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煥杰+劉亞玲+徐淑華
摘 要:利用常規高空地面資料和自動站、FY-2C衛星云圖等,從天氣形勢、物理機制、云圖演變特征、地形作用等方面,分析了發生在2014年6月24日黑河市孫吳縣龍卷風天氣演變和成因。結果表明:這次中尺度天氣過程發生在高空急流軸左前方氣旋式切變處,地面冷鋒鋒生所產生的雷暴超級單體。分析還發現,在高空鋒區移動過程中,中高層干冷輻散,低層暖濕輻合,大氣層結增強對流不穩定發展,對這次龍卷風的觸發、組織、移動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龍卷風;急流;分析;孫吳縣
中圖分類號 S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0-89-02
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小范圍的空氣渦旋,是在極不穩定天氣下由空氣強烈對流運動而產生的。龍卷風持續時間,一般僅幾分鐘,最長不過幾十分鐘,但因具有突發性、風速大、局地旋轉性等特點,常造成很嚴重的自然災害,是天氣預報的難點。2014年6月24日16∶00,受高空急流和地面冷鋒過境影響,在黑河市孫吳形成龍卷風,2014年6月24日17∶40~50,掃過孫吳郊區,受其影響,一些樹木、房屋等戶外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害,造成財產損失。根據對受災現場受災程度的直觀勘察和參考相關氣象記錄,經推算,中心風力可達10級以上。本文對2013年6月24日出現的龍卷風進行了天氣動力學分析,試圖探討龍卷風發生、發展、消亡的物理成因;找出龍卷風發生的規律,可以為以后的預報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1 天氣過程概述
1.1 天氣實況 2014年6月24日,受高空急流和地面冷鋒影響,黑河市孫吳縣出現了龍卷風并伴隨大雨、局地暴雨、大風等天氣。其中孫吳本站雨量58.4mm、南河60.2mm、腰屯59.4mm、晨清46mm,2014年6月24日16∶50的極大風速達到20.2m/s。
1.2 天氣形勢演變 6月24日8∶00地面圖上(如圖1),東北低壓形成并逐漸加強向南移動,移動中產生冷鋒鋒生,冷鋒在大興安嶺、齊齊哈爾到內蒙古一帶,朝鮮半島附近一直有福熱帶高壓維持并加強,在高低壓之間有較強的西南風;6月24日8∶00 850hPa高空圖上(如圖2),位于我市南部,有較強的暖平流水氣輸送帶,急流中心風速為16m/s;6月24日8∶00 500hPa東亞大陸兩槽一脊建立,巴爾喀什湖以北為一寬廣槽區,貝加爾湖為一暖高壓脊,脊前急流區,中心風速為32m/s,我省為一個低槽,隨著系統東移,高空鋒區加強。
<\\Pc10\文檔 (E)\姜秀紅\雜志\安徽農學通報雜志\2014-20農學通報內文\6916-2.tif><\\Pc10\文檔 (E)\姜秀紅\雜志\安徽農學通報雜志\2014-20農學通報內文\6916-1.tif>
1.3 紅外云圖演變分析 在2014年6月24日15∶00衛星云圖(如圖3)上顯示:有中尺度對流系統(MCS)強烈發展,強中心在黑河孫吳附近,云頂溫度達-73.3℃,云團的溫度梯度和水汽梯度很大,MCS自西南向東北移動。利用FY-2C靜止氣象衛星云圖,可以直觀的看到對流云團的生消。
2014年6月24日16∶00在內蒙古和齊齊哈爾交界處,也就是當時冷鋒所處的位置,有云團開始發展,2014年6月24日17∶00在孫吳上空,逐漸向東北方向移動。(如圖4)對流繼續發展,黑體亮溫快速降低,到2014年6月24日18∶00相當黑體亮溫降到220K,正好位于孫吳、南河鄉、腰屯鄉、晨清鄉附近,此時,對流發展相當旺盛,形成了超級單體雷暴云團,形成了龍卷風,隨著龍卷風的發生和能量的釋放,黑體亮溫很快回升,龍卷風消亡,又轉變雷暴云團,(如圖5)是2014年6月24日15∶00至21∶00降雨實況。
<\\Pc10\文檔 (E)\姜秀紅\雜志\安徽農學通報雜志\2014-20農學通報內文\6916-3.tif>
