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隨著國家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不斷改革,當前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作用最大的是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中的對話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多進行師生之間的對話。
一、在導入中對話,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有趣的課堂導入能促使學生認真思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在無壓力的狀態(tài)下學習。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對話的激情。在引入對話之前,教師不妨先創(chuàng)設(shè)情境,如利用教室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也可以用多媒體課件,這樣做有利于讓語言形式所表達的意義與使用該語言形式時的情境產(chǎn)生直接聯(lián)系。例如:在教學7A Unit1 “This is me!”時,先與學生做Free talk。在做Free talk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與神態(tài),讓學生能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從而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敢于開口與老師對話。在做完Free talk后,學生了解了老師,老師也認識了學生。緊接著,教師用多媒體呈現(xiàn)課本中的兩個小動物:Eddie and Hobo,讓學生思考,在與它們初次見面時,應(yīng)該說些什么呢?因為之前有了對話作鋪墊,學生都能很快地想到該如何表達。在學生發(fā)表完自己的意見后,可進行文中的對話內(nèi)容教學。這樣,學生對話起來就顯得輕松許多,對于對話的理解也不需要教師再過多地進行解釋,學生能輕松地理解對話的內(nèi)容。
二、在情境中對話,培養(yǎng)英語聽說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消除本土語言給學生學習造成的影響,師生在課堂中要盡量使用英語展開交流。教師要積極地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良好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進入學習英語的語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例如:在周一英語課中,教師一走進教室,就帶著微笑與學生問好,采用這樣的問候語:“Did you enjoy your weekend?”“Nice to meet you again!”然后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引出一連串話題,如:師生可以用英語暢談各自的周末生活。而在元旦、端午等傳統(tǒng)節(jié)日之后,師生之間可以說:“How did you enjoy yourself?”“What great fun we had at the party yesterday!”之類的問候語。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而且能引起學生用英語交談的欲望。在英語對話式模式教學的開展中,情景模擬是不可忽視的。模擬情景是為了把新知識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設(shè)施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各種對話情境。通過這種方法,能有效激發(fā)學生開展對話的興趣,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掌握新知識十分有利。
三、在口語中對話,促使開展合作學習
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新課改倡導學生以開展小組對話的形式學習,就是把英語課本中的內(nèi)容進行對話改編,根據(jù)課文的大意編制一個合理的對話,在課堂上開展對話朗讀訓練,分小組模擬對話情景。這樣,不僅讓學生饒有興趣地學習課文,還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推動合作學習的開展。例如:新目標英語八年級的內(nèi)容是開展小組合作對話較好的例子。如: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他怎么了?)He has a headache.(他頭疼。)Does he have a fever?(他發(fā)燒嗎?) Yes,he does.What should he do?(他該怎么辦)He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drink a lot of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吃些藥,多喝水,好好休息。)這樣簡短的對話,在小組對話練習中很容易進行。通過對話模擬,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關(guān)心,促進了學生英語交際對話能力的提高。在英語對話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質(zhì)量。同時對學生之間的對話進行及時反饋,教師及時地點評與監(jiān)督,讓學生在自我對話與監(jiān)聽中查找有關(guān)錯誤,從而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
四、開展課堂對話,把握“最近發(fā)展區(qū)”
Krashen的輸入假設(shè)(Input Hypothesis)與Swaim的輸出假設(shè)(Output Hypothesis)認為,只有學生得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才能獲得語言,進而有機會進行語言輸出,提高表達的準確性與流暢性。對于學生來說,對話是語言輸入與輸出的過程。在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需要一種雙主體性的平等對話與問答關(guān)系。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師生的對話互動是對民主教學的期盼,是教師角色轉(zhuǎn)變的具體表現(xiàn)。在師生雙方開展自由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借助假設(shè)、驗證、反思等手段,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以Speak up:using “can” and “may”為例,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比較can與may的“輕重”。呈現(xiàn)“You cant smoke here.”與“You may not smoke here.”兩句,要求“兒子”選擇一句對“父親”勸說的話,“父親”再回答。再呈現(xiàn)“You cant be late.”“You may not be late.”要求學生以朋友的身份演繹。通過學生自己的經(jīng)驗體會兩者語氣的輕重,感受不同情境下怎樣使用才更恰當。從中可以看到,生生對話與師生對話是一個有機整合的過程。課堂對話的意義除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之外,還讓學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中學會欣賞與理解。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英語對話,并有效地開展模仿對話,進而編寫表演自己的對話。這樣,消除了學生怕說英語的心理障礙,提高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在英語對話活動中,要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對話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