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偉
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檔案信息建設也成為檔案界普遍關注的問題。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檔案工作現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檔案管理的新情況、新原則與新理論,確立網絡環境中檔案管理與檔案服務的基本框架與基本方法,實現檔案信息的社會化服務。信息化為檔案事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成為檔案事業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提高檔案信息服務水平的必由之路。文章就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論述,然后就檔案建設中的基本內容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以期為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
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信息化的檔案向建立檔案和查閱檔案的人都提供了方便,在面對眾多紙質檔案時,由于管理檔案的人員任務非常繁重,致使他們在工作中容易出現差錯,但運用計算機掃描便能快速使檔案實現信息化,同時還能輕松處理完檔案資料,如此一來,不僅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時也使存儲空間得到了節省。
(二)使檔案管理工作得到改善。實現信息化的檔案管理,能讓檔案管理部門由封閉性管理轉為開放性管理,讓檔案管理方式可以從檔案的保管和利用轉變成檔案的信息化服務、管理和采集,進而使檔案資源能實現科學配置,從而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三)方便檢查查詢。對傳統檢索方式加以利用,檔案管理者可從目錄中找出檔案,并按照記錄到庫房里進行查找,但這樣做非常浪費人力。在實現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之后,能使即時查詢得以實現,管理者可選擇最佳的查詢方式,將所需檔案從檔案庫里面檢索出來。
(四)支持管理和決策。信息化的檔案管理能確保檔案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不僅能讓員工通過計算機查閱相關檔案資料,進而使他們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時還能綜合分析檔案信息,從而為領導決策提供文獻支撐。
二、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集體內容
檔案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應用系統建設、標準規范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標準規范建設。是對電子文件的形成、歸檔和電子檔案信息資源標識、描述、存儲、查詢、交換、網上傳輸和管理等方面,制定標準、規范,并指導實施的過程。檔案信息化的標準、規范相當于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規則”,對于確保計算機管理的檔案信息和網絡運行的安全、暢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指檔案信息網絡系統和檔案數字化設備。它是檔案信息傳輸、交換和資源共享的基礎條件,只有建設先進的檔案信息網絡,才能充分發揮檔案信息化的整體效益。
(三)應用系統建設。應用系統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檔案信息的收集、檔案信息的管理、檔案信息的利用、檔案信息的安全等方面,它關系到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速度與質量、集中體現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效益和檔案信息服務的效果。
(四)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檔案信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之一,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敗的關鍵,也是衡量檔案信息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主要內容包括館藏檔案的數字化和電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主要形式包括館藏檔案目錄中心數據庫建設、各種數字化檔案全文及專門數據庫建設。
(五)人才隊伍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人才是關鍵。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它不僅需要檔案專業人才,計算機專業人才,更需要既懂檔案業務,又熟悉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三、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有效舉措
(一)制定規劃,突出重點,扎扎實實地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檔案信息化工作應該破除對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認識誤區,堅持以利用為中心,充分發揮信息化工作的效用。檔案信息化工作要以利用為本,充分考慮檔案利用需求與特點,結合本單位信息化工作發展水平來開展。要從本單位實際出發,講求實效,追求投資效益,做到建一個成一個,發揮效用,不能搞形式主義。
(二)加強組織協調,整合檔案信息資源,做好信息化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龐大的綜合性工程,檔案信息化建設必須通過設置高效率的工作機構來協調其工作的開展。其工作機構應包括:信息化建設的組織管理機構、網絡系統的設計建造機構、網絡信息管理服務機構等。其中組織管理機構是建設的決策指揮者和組織實施者,是整個信息化工程的策動力,決定著網絡建設工程的組織效率:網絡系統設計建造機構是具體負責檔案信息網絡的規劃、技術設計和工程建造的機構;網絡信息管理服務機構是檔案信息網絡的實際運作者,負責網絡的運行維護和檔案信息的組織、發布與更新。
(三)加強檔案信息標準化和規范建設,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必要條件。檔案信息化標準規范主要包括管理性標準規范、業務性標準規范和技術性標準規范。其中,管理性標準規范是對電子文件檔案信息進行管理的一套規劃,包括計算機安全法規與標準及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合法化確認標準等;業務性標準規范是對檔案文件信息化處理的規范,其范圍包含電子文檔的標準及管理規范;技術性標準規范是指電子文檔數據存儲、壓縮、數據交換、數據加密、水印技術和系統軟硬件設施技術標準規范等。
(四)增強保密意識,采取有效措施,構筑檔案信息的安全保障體系。檔案部門應樹立科學的正確的檔案信息安全觀念,堅持“積極防御、綜合防治”的方針,以《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結合本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形成計算機網絡管理檔案信息的安全保障體系。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要有保密意識,認真地對檔案信息做出鑒定,確定檔案的密級程度和開放范圍,嚴格審查,嚴格管理。同時,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應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效地防止人為的干擾破壞,注意防毒殺毒,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加強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首先要改變舊觀念,樹立正確的檔案人才觀。人才是檔案信息建設的關鍵,檔案信息化建設要樹立大人才觀,針對在具體管理中對人才的評價標準,立足于“人人皆才”、“人人皆可才”的觀念,在具體的人才建設中樹立整體觀念和動態觀念,這樣人才資源才不至成為無源之水,人才管理才可能取得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效果。其次是通過各種渠道,加快加強信息人才的培養工作。首先要依托高等院校培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研究開發型人才。其次要借助科研院所拓寬人才培訓渠道,進行在職檔案人員的繼續教育。依托科研院所的教育資源和社會高新技術,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在職檔案人員到科研院所或有關部門接受培訓。科研院所或有關部門采取專題講座、實習培訓、現場研討等方式,使在職檔案人員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掌握新技能、新方法,探討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高其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能,從而培養出適用型、普及型的檔案信息化人才,以適應檔案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