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一丁
被譽為“美國國寶級科技研發巨擘”的康寧公司,由玻璃制品起家,創新的基因深植于企業文化之中。清晰合理的研發戰略加上超前的市場布局讓它得以順勢而為,成為全球頂尖的光纖和其他高科技部件的制造商。而在所有技術型公司中,康寧更是少見的能將徹底改造自身作為常態的公司之一。
對于康寧(Corning)這個品牌,絕大多數的中國用戶的認識應該都停留在透明玻璃鍋上(1998年玻璃餐具部門被康寧集體出售)。實際上,它的產品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iPhone在內數以億計的移動設備高強度的玻璃顯示屏均出自其手。
更不為人所知的是,康寧的用戶不僅是普羅大眾,還包括了最尖端的科研機構。除了向美國宇航局NASA提供所有載人飛船及空間站的玻璃之外,其還為大名鼎鼎的哈勃望遠鏡及其他太空高端研究設備提供鏡片和光學系統。2014年6月,康寧公司宣布向NASA的OSIRIS-Rex飛船提供特殊光學部件,用于其在2018年登陸流星班努(Bennu)的探索計劃。
雖然這家名副其實的高科技公司遠不如蘋果、三星和索尼那樣出名,但事實上,康寧的故事和這些名滿天下的企業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為精彩。
“國寶級科技研發巨擘”
位于紐約州小鎮康寧的康寧公司是生產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全球領袖企業。它由愛默瑞·霍廷(Amory Houghton)在1851年創立,今年已163歲,是企業界貨真價實的常青樹。
更重要的是,在百多年的歷史里,雖然也遭受過諸如2002年互聯網泡沫所帶來的重創,但康寧一直在電子產品、汽車排放控制、電訊和生命科學等諸多領域獨領風騷,創造出眾多深刻改變人類生活的產品:如讓愛迪生的發明成為現實的玻璃燈泡外罩(1879年),使電視進入千家萬戶的顯像管(1947年),使光纖通信得以廣泛應用的世界第一根光纜(1970年)等。這一切都使得《財富》雜志對其作出“美國國寶級科技研發巨擘”的評價。不僅如此,康寧還超越微軟(48位)榮登最具創新能力企業榜第36位。
今天的康寧涉足顯示技術、光纖電纜、環境技術和生命科學四大領域,全球員工3萬人,年收入80億美元,目前的市值為270億美元,在福布斯500強企業榜單上排名343位。
創新戰略??清晰獨特
康寧持續百年的成功是全球企業界的一個傳奇。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持續不斷地進行研發投入,不懈地創新。從創立伊始,康寧就已把創新精神深植于企業基因中。
百年前,當他人都在憑經驗制造玻璃時,康寧創始人霍廷和他的兒子就把玻璃制造作為一門嚴謹的科學來對待,通過系統嚴密的實驗達到最佳的產品質量。早在1908年,康寧就建立了美國歷史上最早的企業研發實驗室之一,并雇用了全職的研發人員,這在當時極為罕見。霍廷家族的這種創新精神多年來薪火相傳,從未中斷。
在康寧,創新不僅僅是企業戰略,而是宗教般的存在。它靠信念而實施,不論豐儉之年,都持續進行,就算在近期內看不到回報。霍廷家族從一開始就對創新的意義有著清晰的認識,即創新不但是為將來的收益做準備,而且是在核心業務突然消失時用于保護員工和企業自身的必需手段。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研發和創新在康寧150多年歷史中一直是企業戰略的主體,而且從未改變。小愛默瑞·霍廷曾驕傲地說,研發是康寧增長速度最快的企業活動。康寧每年持續投入10%用于創新,就算是在像大蕭條那樣最艱苦的階段,研究投入不但沒有收縮反而加大了。
