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豐榕
摘 要:對電廠汽機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確保汽機正常運行的有效措施,以此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確保電廠穩定供電,從而實現電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關鍵詞:汽機設備;常見問題;給油系統;軸承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8-0037-02
電廠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電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受到汽機運行狀況的直接影響。當前,電廠將煤炭等化石能源作為主要的能源。對電廠汽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解決,能夠提高汽機的運行效率,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電廠的經濟效益。電廠汽機的使用壽命一般較長,發動機效率的不斷提升會使汽機運行更加復雜,從而在運行過程中更容易出現問題。
1 電廠汽機設備運行中的常見問題
1.1 主油箱濾油機
在主油箱運行的過程中,為了確保運行的準確性,需要進行濾油操作。因為如果油中含有雜質,不僅會對油箱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還會降低汽機的使用壽命。因此,在濾油機安裝完成之后,必須對主油箱中的油進行過濾,防止其中出現雜質。過濾工作主要是借助脫水回路,在過濾的過程中,需要對濾油機中的油質進行測量,并對汽機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可以在機組冷油器出口對油樣進行采集,經過化驗之后,如果油樣中的雜質符合運行標準,只是其中的水分較多,那么濾油機就可以按照原先的方式運行;如果油樣中沒有水分,而雜質超過運行標準,那么就必須對濾油機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此外,濾油機的過濾效率會對機組的啟動時間產生直接影響——如果過濾效率較差,導致油中含有過量雜質,那么就會延長機組的啟動時間,影響電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2 汽機給水泵
電廠汽機中泵類的軸承在一般情況下都有規定的溫度范圍。在汽機運行的過程中,給水泵較長時間的不間斷運行可能會造成軸承溫度過高的情況。如果給水泵軸承出現了溫度超出規定范圍的情況,工作人員就必須對軸承進行降溫處理。較為常見的降溫手段是利用臨時膠管在軸承室外進行冷卻降溫。但這種降溫方式只能降低軸承表面的溫度,無法降低軸承內部的溫度,如果長期使用可能會出現冷卻水進入軸承室的情況,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會導致軸承燒毀事故。
1.3 汽機減負荷過程
按照相關規定,氣壓=7 MPa,氣溫≥410℃;蒸汽過熱度≥120℃,氣壓=4 MPa,氣溫≥320 ℃;蒸汽過熱度≥70℃,氣壓=3 MPa,氣溫≥220℃。主蒸汽壓力下降的速度為0.02~0.03 MPa/min,主蒸汽和再熱蒸汽的溫度下降速度要在1~1.5℃/min之間。如果出現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在10 min內下降了50℃及以上時,應該立即采取打閘停機的措施。雖然規定如此,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總是會出現溫度失控的情況。
1.4 汽輪機組系統
汽輪機組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磨損,其中,軸瓦部位的磨損最為嚴重,這給汽輪機組的運行帶來了一定的危害,可能會出現停機的危險。當前,針對這種磨損的情況有較多的修復方式,但是并沒有一種統一的工藝。此外,機組運行效率降低也是較為常見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汽機內部零件的磨損。
2 電廠汽機設備常見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操作
一般情況下,汽機故障檢查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策略。工作人員必須在汽機運行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定期檢查,盡可能地將故障發生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此外,還需要依據汽機運行的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應對策略,一旦汽機出現故障,要及時進行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
工作人員要不斷地對汽機輔機進行優化,對汽輪機組的運行狀態進行密切的關注,確保汽機運行的各項指標都能滿足運行要求,使汽機安全、穩定地運行。一旦輔機的運行出現了動蕩等情況,則證明汽輪機組出現了運行故障,需要及時處理。
2.2 定時清理汽機的給油系統
在汽機的給油系統中,常常會存在各種類型的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會對油的品質和管道的正常運行造成不良的影響。給油系統對整個電廠汽機的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負著系統調速、軸承潤滑等重要工作。減少給油系統中的雜質含量,一方面要確保儲油系統的清潔度;另一方面要定時對汽機給油系統進行清潔,確保軸承、閥體中不會混入雜質,從而確保汽機能夠保持正常運行。此外,在完成汽機綜合檢修工作之后,可以利用整體油循環的方式對機組給油系統進行徹底的清潔;在給油系統中加裝過濾網也可以確保油品的清潔度,但要注意要對過濾網進行定期清潔并及時更換。
2.3 對汽機給水泵軸承進行有效降溫
由于汽機給水泵軸承處于連續不斷的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而常用的軸承室外臨時膠管降溫冷卻方式不僅降溫效果不明顯,而且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機組大修的時候更換給水泵冷油器,以增加冷卻面積,從根本上解決軸承溫度過高的問題,確保給水泵的安全運行。
2.4 對汽機氣缸進氣溫度進行調節
在對汽機氣缸進氣溫度進行調節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各種標準進行。調節完成后,蒸汽溫度不得低于高壓內缸上半內壁的溫度——30℃,主蒸汽壓力下降的速度為0.02~0.03 MPa/min,主蒸汽和再熱蒸汽的溫度下降速度為1~1.5℃/min。如果出現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在10 min內下降了50℃及以上的情況時,應該立即采取打閘停機的措施。氣管、氣門、調節門和氣缸金屬的溫度下降速度為3℃/min。
2.5 不斷提高汽機的經濟性
電廠汽機的維護、維修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為了降低開支,提高汽機的使用效率,必須提高汽機的經濟性,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優化汽機參數,在強度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汽機運行溫度和壓力進行合理調整,促進運行效率的提高;②對汽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進行適當調整,確保其能高效運行;③合理調整中間軸向的間隙和葉片與噴嘴軸向的間隙,以提高汽機的運行效率。
3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電廠汽機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電廠汽機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會影響電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要利用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對電廠汽機進行不斷的完善。此外,工作人員在汽機運行的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預防性工作,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降低損失。
參考文獻
[1]王健平.電廠汽機常見問題及其應對措施研究[J].能源與節能,2012,01(26):90-91.
[2]郭剛.電廠給水泵汽機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J].科海故事博覽,2010,13(06):24-25.
[3]孫五一,趙寅豐.火電機組設計!基建和調試過程中熱控專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9(04):14-15.
[4]凌建波.對火力發電廠汽機輔機優化的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1,9(24):123-124.
[5]張軍,陸松,劉東遠,等.火電機組設計基建和調試過程中熱控專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2,23(14):123-125.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