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考
英語是一種全新的語言,它與母語的學習差別很大,第一次接觸英語的學生正處在英語的啟蒙教育和身心發展的階段,學習的目的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學習時總會遇到一些困難,遇到困難就容易灰心喪氣,興趣全無,喪失自信心,以至于連基本的開口說的勇氣都沒有。因此,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對英語這個外來語種產生興趣,樹立自信心從而自覺地去掌握所學知識。
一、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分析
目前所有農村小學從三至六年級都正式開設英語這一學科,三年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這門學科,擁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和興趣。且三年級的教材內容相對其它年級來說比較簡單,第一學期的教學任務是學習簡單的口語和聽懂會說一部分單詞;第二學期的教學任務是學習26個英文字母、單詞及進一步學習一些簡單的日常會話。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好而有的學生則較差,漸漸的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加之三年級的英語課程安排較少,無形中給學生一種英語不是主課,學不學兩可的感覺。再有就是有的班主任教師也對英語不夠重視,更增強了學生對英語的不重視程度,再加上農村小學生的父母大多知識水平有限,對語文數學的輔導都很難,對英語就更加感到頭痛了。所以,雖然三年級的教材內容相對其它年級簡單,但因為上述原因,從三年級第一個學期的學習就可以看出有輕微兩極分化的傾向。
四、五年級需要學習的句型、語法和音標是整個小學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因此可以說這兩年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音標作為小學英語學習的一個重點內容在這一階段出現,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大挑戰。在這期間,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成就感所帶來的自信心對于學好英語尤為重要。
對于六年級的小學畢業生來說,由于面臨升學的壓力,很多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語數學科的學習上,對英語的學習就相對減弱。但是,學習興趣濃厚、在學校英語學習中名列前矛的學生仍然能很好的掌握進一步深入的語言學習。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基礎差、學習能力弱、紀律約束性差的學生在這兩年學習中,由于缺乏自信心,出現了掉隊的現象,導致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一蹶不振。
其實在小學階段增設英語課,學生把英語學好,這樣能靈活安排中學各科目的學習時間,使孩子盡早擺脫語言羈絆,盡早把寶貴的青春,投入到其他學科。
因此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與英語學習的成效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應在個性化英語教學中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激發學生的性格優勢,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的有效措施
1.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
我們應糾正以往英語教學中重知識輕情感的情況,取而代之的應是以情促知,英語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農村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它時,總感覺非常新鮮,心里充滿好奇。在這個時候,正是一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契機。在農村,學生知識面窄,接觸的事物少,學生聽得最多的就是“hello,goodbye,yes,no”這些簡單的英文。因此在英語課教學時用平時最常聽到最容易說的英文導入課程。如用手勢引出“ Hello、Ok、Yeah”等,然后我還拿出一些上面標有簡單英語的實物,展示給他們看,如: 標有“watch”的手表,標有“milk”的瓶裝牛奶等。讓孩子發現其實英語離他們很近,而且簡單易學,他們就會以一種愉悅的心情來迎接這一門學科。
我們還要更新教育觀念,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使學生在運用英語過程中增強學習興趣,對他們每一次語言的使用、每一次的開口及有意識的發音模仿都應報以真誠的贊許及鼓勵的表情,要尋找他們的優點,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我們還必須要懂得理解、尊重學生的情感,正確處理英語學習中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多使用“good”、 “excellent !”、“you are clever”之類的贊揚語。此外我們要不斷變換教學方式,從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調用各種直觀教具、電化教學設備等,創設生動、形象的語景,通過視、聽、感覺來吸引和啟發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培養興趣,以便他們更好地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2.幫助學生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目標的制定是一個需要精細化、量化的過程,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使學生能夠完成每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后,有興趣完成另一個新的學習目標,教學研究表明:適宜的焦慮感能促進學習,過度的焦慮則適得其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同時我們還要根據學生性格,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盡管性格無所謂絕對優劣與好壞之分,但任何性格特征必然有其優勢及劣勢,這就為教師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考慮學生的性格傾向,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習者,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抓住學生的好勝心努力嘗試,鼓勵內向的學生多發言,細心思考, 使學生充分發揮性格因素中的長處,彌補其性格因素中的不足。
3.鼓勵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提高自信心
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主動獲取、主動發展的過程,這樣才能記得住,學的好。這就要求教師應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絕大多數的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在課文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抓住文中重要詞匯、短語和句型的基礎上,來復述課文。學生運用發散思維,對相關詞語、句型進行替換或改寫后按照一定的線索把課文口述出來。這樣對語言的再加工過程,不僅是強化記憶、前后聯系、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思維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的過程;同時又不拘一格,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個性發展的空間,在分層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總之,怎樣幫助樹立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有多種渠道,但基礎是學生要對英語有興趣和熱情,對自己有自信心。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愛心,要把學生看作是與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和教育活動中的合作者,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吸引學生,打動學生,使他們有了基本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并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觀點,建立一種良好的雙向反饋親密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對教師有一種親切感,一定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扶起學生的自信之樹,從而自覺地去接受所學的知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