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欣 田美 閻斌倫 程漢良 孟學平
摘 要: 隨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批準本校(淮海工學院)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我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問題和挑戰也迎面而來。高校老師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只有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并帶到課堂的教學與實踐中,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整合,才能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素質,進而提高課程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有利于形成專業特色,提高專業競爭力,實現“以研促教、以教助研、教研相長”。本文著眼于如何將我校科學研究的優秀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教育資源,從而反哺教學,進而促進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推廣前景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 科學研究 教學資源 創新人才 碩士點
1985年,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盧嘉錫撰文《大力加強科學研究與教學的結合》,呼吁“加強科學研究與教學的結合,以扭轉這兩個方面長期分立的局面”??茖W研究和教書育人是現代高等院校的核心功能,同時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二者之間可以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科研的優秀成果能夠反哺教學,使教學質量和層次得到有效提高。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歷史時期,建設創新型大學是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學校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本科生和碩士生教育是我校未來教育的主體和基礎,如何培養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對于我校未來的發展和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
2013年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批準我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我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挑戰和問題也迎面而來。作為科研與教學并重的大學,教師在開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同時,也應當注重及時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國內外研究動向及科學方法融入教學,引進課堂和實驗室,不斷豐富、挖掘教學資源,為培養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筆者探討的主要問題是在我校當前形勢下,如何將科學研究的優秀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
針對“科研成果如何轉化為教育資源”這個問題,國內一些著名的高等學府已經認識到該課題的重要性,并組織專家開始相關研究。“清華大學高等教育學會”編著的《清華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典型案例匯編》對于清華大學教師如何將豐富的科研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梳理和論述。與清華大學等國內著名學府相比,我?,F有的科研教學條件、規模層次差異巨大,如何在我校當前形勢下,實現科學研究的優秀成果向教育教學資源轉化呢?切實做到科學研究反哺教育教學,對我校未來的發展將會產生巨大影響。
依托筆者所在學院(海洋學院)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內外前沿的科學研究,指導我院本科生和碩士生完成科研訓練、撰寫畢業論文,將學生的畢業論文與教師的科學研究相結合。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當前海洋科學領域的一些前沿研究,對學生拓寬思路、開闊視野大有裨益。以科研項目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目的是使學生將學過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操作相結合,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同時不定期舉辦專家講壇,介紹海洋科學領域的研究現狀、前沿和熱點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使得本院學生對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歷史和研究背景有較全面的認識。隨后,系統講解實驗內容及研究思路,要求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與本研究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術。然后分配實驗任務,設計實驗方案,組織知名專家,指導學生參與研究論文和課題申請書的撰寫。
近年來,我院多名教師積極吸納各年級在校生參加教師的科研活動,根據學生基礎給予不同的研究內容;從設計實驗方案、實驗的準備及開展、實驗中問題的應急處理,實驗結果的整理分析、論文的撰寫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訓練。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為背景,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通過文獻的檢索和查閱、實驗方法的設計、動手能力的培養及科技論文的寫作等方面,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提出和解決科學問題,顯著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與創新實踐能力。
除此之外,將我院的優秀科研成果開設為新課或作為現有課程的新增內容,編寫成教材,開設成新的實驗或實踐課程;將教師們科研工作的新進展、國際上研究領域的最新內容及時補充到課堂上、教材中和實驗室,使教學內容得到補充和更新;把教學內容直接和正在開展的科研工作掛鉤,開設研究、創新型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自然也完善實驗教學平臺。
譬如,筆者對在“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總結,加入了筆者主講的《生物信息學》和《基因工程》等課程中,成為教學大綱的部分內容,同時進行了精品課程的建設。這一舉措既豐富了課程教學資源,又使得教學內容更具有顯著的時代性。由于這種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課程教學資源平臺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使得本課程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另一方面使得課程教學資源得到不斷更新,體現最新研究成果進課堂的教育理念。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人才培養的質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則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途徑。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是滿足課程教學資源嚴重不足、提高師資質量和實現教學創新與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客觀需要。課程和教師是教學資源的核心內容,師資質量的高低決定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從而影響到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高校老師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也就是說,高校教師既要教書育人,又要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并帶到課堂的教學與實踐中,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整合,才能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自身能力與素質,進而提高課程教學團隊的整體素質??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有利于形成專業特色,提高專業競爭力,實現教學創新,達到“以研促教、以教助研、教研相長”的目的。因此,優秀科研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的研究,有利于我校培養創新性、實踐性人才,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盧嘉錫.大力加強科學研究與教學的結合[J].科技進步與對策,1985,04:1.
[2]徐桂蘭.高校教育科學研究與教學質量[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4:23-27.
[3]張金安.科學研究在教學改革和學生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08:68-69.
[4]張金福.論大學的科學研究──兼論教學與科研的結合問題[J].社會科學家,2001,04:48-53.
[5]陳慧,馮鑒強,尹小川,陳瓊珠,張曉珠.構建科學研究與教書育人相結合的教學模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03:18-19.
[6]王快社,劉長瑞,楊西榮,杜忠澤.發揮科學研究作用提升本科教學質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62-64.
[7]任慶昌.科學研究對本科教學的促進作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75-78.
[8]強穩朝.談談科學研究在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中的作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98-101.
[9]姚松.科學研究促進本科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257+260.
[10]嚴軼峰,張燕,張仲遠.以科學研究促進教學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05:38-39.
[11]李萍,賈天軍,鄭文芝.科學研究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J].職業時空,2008,05:134.
[12]徐續紅.“科學研究工作應以結合教學為主”——成仿吾論高校教學與科研的關系[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11:24-25.
[13]申笑顏,孫慧哲,劉旭.科學研究、教學研究與教學效果的實證分析——關于某醫學院校(教學型)的案例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2009,04:79-81.
[14]王健勝,侯桂玲,劉沛松,楊雨華.基于科學研究的生態學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3,33:57-59.
[15]王允武,鄧建民.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法學院以本科教學為中心積極開展科學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2003,10:76-79.
[16]管榮根.談高校科學研究與教學相結合[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1,01:77-79.
[17]陳圣信.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要緊密與教學結合,更好地為培養人服務[J].教育研究通訊,1982,04:2-6.
本研究受淮海工學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立項課題(GJ2013-02)”和“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課題(XJG2014-3-15和XJG2014-2-29)”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