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梅
手術室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
程慧梅
目的 對手術室常見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 并探討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60例手術室醫療糾紛案例作為資料進行研究, 分析其發生原因, 探討手術室常見護理安全隱患, 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結果 護理人員職業疲勞、對醫療器械不熟悉、護理操作流程不嚴格、與患者溝通不到位、術后護理不完善、專業知識匱乏等是導致護理安全隱患的重要因素。結論 手術時護理安全隱患是導致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 因此醫護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提高護理質量。
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
手術室作為搶救患者生命及治療疾病的重要部門, 其護理安全直接影響手術效果, 甚至對患者生命產生直接影響。手術室護理具有連續性、復雜性、綜合性等特點, 護士工作任務量繁重、節奏快、負荷大且患者病情變性較強, 這就導致醫護人員精神高度緊張, 同時工作時間較長, 風險性較高,因此極易出現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等[1]。為對手術室常見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 并探討有效的處理措施, 作者對本院近年來發生的60例手術室醫療糾紛案例進行研究分析,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手術室發生醫療糾紛的60例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齡23~78歲,平均年齡(65.33±6.41)歲。
1.2 方法 對患者病例情況進行觀察, 對其發生糾紛的原因、處理情況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及觀察, 總結分析手術室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60例發生糾紛案例中, 護理人員職業疲勞導致12例(20.0%)、對醫療器械不熟悉5例(8.3%)、護理操作流程不嚴格9例(15.0%)、與患者溝通不到位11例(18.3%)、術后護理不完善20例(33.3%)、專業知識匱乏3例(5.0%)是導致護理安全隱患的重要因素。
手術室護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手術操作、手術正常進行等, 同時對手術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①在患者擺放中,醫護人員未能根據患者手術切口部位、手術部位等進行合理擺放, 導致患者出現神經損傷、壓瘡、手術時呼吸受阻等現象, 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2]。②儀器使用不當, 操作失誤,或者在手術操作中儀器對患者身體造成損傷, 如電凝時造成的燒灼傷。③術前未全面準確的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 如血液檢查時不負責, 導致輸血差錯等嚴重問題;手術用藥準備時未詳細了解患者藥物過敏史、既往病史等, 導致患者出現藥物過敏現象或藥物使用錯誤。④術前醫護人員未能詳細檢查記錄手術使用的儀器、物品等, 手術后未能詳細查對清點敷料、紗布、器械等, 導致術后患者體內遺留敷料、物品等。⑤護理人員是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時持續陪伴在患者身邊的工作人員, 因此護理人員的態度、語言等均可對患者情緒、心理等產生影響, 部分醫護人員在護理中由于情緒、語言等運用不當對患者造成刺激, 導致患者機體應激反應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對手術產生不良后果[3]。⑥醫護人員手術時內容較多, 手術記錄不及時、不詳細, 同時在手術中未及時核查,這就導致手術操作時, 手術記錄不全, 導致護患糾紛或者醫療事故出現時, 無查對資料。
減少手術室安全隱患不僅對患者安全及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同時可導致醫療糾紛的出現,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對醫院的公眾形象產生影響, 因此醫護人員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具體如下:①優化人力資源, 合理制定排班制度, 緩解護理人員的職業疲勞, 緩解其工作壓力。隨著新農合政策及國家醫保政策的普及, 醫院患者明顯增加, 手術室工作量相應的增加, 因此醫院要逐漸增加護理人員, 從而緩解護患比例不協調現象。醫護人員要合理利用人力資源, 制定科學的排班制度, 將經驗豐富與經驗欠缺的人員合理安排, 使其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優勢, 同時避免護理人員過度疲勞導致的護理差錯事件。②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及科學的護理操作規范, 加強醫護人員相關法律及安全知識的學習;護士長要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的監督及觀察, 針對其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完善各項制度, 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操作規范, 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學會用相關法律知識保護自己[4]。③醫護人員在護理中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根據護理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患者相應的處理。術前嚴格檢查患者基本情況, 明確手術方案、手術類型及手術部位等, 合理擺放體位;手術儀器使用時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避免儀器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術前詳細核對患者基本情況, 詳細了解其既往病史、藥物過敏情況、血型等, 術前做好血液準備、藥物準備等;手術結束前、結束后醫護人員要詳細認真核對使用的物品及儀器, 避免患者體內遺留敷料、物品等, 減少安全隱患及醫療事故的發生。④醫院定期組織相關科室進行培訓及學習, 開展護理查房, 要求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手術室基本護理操作,同時對其進行考核。⑤加強醫護人員服務意識的培養, 術前護理人員做好術前探視, 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特殊檢查的結果、藥物過敏史等;告知患者本院手術優勢, 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詳細解答, 對于出現嚴重焦躁、恐懼情緒患者, 醫護人員需要進行必要的安撫。⑥手術完成后, 醫護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及觀察, 尤其是患者意識尚未清晰時, 加強對患者病情的監護, 避免患者出現意外情況;對于躁動不安患者可使用約束帶。
綜上所述, 護理人員職業疲勞、對醫療器械不熟悉、護理操作流程不嚴格、與患者溝通不到位、術后護理不完善、專業知識匱乏等是導致護理安全隱患的重要因素, 因此醫護人員要不斷完善自身業務能力, 提高專業水平, 同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 從而減少手術室隱患的發生, 改善護患關系。
[1] 劉贊.安全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6):49-50.
[2] 黃映嬌.手術室常見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18):63-64.
[3] 馮維姣, 管文倩, 張冬梅.心電監護儀使用中的常見報警原因分析.護士進修雜志, 2010, 25(14):1319-1920.
[4] 張紅偉.手術室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控制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12):86-87.
2014-07-02]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