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彤
摘 要: 依據(jù)CBI教學理念構建大學英語拓展課順應海洋興國戰(zhàn)略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趨勢。目前針對涉海類院校大學英語拓展課的研究匱乏,因此,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評估手段及師資培訓等多個方面,全面性地對涉海類院校大學英語拓展課進行研究意義深遠。
關鍵詞: CBI教學理念 涉海類院校 大學英語拓展課
一、引言
大學英語拓展課主要是針對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的學生所開設的后續(xù)課程,是由各個學校依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自主開發(fā)的,將英語課程與相關專業(yè)課程有機結合,形成具有本校辦學特色的課程體系。2007年5月,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知識課程,還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因此,設計大學英語課程應當充分考慮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和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目前,我國大學英語課“以應試為目的”、“以語言技能為導向”的課程建設理念及教學理念的弊端是單純語言技能訓練過多,面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內容課程安排單一,導致學生知識面偏窄、知識結構欠缺、綜合素質發(fā)展不充分等問題。因此,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亟待改革,為學生開設可供選擇的、豐富多樣的拓展課程,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語言技能課程模式,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
二、理論基礎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內容依托教學理念,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沉浸式實驗教學(immersion program)。CBI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某個學科知識或某個主題內容為基礎的語言教學,提倡一種語言與內容有機融合的外語教學模式。語言與學科知識或主題內容的融合是CBI理念的核心內容。CBI的三大要素為以學科知識為核心,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適應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CBI教學理念為大學英語拓展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jù),它的優(yōu)勢是把外語教學的重點從傳統(tǒng)的關注語言學習本身轉移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或主題內容來學習語言,從而達到內容和語言學習相互融合、共同提高的目的。
CBI教學理念自上世紀80年代被引入我國以來,已有很多學者做了CBI與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大學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近年來,隨著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CBI教學理念在大學英語拓展課中的應用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熱點課題。例如:沈向怡(2012)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例,闡述了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模塊化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體系設置。紀翠萍(2013)提出了基于CBI教學理念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教學模式。陳俊、王蕾(2014)以CBI教學理念為依據(jù),探討了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體系設置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模塊構建。這些學者們研究的共同點在于都以CBI教學理念為依據(jù),并結合各自高校的學科特點,探索適合各自地方高校特色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建設模式。但這些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未將大學英語拓展課當做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建設,而只是針對課程建設的某個方面進行研究,并且針對涉海類院校大學英語拓展課的研究匱乏。
三、基于CBI理論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的構建
大連海洋大學是頗具涉海專業(yè)特色的地方院校,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始終走在同級院校前列。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滿足學生在后大學英語四級階段的多層次英語學習需求,自2014年開始,院校在大學英語必修課的第四學期開設了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同時建立了大學英語選修課平臺,兩者共同構成了大學英語拓展課教學體系。由于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在學校的課程體系建設中尚處于嘗試階段,目前開設的拓展課程數(shù)量仍然較少,多根據(jù)教師個人研究領域和興趣設置,遠不成體系,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多層次的英語學習需求。此外,由于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拓展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不明確,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手段呈現(xiàn)出任課教師“各自為政”、系統(tǒng)性不強的特點。因此,如何有效地建立起基于科學理論指導的、滿足學生多層次需求的、與涉海類院校學科特點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體系,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1.課程設置
對學生后大學英語四級階段的英語學習需求進行分析,包括學生的個人需求和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同時結合院校學科專業(yè)特點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在整合現(xiàn)有拓展課資源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將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分模塊設置,建立起多模塊、多層次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設置。
2.教學模式
改變重語言基本技能、輕內容的大學英語課程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采用CBI教學模式,即圍繞學科知識或某一主題內容展開教學。CBI教學模式具體可分為主題模式、輔助模式和保護模式。根據(jù)拓展課的類型,選擇與之匹配的CBI教學模式。教師應在教學中通過課堂觀察和教學評估,總結歸納出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科專業(yè)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的共同提高。
3.評估手段
在大學英語拓展課中實行終結性評估與過程評估相結合的多元評估方式,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并歸納出有效的多元化大學英語拓展課程評估手段。
4.師資培訓
目前,大學英語教師的研究方向主要以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為主,對其他專業(yè)領域知之甚少,知識結構單一。在CBI教學模式下,教師除了要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外,還要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具備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通過組建CBI教學團隊,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訓模式,以使教師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對自身知識結構和學科專業(yè)教學的能力的要求。
四、結語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國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海洋興國戰(zhàn)略依賴于既具有較強英語應用能力又通曉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通過設立大學英語拓展課,改變傳統(tǒng)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和教學理念,采用CBI教學理念構建涉海類院校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運用需求分析設置多模塊、多層次的課程,建立CBI教學模式、多元化課程評估手段,基于CBI理念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最終為國家海洋興國戰(zhàn)略所需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Kasper, LF. Content-based ESL Instruction [M].London: Lawrence Erlbaum,2000.
[2]袁平華,俞理明.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1).
[3]楊秀松.CBI教學理念在國內外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14).
[4]陸秀英,王雅麗.基于需求分析的模塊化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設置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