by both Parties in two languages are equally authentic.
Party A: China XXX Export Corporation
1# Renmin Road
Bei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egal Representative:
Party B: America YYY Company Limited
20# Tree Avenue
New York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egal Representative:
合同雙方的公司名稱、法人代表簽名等要素在合同的結尾處等量分布,對稱排列。加之兩部分內容相當,平衡對稱之美躍然紙上,展現了合同內容嚴肅、莊重、神圣的效果。
3.語言內在規律的科學美
語言的科學美不僅停留在聲、形、義的層面,其更加偉大的美感已脫離了語言的表象,而是根植于語言的內部規律之中。語言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語言學與自然科學毫不相關。相反,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計量語言學得以迅速發展,借助科技之力獲得具體數據,語言學家可以從大量真實的各類語料中,深入探索語言以及之間的深層次關系,探究語言的起源之謎。在紛繁甚至略顯雜亂的語言世界中,簡潔有力的齊普夫定律(Zipfs Law)的得出就是語言學科學美的最佳證明之一:
f·r=c
f——該詞出現的次數
r——該詞在按出現次數排列的詞表中的位置
c——常數(通常取0.1)
1932年,哈佛大學的語言學專家齊普夫(齊普夫定律,百度百科)統計了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等人作品中單詞出現的頻率,按出現頻率遞減順序排列,則單詞出現頻率f和順序號r滿足以上關系[9]。實際上,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語言都有這種特點。不得不說,在語言學中能夠得到這樣簡明有力且具備普世效力的公式是十分令人贊嘆的。
語言中還有很多其他規律也能夠帶來猶如齊普夫定律一般的強烈科學美感。比如計算語言學研究的依存語言與依存方向,其揭示的各個語種、語系之間的聯系,會讓人驚嘆原來社會科學中的科學之美竟會如此深刻。
三、語言與科學美結合的趨勢
通過分析舉例,本文探討了語言在音韻、結構以及內在規律方面的科學之美。語言學的飛速發展是將語言與美學相結合的基礎,而引進了科學美角度的語言學則具備了更加廣闊及深遠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張凡.美學語言學——兼論漢語民族性格[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前言.
[2]錢冠連.美學語言學說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3):24.
[3]陳大柔.美的張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4]徐光甫,張邦基.歐拉公式中的數學美[J].東疆學刊,1998,(4):33-34.
[5]張凡.美學語言學——兼論漢語民族性格[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52.
[6]徐秋明.王力先生的語言形式美理論觀[J].玉林師專學報,1998,(2):45.
[7]周昕.評《哀希臘》的音韻美[J].漢江大學學報,2003,(1):30.
[8]陳晴.淺析李清照詞的語言形式美[J].貴州文史叢刊,1993,(3):45.
[9]馮志偉.齊普夫定律的來龍去脈[J].情報科學,1983,(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