圖3 2014年6月25日14∶00衛星云圖
<\\Pc10\文檔 (E)\姜秀紅\雜志\安徽農學通報雜志\2014-20農學通報內文\6916-4.tif>
圖4 2014年6月25日14∶00黑體亮溫
<\\Pc10\文檔 (E)\姜秀紅\雜志\安徽農學通報雜志\2014-20農學通報內文\6916-5.tif>
圖5 2014年6月25日降雨實況
2 地面主要氣象要素分析
根據附近測站地面自動站資料顯示:2014年6月24日15∶00以前氣壓一直在緩慢下降,16∶00氣壓呈跳躍式升高,20∶00又開始回落;風向從14∶00的西南風到16∶00突然變成東北風,風速突然加大,最大瞬時風速達到26.2m/s;氣溫15∶00前上升,18∶00后下降,17∶00至19∶00 2h降雨量46.3mm,這些變化和颮線過境相似。
3 天氣形成因素分析
3.1 熱力和不穩定條件分析 (1)假相當位溫:2014年6月24日8∶00,從各層假相當位溫場可以看出,925~700hPa都位于高能區里,低層能量相當大,850hPa的最大值是345K,中心向東北伸展,龍卷風發生在低層θse的高能區里。(2)不穩定指數:從表1可以看出,2014年24日8∶00大氣層結由穩定轉變成不穩定,并且逐漸向強烈不穩定狀態發展。另外從各層的相對濕度可知,低層濕度大,中層相對小,高層的濕度大,且低層有暖濕空氣輸送,這有助于不穩定能量的加速發展。
表1 2014年6月23~25日孫吳站大氣層結熱力參數
[\&23日
20∶00\&24日
8∶00\&24日
20∶00\&25日
8∶00\&25日
20∶00\&K指數\&9\&28\&35\&36\&9\&θse850-θse500\&-2.7\&3.2\&6.4\&9.8\&-4.0\&沙氏指數\&6.0\&-0.1\&-3.3\&-4.1\&6.0\&T850-T500\&23\&27\&28\&27\&24\&]endprint
3.2 天氣物理量診斷分析 高低空急流是輸送大量的水汽,地面幅合上升運動、高空輻散下沉運動是龍卷風發生必要條件。在龍卷風發展期的物理量分析,渦度分析;孫吳站的西北部正渦值明顯增大,中心位于大興安嶺北部,2014年24日8∶00 500hPa渦度中心強度為60×10-5/s,從高空到地面向前傾斜,上升速度從850hPa到500hPa逐漸減弱。地面分析;地面氣旋迅速加強,低壓前部輻合氣流明顯增強。強度是-10×10-5/s;這為龍卷風提供有利的對流條件。
3.3 地形作用 孫吳是位于2個小興安嶺北麓,地勢南部和西部高,北部和東部低,有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是沿江平原。西南-東北走向山脈的谷地里,一定強度的氣流越過山脊后可形成準靜止被風波和下坡風,山脈越高、背風坡度越大,則產生的下坡風越強。由于山脈的阻擋和迎風坡的抬升作用,對流云團加強,在越過山脈后,速度加快,孫吳東面山脈又阻擋抬升,促使對流迅速發展形成發展旺盛的雷暴云團,孫吳特殊地形給這次天氣過程創造一個次要條件。
4 災情
通過對現場的勘察了解,這次短時強降雨、龍卷風天氣一度造成大面積的農田被淹,多處房蓋摧毀,鐵路、電力、通訊中斷,特別是孫吳鐵路出軌,300多m路基塌方,中斷運輸60d之久。
5 結論
(1)當高空有明顯低槽或鋒區并拌有急流時,地面有發展旺盛低壓,且有鋒生時容易出現龍卷風天氣。
(2)龍卷風是發生在雷暴云團中,在衛星云圖上能清晰看到對流云團的生消,當黑體亮溫低于220K時,雷暴云發展相當旺盛,容易出現龍卷風。
(3)西北冷空氣處使低層不穩定能量堆輻合上升,在高層較強的輻散下沉氣流環繞,形成低空輻合、高空輻散抽氣筒,在地面低壓渦旋和高低空急流的作用下,是龍卷風發生的必要條件。
(4)同樣的天氣形勢,出現不同的天氣現象,具備了出現龍卷風的必要條件,也不一定出現龍卷風,有可能是雷雨大風天氣,有可能是颮線天氣,所以說龍卷風的天氣出現的次數很少,預報難度之大,是今后的工作不斷加以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江波.河北平原一次春季強對流天氣分析[J].氣象.2007(9):45-46.
[2]李均英等.一次熱對流降水的成因[J].氣象學報.2008(2):60-61,79.