因此,康寧在百多年來持續不斷地推出性能優異的創新產品,如鐵路和航海用的信號燈、耐高溫玻璃餐具、電視顯像管、汽車凈化陶瓷、光纖、LCD屏幕及所有手機上都不可或缺的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今天的康寧每年測試超過1萬種不同的玻璃,并有12萬余種獨特的配方。全公司25%的銷售來自于“年齡”小于5歲的產品。
當然,康寧的成功不僅來自一味地投入研發,而是制定了清晰合理的研發戰略。尤其是在互聯網泡沫危機后,康寧痛定思痛,通過對自身優劣勢的分析,明確提出了“核心部件研發戰略(Keynote Component Technology Strategy)”,并稱其為康寧的創新公式。
這個創新戰略的核心是做一個促成者或賦能者,為其他公司的產品系統創造核心部件,使它們的產品能夠充分發揮效能,并通過自己獨有的專利技術獲得高利潤。這些核心部件由獨特的材料、卓越的工藝過程和優良的加工制造能力共同打造,并能在這些方面形成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技術壁壘。
其結果是,這些關鍵部件不僅是其他企業無法模仿的,更重要的是,它們成為了更大產品系統的賦能者,具有廣闊的增長空間。這個研發戰略能夠充分發揮康寧在材料、工藝過程及加工制造三大領域的整合優勢,令其競爭對手難以比肩。
因為是立足于B2B市場所需的基礎材料的突破,這種研發模式的最大特點是投入巨大但回報周期漫長。而且因為不是賣給終端消費者,康寧對結果沒有很大的控制權。在這種商業模式下,康寧其實更像一個制藥公司,必須隨時愿意下一盤很大的賭局,投入巨資,然后甘愿等待十幾年才獲得回報。對于一般企業而言,這種創新模式是無法實施的。但康寧從誕生之日就善于從事這種立意長遠堅韌不拔的創新。這種精神深植于康寧的企業基因和員工的性格之中,成為康寧長盛不衰的法寶。
研發投入??耐心超前
康寧為高價值產品系統提供核心部件的創新戰略往往需要在材料和工藝過程上同時實現激進式創新。因此,研發投資,尤其是固定成本上投入很大。而且,進行這種核心部件技術的開發時間漫長,平均需要至少10年的投入才可能有所建樹,如康寧開發顯示技術用了14年,而開發光纖技術和LCD都進行了15年才最終盈利。
康寧在研發投入上顯示出了無比的耐心,并提出了獨特的耐心資本(patient money)理念,即公司對具有前景的研發項目堅定地給與長期持續而耐心的資金支持。康寧的四大業務均有很好的表現,就是因為耐心資本多年來強有力的支持。
對創新具有如此長遠的眼光需要一種獨特的企業文化,即冷靜剛毅,堅定果敢,對認定的目標毫不動搖,無論遭遇何種困難,都矢志不渝地前進,絕不急功近利,浮躁易變。只有具有這種心理素質和心態,才能成功地貫徹實施康寧獨特的創新模式。
但這種極其長遠的管理理念和風格在全球企業界絕對是一個異類。這和霍廷家族多年掌控康寧有直接的關系。雖然康寧在1945年上市,但絕大多數股權仍為霍廷家族持有。只是2000年后,家族持股才慢慢淡化,但霍廷家族仍對康寧有著深遠的影響。家族企業的最大優點就是立足長遠。現任總裁魏文德(Wendell Weeks)對此深有體會。他曾說,康寧從不會空降一位只做4年的總裁。康寧人從來都是把康寧作為終身的事業。
康寧不但對研發項目長期耐心地投資,而且極具魄力和膽識,經常超前投資,在市場需求形成之前,就靠自身對行業前景的判斷完成戰略布局。
上世紀60年代初,康寧啟動光纖的研發。10年后,康寧在此領域獲得全部12項基本專利。到了70年代中期經濟蕭條,康寧不得不解雇大批員工,而且光纖市場遠未形成。康寧在美國唯一的潛在用戶AT&T預測30年后才會有此類需求。但當時的總裁小愛默瑞高瞻遠矚,果斷建廠。到1981年,康寧在光纖行業的布局已經完成。此時共投資超過1億美元,卻無任何收入。但因為超前的戰略布局,此后待光纖市場飛速發展,康寧很快就擊敗了眾多強大的對手,從而獨占鰲頭。
