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隨州醫(yī)院(441300)潘瑞紅 賀小華
藥品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1]。護士是臨床用藥的直接實施者,對患者用藥情況最了解,其職業(yè)特性決定了其在ADR監(jiān)測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護士對ADR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對ADR報表的質量有較大影響。
目前,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體系建設正逐漸由報告體系向評價體系過渡,而提高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質量將是保證順利過渡的關鍵[2][3]。筆者回顧性調查了2010~2012年我院由護士提供的287份ADR報表,并對全院528名護士進行ADR相關知識進行調查與分析,現將調查及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全院528名護士,其中主任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56名,主管護師182名,護師101名,護士187名。學歷:碩士1名,本科124名,大專329名,中專74名。
1.2 方法
1.2.1 ADR報表質量調查方法 對我院2010~2012年由護士提供的287份ADR報表進行調查,以報表中所有內容填寫完整、不良反應名稱概念符合《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管理辦法》[4]標準、有詳細的不良反應處置過程定為合格;內容填寫不完整、不良反應名稱不規(guī)范、不良反應過程描述不詳細、藥品名稱批號不完整、不準確等為不合格。將ADR報表調查結果分類統(tǒng)計分析。
1.2.2 護士ADR相關知識及影響因素調查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一部分內容為對護士ADR相關知識認知度的調查,設計了5項內容。另一部分為影響ADR報告的因素,可為多項選擇。此次調查共發(fā)825份問卷,均有效收回。相關信息錄入Excel 2003軟件建立數據庫,并對結果進行分析評價。
2.1 ADR報表質量調查結果 287份報表中全部信息填寫完整、概念正確105份,合格率為36.59%。同一張報表中出現多處缺陷,出現錯誤概率由高到低分別為:無關聯性評價78份(27.18%),患者體重、年齡缺填54份(18.82%),藥物商品名、批號缺填32份(11.15%),不良反應名稱缺填27份(9.41%),無ADR發(fā)生過程及救治過程描述14份(4.88%),用藥起止時間缺填8份(2.79%),有配伍用藥而缺填4份(1.39%),患者姓名、住院號缺填2份(0.70%)。
2.2 護士ADR相關知識調查結果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不同職稱護士對ADR相關知識的認知度有較大差異,調查結果詳見附表1。
2.3 影響護士ADR報告的因素 影響護士ADR報告質量的影響因素,調查結果詳見附表2。
3.1 結果分析 根據調查的287份由護士填寫的ADR報表可以看出,護士填寫報表的質量不高,合格率僅為36.59%。這主要與護士接受ADR知識培訓較少有關。因無強制性要求以及本職工作繁忙,無閑暇時間過多詳細地描述ADR。
我院每次組織的ADR知識培訓僅有少數護士參加,導致大多數護士對ADR的具體填寫方法并不熟悉。同時由于護士工作繁忙的原因,在臨床工作中一旦發(fā)現ADR首先是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而沒有時間將此ADR進行詳細填寫,但等有空閑填寫時患者已經出院,而無法同患者確認,造成部分信息缺漏。

附表1 護士對ADR相關知識回答的正確人數n(正確率%)

附表2 影響護士ADR報告的因素
從附表1可以看出我院70.27%的護士都知道合格的藥品也可能發(fā)生ADR,說明絕大多數護士知道只要使用藥品,就有發(fā)生ADR的可能性。護士具有這種觀念,如果工作中遇見患者出現與用藥治療目的無關的癥狀時,就很快會想到ADR,協助醫(yī)師采取有效措施并妥善解決。在ADR與藥品質量及用藥不當的關系這兩個問題上,回答正確率較低(55.68%、56.06%),而職稱為護士的回答正確率僅為34.22%和34.76%,這一結果說明護士對ADR的確切理解有待提高,ADR定義排除了有意的或無意的過量用藥及用藥不當引起的反應,有別于使用了不合格藥品引起的藥品不良事件(ADE)。ADE是指因果關系尚未確定的反應,此反應不能肯定是由該藥引起的,尚需要進一步評估;而ADR一般是因果關系已確定的反應[2]。
從附表1結果可以看出主管護師對于第4個問題的回答正確率最高,提示主管護師在臨床中工作經驗豐富,知道老年人、兒童身體機能都處于特殊狀態(tài),最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是臨床關注的重點。結果還顯示,僅有33.16%的職稱為護士的參與者認為中草藥也可發(fā)生ADR,結果說明她們對ADR的概念認知度還不夠。這與其在臨床中的工作年限短、臨床經驗不豐富有關。相反,她們又是今后ADR上報的生力軍,因此需加強對她們的ADR相關知識培訓。
附表2結果顯示,影響我院“護士ADR報告的因素”主要有兩個,55.11%的護士不能判定患者用藥后出現的不適是ADR還是疾病本身的癥狀,這說明護士對ADR的相關知識還比較缺乏,特別是缺少判斷ADR的臨床實踐經驗。而有39.02%認為某些藥物的不良反應已經眾所周知,無需上報,這說明護士缺乏對ADR的重視,報告意識還比較淡薄,因此對此類護士群體的相關知識培訓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3.2 建議 從本次調查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我院護士在ADR報表的填寫以及ADR相關知識的掌握方面還有很大欠缺,因此應組織護士學習ADR報表的具體要求,指導護士在ADR上報中要做到數據全面,過程描述詳實,預防與處置方法記錄完整。同時還可以通過組織護士進行業(yè)務學習、專題講座等方式來提高護士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相關知識的培訓,分層次組織護士學習,以提高我院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水平[5]。臨床藥師也應深入臨床實踐工作中,向護士傳授相關藥理學知識,使其掌握正確的給藥方法、給藥時間,依據時間用藥,而使其不良反應降到最低[6]。
總之,護士是臨床用藥的直接實施者,對患者用藥情況最了解,因此開展ADR監(jiān)測是醫(yī)務人員的基本職責[7],而護士在ADR監(jiān)測中具有醫(yī)師和藥師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職業(yè)特性決定了其在ADR監(jiān)測中的重要作用,故今后應加大對護士ADR報表及相關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護士ADR報表的質量,將有助于ADR監(jiān)測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