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秀梅
摘 要: 外語教學法是一門研究外語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是外語教學過程和教學規律的學科。長期以來,外語教學界最重視的是外語教學法,因為在其他條件等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交際法教學 語法教學 對比分析
通過中國知網(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以交際法教學和語法教學為關鍵詞,對全部期刊進行模糊檢索,共選取35篇期刊文章,這其中包含大部分的核心期刊的文章和一部分的非核心期刊的文章,這些文章中有一大部分是經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的實證研究的結果。通過閱讀這些文章并進行歸納整理,發現我國的交際法教學法和語法教學法呈現出各自的優勢與不足,相關學者也通過對交際法教學和語法教學的研究提出中國未來的教學發展方向,下面對此作出陳述。
一、交際法教學法與語法教學法的背景歷史
(一)交際法教學的背景歷史
1.交際教學法在國外的發展
交際教學法是上世紀70年代初的外語或第二語言教學理論,主要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創立,以語言功能項目為綱,著重培養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這些理論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一是Halliday的功能語言學理論。交際法的主要教學思想來源于社會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的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也是外語教學最根本的目的。
2.交際教學法國內的研究現狀
在我國,有關教學法的研究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交際法理論介紹引進時期。
(2)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此時恰逢我國高校新的外語教學大綱制訂和新的外語教材編寫高峰,于是與大綱和教材結合一起研究是這一階段交際法研究的最大特點,標志著交際法理論已經開始作用域我國外語教學指導思想并進一步深入我國外國教學實際過程。
(3)自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交際法研究規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研究內容涉及更廣,呈現出更繁榮的局面。經過十年的研究和實踐,外語教學界以更平和理智的心態審判、評判交際法,特別是注重在實踐中考察交際法,結合各種外語教學活動實踐交際法,因此密切聯系教學實踐就成為這個時期交際法研究的主要特點。
(二)交際教學法向語法教學法的轉變
自外語教學實施以來,傳統語法教學成為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語言教學以語法教學為主,學習材料以書面語言為主。進入二十世紀之后,語言教學開始注意日常口語和直觀教學,英語教學的中心從語法教學轉移到與語言使用上,強調語言的意義和實際運用,語法教學的地位大大降低,作用大大減弱。語法教學一度成為過時的、落后的英語教學的代表,某些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而忽視甚至摒棄語法教學,從而導致學習者能夠開口,但常常錯誤百出,無法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寫作能力滯后。
二、交際法教學法與語法教學法各自的優勢與不足
(一)交際法教學
1.交際法教學的優勢
從根本上講,交際式語言教學強調外語教學的目的性,主張根據學生學習外語的目的和用途制定專門的教學大綱,設計專門的教材,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交際法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交際能力為中心,提倡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合作創造特定的語言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形式包括復述、對話、小組討論、班級發言,以及其他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徹底改變傳統課堂氣氛沉悶的不利局面。
2.交際法教學的誤區
(1)交際法重語言的流利性而輕錯誤糾正的做法,雖然在事后給予必要的糾正,但有些學生仍意識不到,習以為常。
(2)認為以交際能力為培養目標的外語教學不必教授語音、語法等屬于語言能力方面的內容。
(3)認為交際教學就是口語教學,交際能力就是指口語交際能力。
(4)認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交際教學法就意味著教師少講、少說,學生多說、多講。
(5)某些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而忽視甚至摒棄語法教學,從而導致學習者雖能開口,但常常錯誤百出,無法進行深層次交流,寫作能力滯后。
(二)語法教學
1.語法教學的優勢
(1)語法翻譯法在教學中利用文法和學生的理解力以增強教學的效果。它重視閱讀、翻譯能力的培養,重視語法知識的傳授,符合語言結構的基本規律和學生的心理生理條件,以彌補交際法教學的不足。
(2)語法是句子產生的機制,語法為學習者提供了一種能夠利用已掌握的詞匯和自身的創造力產生無數句子的機制。因此,語法教學培養了潛在的無限的語言創造力。
(3)語法知識具有調整的功能。詞匯由于必須根據語法規則才能被組成被大家接受的句子。對學習者來說,語法知識可以幫助他們調整由于他們語言能力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許多句子意義的表達不清楚的問題,使句子意義表達清楚明確。
(4)語法有助于解決語言學習的“石化現象”。語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固定下來某些錯誤的語言習慣,難以糾正,并且到了一定的語言水平之后就很難提高,這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石化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語法有助于他們解決這一問題。
(5)語法教學有利于學習者分項地掌握語言的組成成分。任何語言都是一個龐大的體系,而語法是由固定數量的明確的規則構成的,因此語法教學有助于減輕語言教學的工作量。通過語法可以把語言分解、組織成明確的范疇,這使得語言教學的目標更明確。
2.語法教學的不足
(1)語言使用的自然度問題:外語學習者的表達方式可能語法上完全正確,但母語者聽起來可能會感到別扭,這就屬于語言使用的自然程度問題。
(2)課堂教學以講授語法規則、分析語法現象和翻譯課文為主,而沒有給聽說等語言等交際能力的培養留下一席之地。這樣的模式鑄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啞巴學習者,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國的外語教學處于舉步維艱、費時費力而成效甚微的困境。
(3)語法教學未能恰當地發揮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和過于強調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語言技能培養,語音、語法、詞匯與課文的閱讀教學脫節。
(4)語法教學法強調死記硬背,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5)現行語法教學和主流語法教材與現在學生的語法知識結構和需求存在矛盾,語法教學和編纂新的語法教材有必要進一步改進。
三、交際法教學法和語法教學法受推崇與受阻礙的原因
(一)交際法教學法
1.受推崇的原因
