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輝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是息息相關的,只有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學習其他學科。然而,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仍舊存在不少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從而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c)-0206-01
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比例。閱讀不僅能夠檢查一個學生的基礎語文知識水平,更能從中檢查出教師語文教學的方法。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注重提高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為重要。而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從而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初中閱讀語文教學在教學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提升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并不盡如人意。大部分學生的閱讀知識面狹窄,閱讀理解能力也不高,而且閱讀教學觀念比較落后,閱讀教學肢解教材。經過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不足之處。
1.1 閱讀教學觀念陳舊落后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在閱讀時,不僅僅是一味的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而是要在閱讀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思維與閱讀到的知識相互融合,從而產生共鳴,并且將這種思維能力轉化為自己的財富。大多數的學生閱讀過程中做不到這樣,又由于閱讀知識面狹窄,閱讀量達不到,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達不到,閱讀文章時,學生就不能理解其中真正的中心思想,導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再上一個階層。
1.2 閱讀教學肢解教材
閱讀理解能力與學生的想象和思考能力是相掛鉤的。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能力,將自身的知識或者經驗相融合,進而產生共鳴。深入的思考能夠發(fā)生讓讀者意想不到的收獲。初中學生大多比較活潑好動,所以學生的想象力較為豐富,但是缺乏思考能力,懶得思考或者思考的方向不對,偏離教學大綱的要求。還有就是學生的閱讀范圍大多是課文內容,學生不會自己去找閱讀素材,而老師往往也忽略這一點,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沒有提高。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采取的模式大多是肢解教材,并且按照教師的教學模式反復的進行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重點放在了考試上,而不是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肢解教材的教學方法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
2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
2.1 加強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的去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拓展學生閱讀的知識面,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采取很多種技巧。比如讓學生通讀課文,從整體上感悟課文的中心思想;采取情境教學,在整體感知文章語境的基礎上,選取判斷進行情境教學,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有的具體的表現(xiàn)如下。
(1)課堂上組織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將語言優(yōu)美或者蘊含寓意的句子記住,積累語言素材。比如在學習《白兔和月亮》和《落難的王子》這兩篇文章時,就可以感受《白兔和月亮》中優(yōu)美的語言以及蘊含的“擁有與自己能力不相稱的巨大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寓意;《落難的王子》中蘊含的“厄運能夠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寓意。
(2)教師教授學生閱讀技巧,讓學生學會精讀和略讀,整體去感知課文的中心思想。
(3)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將文章所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教授莫懷戚先生的《散步》一文時,設置情境,可以將生活中的公益廣告《媽媽,您洗腳……》引入,讓學生自由組織活動,以這樣的形式傳遞愛,讓學生能夠從中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
2.2 合理開發(fā)、利用課堂資源,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1)合理開發(fā)、利用教材。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文章都是通過專業(yè)人士針對初中學生的能力進行選編的,因此教師要盡可能的利用好教材中的文章去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舉《散步》一文。首先,老師可以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比如第四自然段“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的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了水泡。”這段描述的是春天的氣息的到來時景色,富有生命氣息和詩意,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鄉(xiāng)間田野泥土的芬芳,家庭的和諧與歡樂的氣氛。還有一段中描寫了“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既點明了走小路的原因,也透漏出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愿望的內心世界。老師詳細講解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學生可以積累起來,在寫作文時用上這些句子。
(2)以點帶面,廣泛閱讀,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面。老師不僅僅是教授教材中的文章,應該以教材中的文章為基點,引導學生向同類作品拓展。比如講冰心的《紙船》與泰戈爾的《紙船》可以在學習是比較著學習。再比如可以讓學生課外閱讀名著,著名作家的散文等等,將自己感興趣的片段積累起來,或者將蘊含哲理的句子摘抄,課堂上閱讀給同學們聽。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的感想或者看法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發(fā)言,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在掌握主動的情況下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2.3 發(fā)揮學生主動性,注重知識的長期積累
學習是一個主動性的行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學生大多處于被動的局面,老師一味的灌輸給學生思想,學生是否接受教師無從得知。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要發(fā)揮在學習上的主動性,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提高自己的閱讀量和閱讀理解能力。在學習中有不懂的要與教師及時的溝通。學習閱讀過程中要學會記筆記,做摘抄,將優(yōu)美和蘊含寓意的句子摘抄在筆記上,長期積累下去,不僅自己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2.4 具體文章抽象化教學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文章本身,對文章的內容和思路進行鉆研,從而得到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應該分析學生和文章的特點,實現(xiàn)具體文章抽象化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形式的教學設備,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內容,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有趣的聲音和圖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逐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
3 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是息息相關的,只有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學習其他學科。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更重要的是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科學運用閱讀技巧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蔡蓓蓓.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與實施[D].南京師范大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