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娟
騰百萬(騰訊、百度、萬達)聯手,被網友評論是“三英戰呂布”,目標自然是眼下炙手可熱的阿里巴巴和馬云。梳理他們在歷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上的名次,總結如下。
最早入榜、最有耐力:馬化騰。2005年上榜,四個人中最早上榜,并且此后年年都來富人榜“報到”,對于一個每年淘汰輪換率在30%-40%的榜單,他的表現真是逆天了。
最快增長、最暴富:王健林。2007年20億元身家,2014年已經到了800億元身家,7年時間40倍增長,近五年的名次一直在前三輪動。王思聰有這樣的爹地,怎能不成為國民老公?
最穩定、最平衡:李彥宏。2006年首次打榜就有33名的不俗成績,后來一直穩定向上,近年來長居前10。
最不可琢磨、最霧里看花:馬云。馬云進榜早,但名次忽上忽下。隨著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成功IPO,馬云的紙面財富越過千億元大關,將成為下屆首富的有力人選。在阿里巴巴股權之外,馬云手上還有阿里金融、菜鳥物流等頗具想象空間的資產。相比馬化騰和李彥宏財富的透明,馬云的實際身家可算是謎一樣的存在。
投資界大叔們已被90后玩壞(王陽/文)
“看不懂的就投”不過是一句玩笑話而已,面對一大波來襲的90后創業者,大叔們如何接招?總結起來,主要有三招。
第一招:為團隊引入年輕人。讓同齡人去理解同齡人,總要比大叔們跨越千山萬水去理解年輕人更容易。達晨創投最小的投資經理出生于1988年。
第二招:以開放的心態學習。聯想之星執行董事王明耀就十分清楚,大叔們不是90后的菜:“所謂的開放意思是,一般人去理解一個項目的時候往往會把自己放進去,說你這個可能我也用不上,其實錯了,他的目標用戶不是你,不是你這些大叔,而是后面的90后、00后。”
第三招:用經驗去把關、引導。
大叔們到底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90后,澳銀資本創始合伙人熊鋼說:“我的原則就是不排斥,因為我們總是要謝幕的,等到我們謝完,70后也該謝幕了,我們總得要離開這樣一個舞臺的,不能排斥,起碼絕對不能排斥。但是我的觀念就是也不會逢迎,不會故意去討好”。
投資回報巔峰對決:阿里PK騰訊(蘇龍飛/文)
軟銀對阿里巴巴的投資回報與MIH對騰訊的投資回報,究竟誰能勝出?
軟銀對阿里集團的初始投資額為8000萬美元,中途套現1.8億美元,目前持股市值750億美元,投資回報940倍;MIH對騰訊的初始投資額為3200萬美元,中途未做任何套現,目前持股市值510億美元,投資回報1594倍。按照收益凈額計算,軟銀在阿里巴巴的投資回報高于MIH在騰訊的投資回報;但是按照收益倍數計算,則是MIH在騰訊的投資回報高于軟銀在阿里巴巴的投資回報。無論如何,軟銀之于阿里巴巴、MIH之于騰訊,皆堪稱全球創投領域的巔峰之作。
阿里集團上市之后,馬云與馬化騰的財富對比又將如何?
按照最新持股比例,馬云持有阿里巴巴7.8%股權,馬化騰持有騰訊10.2%股權,以2014年9月19日各自企業的市值計算,馬云的持股市值折合人民幣 1108億元,馬化騰持股市值折合人民幣947億元。雖說馬云持股市值略高于馬化騰,但基本處于同一量級。或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家互聯網公司掌門人,“雙馬”將會是日后中國首富的最有力角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