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紹寧++曹宇
摘 要:創業課程的開展在高校方興未艾,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地方建筑類高校中,由于受高校自身專業和條件的限制及地方經濟發展的制約,存在的問題更加突出。如何解決以上矛盾,并確定有效的效果評價標準,以推進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創業課程 開展 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187-02
創業課程是國家教育部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而開設的一門課程,相較于其他基礎課程而言,具有實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是一門應用性質很強的實用性課程。創業課程的開展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而且可以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廣闊的空間。基于課程的創新性,各高校的課程開展基本上都還處于摸索期,因而在課程建設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地方建筑類高校中,由于受高校學科性質和就業前景等因素制約,創業課程的開展更有其特殊性。
1 地方建筑類高校創業課程開展現狀
與其他高校一樣,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的創業課程主要依托于公共選修課的形式,還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對教師和學生的調研,我們發現創業課程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學校有創業課程,大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相關創業課程的培訓,而已經接受過創業課程培訓的學生認為效果并不理想。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創業認識不清。對大部分學生來講,創業還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在我們調研訪談的過程中,近98%的學生都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將“資金”列為創業的必備條件,有47%的同學將“資金短缺”視為創業的最大障礙,從而忽視了創業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2)創業課程授課學時短、受眾面小。雖然《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但是依然不能改變創業課程在地方建筑類高校中邊緣學科的地位。以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為例,創業課程每學年只開課一次,每次開課授課學時僅有16個學時,且選課時受人數的限制,每次僅有不到500名同學能得到學習的機會,對于一個在校生過萬的高校來說,受眾比例還不足1/20,遠遠不能達到國家的要求、滿足學生的需要。
(3)師資力量薄弱。目前,大多數高校缺乏專業的創業課程教師隊伍,多由擔任其他課程的教師或相關崗位的教輔工作人員兼任,形成了兼職課程多、專職課程少,兼職師資多、專業師資少的局面。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擔任創業課程授課任務的僅有四位教師,且全部為各學院專職輔導員,不僅缺少相關知識,更缺少實際創業經驗。
(4)教學方式落后,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的“白加黑”模式,即粉筆加黑板,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缺少創業教育實踐活動。而有限的教育實踐活動也僅停留在創業計劃大賽層面,缺少可行性。
(5)創業課程定位不準。創業教育并不是一個全民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大學生推向創業之路,特別是地方建筑類高校的學生,受地方經濟發展和行業就業前景影響,更不會選擇一畢業就創業。對于此類高校,創業課程應該定位于素質培養,而非單純的技能培訓。
2 地方建筑類高校創業課程效果評價
高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其意圖在于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學生開展創業活動的技能。因而,高校創業課程的教學效果評估應該遵循使學生具備將創新精神、創業素質應用于提升實踐能力的原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
(1)從創業課程的課程內容設置上來說,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業型行為和技能為主,使學生了解創業的過程、相關的任務和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掌握創業初始階段所必備的主要商務知識和新創企業的管理運作方式。
(2)從學生個人創新創業素質的提升角度考慮,應該培養學生敢于創業的態度,讓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產生具有創業精神的動力,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相對優勢,同時讓學生能夠認同理解并感受創業者的生活世界,體驗創業型的行事、感知、組織、溝通和學習方式,讓學生了解人際關系的本質,學會駕馭處理各種復雜利益關系的能力。
(3)從創業課程開設的社會效益來看,創業課程的開設應該為高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撐,并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創業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并將授課內容轉化為具有實際意義的社會效益,讓潛水艇浮到水面上來,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3 推進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應對策略
由于地方建筑類高校是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依托,加上創業教育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創業課程的開設也必然結合地方經濟特色和院校專業特色,在結合二者特色優勢的基礎上來開展創業教育。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推進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
(1)明確以培育創業精神、提升創業素質為核心的創業教育理念。創業教育理念的定位不僅要結合高校的特點,同時考慮高校所處的地域特點和地方經濟形勢,與時代的需求相呼應。依據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建筑類高校的專業特色,地處京津冀都市經濟圈—— 張家口的地理位置,及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歷史發展契機,我們認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應將創業理念定位于培育創業精神,提升創業素質。
(2)確定創業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程。創業課程體系包含多個模塊內容,如創業環境模塊、創業操作模塊、創業財務模塊、創業組織模塊等等,每個模塊下又包含諸多培訓課程和內容,結合地方建筑類院校自身條件和特色,確定創業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程,是有效提升創業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有力保證。最大限度的集合優勢資源開發核心課程,可以盡快樹立地方建筑類高校創業教育的品牌特色。結合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將創業機會識別、創業精神培養、創業素質提升、創業政策法規作為核心課程最能提升學生的創業實戰能力。endprint
(3)加強創業課程的師資建設,改變師資結構,盡可能達到“去學術性”。教師的數量與質量是任何一項教育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就目前情況而言,創業課程師資嚴重匱乏,遠遠不能滿足創業課程開展的需要。這個問題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解決:一方面加強對自有教師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升任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引進社會創業導師彌補學校創業師資缺口。由于社會創業導師具有實際創業經歷,可以彌補專業教師相關實踐經驗匱乏的不足,能夠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上的指導。無論是專業課程教師還是社會創業導師,都應以實踐為課程實施的導向,結束目前教學實踐“兩層皮”的局面。
(4)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要想取得有效的預期學習成果,就必須根據教學內容選取最合適的教學方法。目前,在國內外開設創業課程的高校中,主要有以下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小組教學法、辯論式教學法、案列分析教學法、模擬創業教學法、創業策劃教學法、企業家走進課堂教學法等等。地方建筑類高校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以上教學法融入到創業課程的日常教學中去,并在此基礎上“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提煉出符合自身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5)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良性循環發展之路。從國外的成功經驗來看,有效的高校創業教育是和企業緊密聯系的,畢竟創業教育是一種“產學研”合作的教育方式。創業課程影響力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必須依托于創業實踐支持。目前,張家口地區正在積極籌建大學生創業產業園區,抓住機遇,將大學生創業產業園區作為學生創業的實踐平臺,以促進創業課程的開展和課程體系的完善。
總之,高校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面的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 賀尊.創業學概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 徐小洲,葉映華.中國高校創業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 張昊民,馬君.高校創業教育研究—— 全球視角與本土實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 程文忠.試論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3(2):94-97.
[5] 錢強.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中國高教教育,2005(8):92-93.
[6] 夏春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高教,2004(6):106-108.
[7] 徐華平.試論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04(2):74-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