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轉
所謂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其特征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變“聽懂了”為“學懂了”,變“學會了”為“會學了”。 這是符合時代要求,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育觀。因此,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總是想法設法用學生最感興趣的、最關注的內容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辦法總是受到學生的歡迎。下面我以《人生難免有挫折》為例,把學生感興趣的“微信”貫穿課堂教學中。
一、導入新課中引入微信
一上課,我就和學生聊天,問學生在星期天喜歡做什么?學生異口同聲地說:“上網,玩游戲,聊天、網購……”我接過話茬說,老師也喜歡上網,不過老師喜歡用手機上網。我前幾天生日時,收到好朋友的一條微信,內容是這樣的:“大海啊他全是水,蜘蛛啊他全是腿,辣椒啊他真辣嘴,認識您啊真不后悔。在您的生日到來之際,誠摯地獻上我的三個祝愿:一愿您一帆風順;二愿您心想事成;三愿您萬事如意。”我讓同學們大聲齊讀微信內容,大家樂得合不攏嘴。我接著問:“朋友對我的祝福都能實現嗎?為什么?”同學們一邊笑著,一邊搖搖頭。這樣我直接導入新課:《人生難免有挫折》。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一下子就進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為后面的學習活動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二、傳授新課中采用微信
導入新課以后,我出示了課標要求和學習目標。然后讓同學們根據老師設計的預習提綱在教材中找出對應的知識點,并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簡要的點撥。接著我對學生說,最近老師收到了學生的一條微信,我確實不知如何是好,今天只好求我的徒兒們來幫幫老師。
我又出示了第二條微信內容:
老師,我最近遇到了不少郁悶的事。我們家鄉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災,洪水沖毀了我家的房子,我只好搬到學校的宿舍住;最近,我們新換了個班主任,她很厲害,稍微犯個小錯誤就說我們,上個星期我就因為一件小事被她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有一次上街買學習用品時,被幾個社會青年攔劫,身上僅有的五十元零花錢被幾個不三不四的人給搶走了;上一周,我因為個子太矮的原因,沒能順利進入校籃球隊。我爸爸現在怎么也這么煩呢?回到家就說我,讓我趕快學習,不準我打球,一點也不理解我……唉!這些煩心事怎么都會找到我呢?我的命好苦啊!
為了讓學生掌握和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小組之間進行PK。
活動一:
(1)列舉名人、偉人事例,談談他們都遇到了哪些挫折?(溫馨提示:古今中外名人事跡)
(2)師生真心告白:(體驗挫折)請說一說自己成長過程中(如:學習、生活等)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挫折,并描述當時的心理反應。
第一個活動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親自體驗和感悟,從而理解和掌握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是名人偉人,還是普通老百姓,包括老師和學生在內,每個人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與人生相伴,人生難免有挫折。教育和引導學生,要坦然地面對人生中遇到的挫折。
活動二:什么是挫折?小雨遇到了哪些挫折?這些挫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這個環節中,老師首先讓學生回答,有的學生說:“挫折就是煩心事。”還有的說:“挫折就是我們遇到的困難和失敗。”接著,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列舉了小雨遇到的挫折,以及造成的原因。家鄉遇到洪災——自然原因;被老師批評——學校原因;錢被搶走——社會原因;因個子矮而沒有進籃球隊——自身原因;家長不理解——家庭原因。在同學們概括說的基礎上,我有讓他們把造成挫折的原因進行歸類。造成挫折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通過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更進一步地讓學生理解了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活動三:播放動畫視頻《三只青蛙的故事》。學生觀看后,回答問題。你喜歡哪一只青蛙,為什么?
由于視頻直觀形象地展示了三只小青蛙面對挫折的不同態度,趣味性強,符合中學生的口味,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室里像炸開了鍋一樣,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 ,把手伸的長長的,嘴里大聲喊著:“老師,老師,我……”
學生甲說:我喜歡第三只青蛙,因為它遇到挫折時敢于挑戰,永不放棄,最終會成功。學生乙說:我討厭第一只青蛙,它是個弱者,膽小怕事,一遇到挫折就放棄,它不可能成功。學生丙說:第二只青蛙雖然剛開始敢于挑戰,但是它卻堅持不下去,半途而廢,最終也是以失敗而告終。接著我讓一個學生總結了一下面對挫折的三種不同態度,并板書在黑板上。學生們在欣賞趣味十足的動畫片中就掌握了知識,效果很好。
三、課堂練習中使用微信。
在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我設計了幾個小問題:
(1)請同學們續寫一下小雨后來的命運將會是什么樣的?(同學們圍繞面對挫折的三種不同態度續寫了下雨的命運。)
(2)你們希望小雨是哪一種命運?(大家一口同聲地說:挑戰挫折,走向成功。
(3)請同學們用本節課所學知識替老師給小雨同學發一條微信,幫助小雨戰勝挫折,最終走向成功。(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整理好答案,然后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發言,最后由大家選出一個較好的答案,代替老師給小雨發一條微博。此時此刻,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其實最后這個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讓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讓學生幫助老師解決問題,使他們體會到一種成就感。)
案例啟示:
1.思想品德課要實現“課堂生活化”,“生活課堂化”。課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現實世界;課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現現實生活。課堂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新課程理念,即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以生動形象的生活場景,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整個學習活動,達成生活體驗。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
2.學會激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會想學、愛學,才會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才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做到樂于主動、敢于主動、學會主動、享受主動,使主動學習成為學生的自發行為。
3.笑著做老師,蹲著看學生。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不要覺得讓學生害怕自己時自己就成功了。其實,恰恰相反,學生害怕你是你成功的最大阻力。美國有一個教師名叫雷夫·艾斯奎斯,他寫了一本書名叫《第56號教室的奇跡》,副標題是讓學生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別人問雷夫,你這間教室里究竟有什么呢?雷夫說:“這間教室里什么都有,唯獨沒有害怕”。 所以教師要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寬松的土壤中發芽結果。提高教學成績的三個秘訣:一是千方百計讓學生喜歡自己;二是千方百計讓學生喜歡自己的教學方法;三是千方百計讓學生喜歡自己所帶的學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