(1)上世紀90年代以來,盡管世紀范圍內的外語教學研究呈現初由語言學轉向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發展趨勢,但是以交際法為主流的當代外語教學理論及模式和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目標的交際法教學原則仍然在外語教學界受到推崇,因為交際法的基本原則與現代外語教學理論發展的特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主要是由交際法的理論基礎決定的。
(2)交際法以提高學生運用英語交際能力為中心,提倡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合作模擬特定的語言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由此可見,交際法確實是傳統法教學所不可代替的。
2.受阻礙的原因
首先,交際教學法是違背中國學生對于教師角色的期望,受儒家思想影響影響深重的中國文化,排斥西方式的公平平等,另外,熟悉了教師“滿堂灌”的學生對于課堂上老師大量留給他們的時間感到無所適從。其次,中國是集體主義的社會,對于中國學生來說,群體概念是很強的,在群體壓力下,為避免被群體拋棄或受到冷遇,會產生從眾行為,學生發言時總是張望同伴的反應,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群體的一員,他們所采取的每個行動都會影響群體對他們的評價,這就導致課堂活動難以開展。
(二)語法教學法
1.受推崇的原因
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在我國外語教學中很有市場。主要原因與我們實際使用外語的情況相關。在平時生活中,讀與寫的能力展示的機會比聽與說的要多,另外,長期以來考試這個“指揮棒”也是以重視讀寫而忽視聽說為導向。在這樣的考試機制下,難以發揮運用交際法的優勢。在二語語用習得研究中,語法知識歷來被認為是影響語用知識的一個重要因素。語言是一種靜態形態,而語法作為語言的動態功能的一面,作為語言的主要組成部分,語法規則是語言得以成為語言的根本條件之一,應該教給學生,僅僅靠自然的語言輸入不能解決語言正確性的問題。因此,語法是可教的,對于中國學生而言,語法能力是不能通過自身而掌握的。學生必須花費時間系統學習語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能忽視語法教學,必須有專門的時間進行系統講解。
2.受阻礙的原因
(1)從長遠看,語法學習應當是完全掌握一門語言的方法之一,而不能成為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的目的最終是成功地交際。語法學習只能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
(2)長期以來,大學生的語法知識與運用能力不呈正相關,尤為突出的是學生在實際運用語言時,往往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和不得體的語言現象。出現這些錯誤究其根源是教學中未吸取語言學新的研究成果,未能結合語義、語用知識進行教學,只將語法處理為一種靜態的語言知識教學,而不是與現實語境、現實交際目的相結合的言語教學,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陳舊、語法教學與語境脫離等方面。
四、中國英語教學法未來的發展方向——交際法教學法和語法教學法的合并
(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摒棄單純以結構為綱、脫離語境和語言使用的實際進行句型操練的做法,讓學習者盡可能置身于真是的交際情境之中。研究表明,語法教學同樣要體現交際原則,只有讓學生接觸大量真實的語言材料,通過有意義的交際活動,在實踐中感受到語法規則的作用并逐步掌握這些規則,才有可能真正樹立語法意識,從而使學生大腦中的語言習得機制充分發揮作用,使語法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階段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要注意把握形式、意義和用法的關系,加強學習,了解先進的教學方法,掌握前沿的語法動向,將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相結合,采取聽說輔之語言規則講解的辦法,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
(三)折中主義的教學是外語教學的一種趨勢。所謂折中,即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理論觀點進行擇優選用的方法。折中法較靈活,相對合理。折中策略適應各種教學環境,它最大的優點是使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而不受某種特定教學法的約束,并且對每種流行的教學法采取審慎求實的態度,在眾多的教法面前擇優選用。
總之,中國英語教學在方法上越來越趨于多樣化、折中化、本土化、學生中心化和學習自主化促進了中國的英語教學。但是,英語教學及相關教學法研究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綜述呈現的是交際法教學和語法教學分別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也結合這些原因提出具有實踐性的解決方法,但有待進一步研究。外語教學工作者也將不懈努力,找出適合中國外語教學現狀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亞波.語法翻譯法和交際法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比較[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6):14-18.
[2]李予軍.交際法研究在中國:問題與思考[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1(2):13-19.
[3]游英楠.如何運用交際教學法活躍語法教學[J].武警學院學報,2005(4):77-79.
[4]王維佳.高校語法核心教學模式調查[J].外語研究,2005(2):52-55.
[5]崔剛.語法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3):24-29.
[6]程同春.交際法理論與實踐[J].外語研究,2004(3):56-59.
[7]寧天舒.交際教學法的誤區及語法翻譯法的價值[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4):25-29.
[8]趙福利.語法知識對語用知識預測力的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7):284-289.
[9]姜曉瑜.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分析[J].電大理工,2009(3):63-67.
[10]嚴艷.交際法下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初探[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7(3):36-40.
[11]田克勤.如何將語法教學與交際活動相結合[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3):77-79.
[12]梁爽.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語法教學策略[J].專業教學研究,2009(10):137-138.
[13]王巖.折中主義的外語教學[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1(2):25-28.
[14]張培,孫建成.任務式英語語法課堂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9):36-38.
[15]徐泉.高校英語專業語法教學現狀調查分析[J].欽州學院學報,2008(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