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春
在教育事業大跨步前進的今天,審美教育成了每一個學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務。審美教育,對于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形成及個人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大量的教育實踐事業證明,充實與生動的審美教育活動,會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促進學生轉變生活觀念。初中語文,是培養初中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陣地,審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會使初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得以提高。人類的生產與生活,都是為了追求美,審美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加入,會使學生認識到語文的魅力與生活的魅力。
一、初中語文中的審美教學現狀
審美教學是一個創新的教學模式,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審美教學的開展度大大提升。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審美教學的力度尚待加大。
1.審美教學的重視力度不足。
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某些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思想沒有成功轉變。一些初中語文教師仍然關注學生的學科學習成績,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就是他們教育工作的最大成果。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忽視初中語文學科的審美性,沒有將審美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某些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一味地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沒有考慮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問題,使得審美教學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地位不高。審美教學所得到的重視力度不足,自然無法正常開展,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高成了奢望。
2.審美教學的方法不足。
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助于新的教學思潮在各學校中發展。當前某些初中語文老師都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對于審美教學也進行了了解和探索。語文這門學科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起著工具性的作用,除此之外,也為學生展示出中華文字的博大和精美。教師要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把這些美麗的辭藻傳授給學生,讓初中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語文的美,感受文字的美。但是,當前教學中關于審美教學的方法仍然有待改進,這些對于審美教學的采用并沒有起到積極作用。采用有效的審美教學方法,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學的重點。
二、用合適的方法對初中語文進行審美教學
要提高初中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就必須把審美教學和語文這門學科緊密結合。下面筆者針對當前審美教學的方法提出幾條合理建議,希望有助于教師加強語文審美教學。
1.引導學生感受美的存在,提高其審美能力。
將審美教學與初中語文教學結合,教師首先要做的是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科的魅力,感知學科的美麗,對語文審美學習充滿向往。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建立最基本的審美感知能力。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與形式,也是學生感知語文學習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師體會到語文學習內容的美,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體會得到。教師沒有辦法替代學生學習,也沒有辦法替代學生感受語文學習內容中的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朗讀,從朗讀中發現學習內容的美。朗讀是學生獲取語文學習內容美感的基本形式,讓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內容有更形象與生動的認識。將文字轉化為聲音學習,大大降低了文字學習的枯燥性。比如在教學《社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社戲場景段落,將課文中所描述的場景躍出景面,有利于學生立體思維的形成,更有利于學生感性地認知教材,提高審美情趣。
其次,教師要提升板書設計水平,讓學生通過觀看板書,獲得最直觀的審美感受。在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將文章的題目、結構及段落意義寫在黑板上,目的是讓學生做好筆記。當然,板書設計最基本的要求是對課文基本脈絡進行呈現,突出教學重點,深化課文內容。但是,板書是對課本內容的藝術性創造,教師要從美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呈現美的板書。具有審美意義的板書,應當以語言簡單化及圖形豐富化為基本特點,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認識到學習內容的簡潔美與豐富美。比如在講解《夏》時,教師可以將夏天的特點呈現于板書上,并配以簡筆畫,豐富板書內容,提高板書美感。當提及炎熱這一特點時,教師可以畫一個太陽,讓學生的思維更形象。
2.結合教材內容,幫助學生鑒賞。
初中語文教材,是經過多年來的教學挑選而確定的經典文章,其內容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生本互動的過程,是學生與課文相互交談的過程,也是學生鑒賞文章之美的過程。初中課本中的美,主要是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文之美等。大千世界中的美,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因此,引導學生鑒賞課本中的美,可以從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學生在領悟對美的鑒賞之后,才能對生活中的美進行分辨。
比如在講解《三峽》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字里行間對自然之美進行欣賞。如“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這樣的句子,具有對稱美,構思十分巧妙,描述十分細致。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課文內容,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3.從課文中的美出發,幫助學生進行美的創造。
創造美對于語文教育來說,是審美教育所能達到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在學生具有基本的審美能力及鑒賞美的能力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創造美,讓學生成為美的創造者,使學生找到語文學習與審美學習的成就感。朗讀是創造美的一種途徑,讓學生利用情感朗讀文章,會使文章具有不同的味道。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編排課本劇,以課本內容為基礎,將課文中的角色進行形象化處理。初中學生較好動,有強烈的表演欲望,讓學生成為課本中的角色,有利于學生享受語文學習。比如在講解《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排一個課本劇,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會角色的心理,創造個性化的角色,成為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深入角色中,學生就可以體會到角色特殊的美感,提高審美水平。
綜上所述,審美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初中語文學科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實踐。當代教師的教學責任不僅僅是傳授學科知識那么簡單,更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美及學科的魅力,引導學生創造美。在不久的將來,審美教學必須融入每一個學科教學活動,促進初中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