[3]丁鐵,王麗娟,郭翔宇.一次龍卷風天氣過程分析[J].黑龍江氣.2009(4):70,89.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3.2 天氣物理量診斷分析 高低空急流是輸送大量的水汽,地面幅合上升運動、高空輻散下沉運動是龍卷風發生必要條件。在龍卷風發展期的物理量分析,渦度分析;孫吳站的西北部正渦值明顯增大,中心位于大興安嶺北部,2014年24日8∶00 500hPa渦度中心強度為60×10-5/s,從高空到地面向前傾斜,上升速度從850hPa到500hPa逐漸減弱。地面分析;地面氣旋迅速加強,低壓前部輻合氣流明顯增強。強度是-10×10-5/s;這為龍卷風提供有利的對流條件。
3.3 地形作用 孫吳是位于2個小興安嶺北麓,地勢南部和西部高,北部和東部低,有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是沿江平原。西南-東北走向山脈的谷地里,一定強度的氣流越過山脊后可形成準靜止被風波和下坡風,山脈越高、背風坡度越大,則產生的下坡風越強。由于山脈的阻擋和迎風坡的抬升作用,對流云團加強,在越過山脈后,速度加快,孫吳東面山脈又阻擋抬升,促使對流迅速發展形成發展旺盛的雷暴云團,孫吳特殊地形給這次天氣過程創造一個次要條件。
4 災情
通過對現場的勘察了解,這次短時強降雨、龍卷風天氣一度造成大面積的農田被淹,多處房蓋摧毀,鐵路、電力、通訊中斷,特別是孫吳鐵路出軌,300多m路基塌方,中斷運輸60d之久。
5 結論
(1)當高空有明顯低槽或鋒區并拌有急流時,地面有發展旺盛低壓,且有鋒生時容易出現龍卷風天氣。
(2)龍卷風是發生在雷暴云團中,在衛星云圖上能清晰看到對流云團的生消,當黑體亮溫低于220K時,雷暴云發展相當旺盛,容易出現龍卷風。
(3)西北冷空氣處使低層不穩定能量堆輻合上升,在高層較強的輻散下沉氣流環繞,形成低空輻合、高空輻散抽氣筒,在地面低壓渦旋和高低空急流的作用下,是龍卷風發生的必要條件。
(4)同樣的天氣形勢,出現不同的天氣現象,具備了出現龍卷風的必要條件,也不一定出現龍卷風,有可能是雷雨大風天氣,有可能是颮線天氣,所以說龍卷風的天氣出現的次數很少,預報難度之大,是今后的工作不斷加以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江波.河北平原一次春季強對流天氣分析[J].氣象.2007(9):45-46.
[2]李均英等.一次熱對流降水的成因[J].氣象學報.2008(2):60-61,79.
[3]丁鐵,王麗娟,郭翔宇.一次龍卷風天氣過程分析[J].黑龍江氣.2009(4):70,89.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3.2 天氣物理量診斷分析 高低空急流是輸送大量的水汽,地面幅合上升運動、高空輻散下沉運動是龍卷風發生必要條件。在龍卷風發展期的物理量分析,渦度分析;孫吳站的西北部正渦值明顯增大,中心位于大興安嶺北部,2014年24日8∶00 500hPa渦度中心強度為60×10-5/s,從高空到地面向前傾斜,上升速度從850hPa到500hPa逐漸減弱。地面分析;地面氣旋迅速加強,低壓前部輻合氣流明顯增強。強度是-10×10-5/s;這為龍卷風提供有利的對流條件。
3.3 地形作用 孫吳是位于2個小興安嶺北麓,地勢南部和西部高,北部和東部低,有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是低山丘陵,東部是沿江平原。西南-東北走向山脈的谷地里,一定強度的氣流越過山脊后可形成準靜止被風波和下坡風,山脈越高、背風坡度越大,則產生的下坡風越強。由于山脈的阻擋和迎風坡的抬升作用,對流云團加強,在越過山脈后,速度加快,孫吳東面山脈又阻擋抬升,促使對流迅速發展形成發展旺盛的雷暴云團,孫吳特殊地形給這次天氣過程創造一個次要條件。
4 災情
通過對現場的勘察了解,這次短時強降雨、龍卷風天氣一度造成大面積的農田被淹,多處房蓋摧毀,鐵路、電力、通訊中斷,特別是孫吳鐵路出軌,300多m路基塌方,中斷運輸60d之久。
5 結論
(1)當高空有明顯低槽或鋒區并拌有急流時,地面有發展旺盛低壓,且有鋒生時容易出現龍卷風天氣。
(2)龍卷風是發生在雷暴云團中,在衛星云圖上能清晰看到對流云團的生消,當黑體亮溫低于220K時,雷暴云發展相當旺盛,容易出現龍卷風。
(3)西北冷空氣處使低層不穩定能量堆輻合上升,在高層較強的輻散下沉氣流環繞,形成低空輻合、高空輻散抽氣筒,在地面低壓渦旋和高低空急流的作用下,是龍卷風發生的必要條件。
(4)同樣的天氣形勢,出現不同的天氣現象,具備了出現龍卷風的必要條件,也不一定出現龍卷風,有可能是雷雨大風天氣,有可能是颮線天氣,所以說龍卷風的天氣出現的次數很少,預報難度之大,是今后的工作不斷加以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江波.河北平原一次春季強對流天氣分析[J].氣象.2007(9):45-46.
[2]李均英等.一次熱對流降水的成因[J].氣象學報.2008(2):60-61,79.
[3]丁鐵,王麗娟,郭翔宇.一次龍卷風天氣過程分析[J].黑龍江氣.2009(4):70,89.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