在LCD顯示器領域,康寧亦是如此。于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發,初時就創造出一種新工藝,能夠形成超薄、超平整的玻璃界面,遠優于競爭對手。到了90年代中期,康寧預期市場需求的爆發,率先投資10多億美元在亞洲設廠,又一次在市場騰飛時,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舉擊敗日企,成就霸業。在超過15年耐心投資后,LCD業務終于在1999年為康寧帶來豐厚的利潤。
康寧在車用環保陶瓷材料的成功也源于這種大膽前瞻的超前投資。它在上世紀70年代初沒有任何訂單的情況下就率先建廠。其后康寧的產品很快取得巨大成功,成為汽車行業的行業標準。康寧的這種果敢和魄力也是它持續成功的核心原因。
戰略轉型??堅決果斷
康寧的持久昌盛還源于對自身持續而顯著的變革。它在過去曾多次重新塑造自己,進行深度戰略轉型。高科技行業無論是技術、競爭環境還是用戶需求都變化飛速。一個企業只有隨時有決心、魄力,同時有能力進行變革才能維持長久優異的市場表現。
康寧最初是以生產專業玻璃起家,為鐵路和航海提供信號燈玻璃。其后,它推出一系列極其成功的耐高溫玻璃餐具,從而走入美國的千家萬戶。進入上世紀50年代,康寧成功地在電視顯像管領域建立了全球市場的領袖地位。除了在材料領域不斷突破之外,康寧還在80年代建立了利潤豐厚的醫療測試部門。
但是,這些業務的曾經輝煌都未成為康寧對其留戀的原因。一旦環境變化,康寧就毫不遲疑地對自身進行深度變革,退出這些不再有發展空間或與康寧核心技能不再有戰略相關性的部門。例如,在看到了日本彩電企業的興起后,康寧于1988年將曾經貢獻75%利潤的彩電顯像管部門悉數售出。1996年,康寧意識到醫療測試部門雖然貢獻了27%的利潤,卻無法和其核心技能形成增益效應,便將其果斷割離。而康寧在美國最廣為人知的玻璃餐具部門,也在1998年被賣掉。
通過這些大規模的資產剝離,康寧成功將自身從大而雜的企業轉型為一個小而精的高科技企業,順利成為全球頂尖的光纖和其他高科技部件的制造商。通過這種深度戰略轉型,康寧的戰略定位更清晰,創新能力也更加強大。在所有技術型公司中,康寧是少見的能將徹底改造自身作為常態的公司之一。其實,所有成功的高科技企業如IBM、亞馬遜、谷歌和甲骨文等,其共性都是如此。長青的秘密就是不斷進行自我突破,甚至是壯士斷腕般的自我毀滅和破壞。高科技產業的生存法則,不變革就等于滅亡。
玻璃世界??持續輝煌
康寧輝煌百年,成為全球企業界的傳奇,自然也少不了命運之神的青睞。當年的愛迪生要求康寧生產電燈的燈泡外殼,從而使得康寧在這個行業稱霸40年。其后,喬布斯找到康寧,要求用6個月就生產出堅固耐磨又透明性良好的超薄玻璃,從而促成了應用于iPhone及其他移動設備上的“大猩猩玻璃”橫空出世。就是它引以為傲的光纖業務也是因為上世紀60年代初,應英國郵政的需求才啟動了這個項目。
這樣看來,康寧的很多成功都是因為其他偉大企業的督促,才實現了諸多改變人類歷史的創新。但康寧成功打造百年輝煌的真正原因,還在于根植于其企業基因中永不泯滅的創新文化和精神。和其他創新型企業相比,康寧的這種創新精神非常獨特。如果把康寧作為一個人,那他的內心修為已臻化境。他冷靜、耐心、剛毅、果斷、堅忍不拔,又敢于冒險,具有無比的膽識和魄力。他在誘惑面前巋然不動,內心具有堅定清晰的目標,并矢志不渝地實現,但一旦看準機會又氣魄宏大,全力出擊。
美國另一家和康寧背景非常相似的高科技企業霸主摩托羅拉也曾輝煌多年,今日卻是衰敗不堪。它缺乏的就是康寧所具備的這種持久恒常、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所以,康寧能否在下個百年持續輝煌,回答應該是樂觀的。康寧是一個偉大的企業,也是一個可怕的對手,非常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對于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欲查看其他資本圈精英評論,請掃描版權頁二維碼,下載并登錄“新財富酷魚”和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